楊東
摘? 要:現(xiàn)階段的高校高爾夫教學中,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應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的質量。高爾夫對于學生的體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在高爾夫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本文就對高校高爾夫教學中體能訓練的內容和方法進行了具體的分析。體能是運動員參與體育運動的基礎條件,也是確保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可以正常發(fā)揮自己水平的前提條件。高爾夫運動對運動員的體能以及耐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教學中,高校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體能訓練。
關鍵詞:高校? 高爾夫? 體能訓練? 內容? 方法
中圖分類號:G849.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a)-0033-02
1? 高校高爾夫教學中體能訓練的內容
1.1 力量訓練
高爾夫運動對學生的力量素質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學生在練習高爾夫球的過程中,力量素質會對學生技術動作的完成質量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生韌帶的力量和學生脊柱部分肌肉的力量會對學生運動過程中身體的穩(wěn)定性以及轉體后的爆發(fā)力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同時減少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受傷的概率。第二,學生下肢的力量也會對學生發(fā)力時身體的穩(wěn)定性和擊球瞬間的爆發(fā)力產生重要的影響。第三,學生手指和手臂的力量影響的主要是學生對球桿的控制能力以及學生準確找到擊球點的能力。第四,學生肩部肌肉的力量會對學生在最后發(fā)力階段上肢的穩(wěn)定性和隨揮階段動作的完成質量產生重要影響,而隨揮階段動作的完成質量又會對學生整體動作的完成度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第五,腰部和腹部肌肉的力量也會影響學生在完成技術動作過程中身體的協(xié)調性,而且學生在擊球階段的爆發(fā)力、擊球時的速度都與學生腰部和腹部肌肉的力量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
1.2 柔韌度訓練
柔韌度指的就是運動過程中身體各部分的伸展能力,學生在練習高爾夫的過程中,良好的柔韌度不僅對學生身體力量的的充分發(fā)揮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而且能有效地避免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肌肉拉傷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如果學生的身體沒有很好的柔韌度,那么學生在做揮桿動作的過程中,身體一些部位的活動就會受到限制,而當這些部位的力量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的時候,為了保證動作能夠順利完成,學生身體的其他部位就會輔助發(fā)力,不僅會影響學生擊球動作完成的質量,還非常容易導致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受傷。所以,柔韌度訓練是高校高爾夫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教師一定要給予高度的重視。
1.3 靈敏度訓練
高爾夫教學中的靈敏度訓練與其他運動項目中要求的靈敏度訓練有一些不同,其不僅要求學生的身體要有極高的靈敏度,同時也要求學生思維的靈敏度。在高爾夫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靈敏度訓練,其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學生對運動時機的把握能力以及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時的應變能力,要求學生在運動時一定要把握好節(jié)奏,才能保證運動過程中整套動作的完整性,提升運動的質量。例如,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如果突然出現(xiàn)身體不適、擊球點把握不準確等突發(fā)情況時,一定要能及時調整自己運動思維和身體動作的走勢,一方面可以防止在運動過程中受傷,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擊球的動作,保證擊球的質量。而這些,都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高爾夫教學時重視對學生靈敏度的訓練。
1.4 平衡能力訓練
平衡能力指的是人維持自身身體穩(wěn)定性的能力,尤其是指當支撐面較小的時候,人通過控制自己的重心維持身體平衡的能力。一般情況下,人的平衡能力主要包括靜力性平衡和動力性平衡兩大類,其中,動力性平衡主要是指人在運動的過程中控制身體平衡的能力,靜力性平衡主要是指人在身體靜止的情況下維持身體平衡的能力。從高校高爾夫教學的角度而言,學生在揮桿瞄準的準備姿勢中要有良好的靜力性平衡能力,在擊球發(fā)力階段則需要有良好的動力性平衡能力。可見,學生是否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對學生能否打好高爾夫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在高校的高爾夫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提升學生的平衡力,尤其要注意幫助學生提升下肢的平衡能力。
2? 高校高爾夫教學中體能訓練的方法
2.1 選擇合適的器械
高爾夫運動對學生身體各部分力量素質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高校體育教師可以結合高爾夫運動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運動器械對學生進行力量訓練。例如,利用啞鈴讓學生進行抓舉訓練可以鍛煉學生上肢的力量;健身球可以提升學生腰部以及脊椎附近肌肉的柔韌性;輪滑訓練可以提升學生學生身體以及思維的敏捷度,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等。高校教師在設計訓練方式的過程中,其動作越貼近高爾夫運動技術動作的要求,訓練效果就越好。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高爾夫運動的要求,靈活選擇運動器械,進而提升學生的練習質量。
2.2 引導學生做拉伸運動
要想提高學生身體的柔韌度,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做一些拉伸運動,一方面提升學生身體的靈活性,一方面減少學生在運動過程中肌肉拉傷的情況。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跪坐在墊子上雙手向前平伸,腰部肌肉向下用力,拉伸學生的腰部肌肉和背部肌肉;讓學生雙手伸直,圍繞肩關節(jié)旋轉,提升學生頸部肌肉的靈活性;左腿在前右腿在后,左腿大腿和小腿之間呈90°,右腿伸直腳掌蹬地,向下發(fā)力,可以拉伸學生的腿部肌肉。類似的訓練方法還有很多,高校體育教師可以加強研究,提升學生身體各部位的柔韌性。為學生練習高爾夫打下良好的體能基礎。
2.3 模擬突發(fā)情況
為了提升學生身體和思維的靈敏度,高校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在練習高爾夫過程中常見的一些突發(fā)狀況進行模擬,使學生能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臨危不亂,迅速找到解決方法,避免運動損傷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活動之后身體還沒有完全穩(wěn)定的情況下練習擊球,在走動的過程中練習擊球,在球的前面放置一個障礙物讓學生練習擊球,在有風的情況下練習擊球等,提升學生身體和思維的靈敏度,減少學生在受到干擾的情況下?lián)羟蚴〉母怕?,使學生能沉穩(wěn)地對待一些突發(fā)狀況,更好地練習高爾夫球。
2.4 訓練學生核心部位穩(wěn)定性
對學生進行平衡能力的訓練時,重點就在于提升學生身體核心部位的穩(wěn)定性,提升學生在做不同的動作時對身體重心的控制能力。教學中,可以采取平板支撐訓練的方式提升學生腰部和背部的平衡能力;通過側身平板支撐的訓練來提升學生肩部和腿部的平衡能力;通過在運動中控制身體的平衡提升學生掌控身體重心的能力,以提升學生在揮桿準備階段以及揮桿過程中乃至遇到突發(fā)狀況的時候控制身體平衡的能力。
3? 結語
練習高爾夫,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身體的掌控能力,還能有效地提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發(fā)情況時的應變能力,對學生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一些學生在練習高爾夫的過程中,對體能訓練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練習效果不佳,甚至會出現(xiàn)運動損傷。所以在今后的高爾夫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根據高爾夫運動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制定訓練方案,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高爾夫課程的教學質量,推動高爾夫運動的普及。
參考文獻
[1] 樓恒陽.我國高校高爾夫球課程開設現(xiàn)狀及發(fā)展策略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4,36(5):79-83.
[2] 王波.核心力量訓練在高爾夫教學中的試驗研究[J].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27(3):63-65,86.
[3] 王涵.體能訓練對高爾夫揮桿技術的影響[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8(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