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學校對于學生的整體素質也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師要在以往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以及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提高。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對于初中生來說,是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課程,對初中生的成長發(fā)展時期,有著深刻的意義。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現(xiàn)狀,并提出了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生 道德與法治教學 激發(fā) 學生興趣
引 言
初中教育階段在學生的學習時期是最重要的階段。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更是有利于初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由于受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限制,在實際的道德與法治的教育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方法和方式上沒有進行及時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就導致學生對于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提不起興趣,從而就更不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這樣在最初開設這門課程時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價值。
1.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現(xiàn)狀
當前階段,大部分學校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還是教師以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的。整個課堂的主體方向都是由教師把控的,在課堂上,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都缺少溝通和交流。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沒有一點學習興趣。這樣就嚴重的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動腦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放棄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也是用過于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學生在課堂上也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學生對于不明白的知識點也不敢對教師進行提問,從而學生也不會真正的體會到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教學方法也是過于單一。沒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將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每個學生的智力水平也都是因人而異的,教師對于知識的傳授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以統(tǒng)一的標準進行接受的。對于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當前的首要任務。
2.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1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和諧的氛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會使思維模式得到有效的發(fā)展。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庇纱丝梢?,興趣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點。教師把對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并對學生進行誘導,學生才能對學習有了興趣和積極性。這樣學生就不會把學習當作是一種負擔,心情也是輕松愉悅的。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所學的相關知識進行一些話題的討論,讓學生們進行正反方的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用正確的觀點去看待所有的問題。教師也能了解學生們在思想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及時的糾正。
2.2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展開時,教師要加強提高自身的素質教育,在與學生交流的同時,要保持平等的態(tài)度。在學生有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刻,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深入的關心和正確的思想引導。大部分初中生在犯錯誤時,都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但是他們真實的心理并不是這樣的。在這個時候教師就要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努力的與他們進行溝通。教師在真心對待學生的時候,學生也能把心交給教師,這樣長期相處,學生對教師就會產(chǎn)生一種信任感,從而也會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也不能進行一味的訓斥,要多觀察學生的心里活動,在溝通時也要對學生多加理解。師生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能促進學生對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學習熱情。
2.3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上,都是采用教師為主講,學生為主聽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授課的。學生一直都處于被動狀態(tài),現(xiàn)階段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學習。教師在課堂上主要就是輔助作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的引導。例如,在學習第一單元“成長的節(jié)拍”時,作為剛上初中的學生內(nèi)心有著一種喜悅感,并且對新的學習生活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學生的這一心情展開相關的討論。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們結合課題進行相關的講述,鼓勵學生們說出自己剛剛成為一名初中生的心理感受,然后再根據(jù)課后的問題進行作答。對于如何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如何融入新的班集體等這些問題都會讓學生積極地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使教師基本上了解了每個同學的性格特點還使學生們對課本上的知識強化了記憶。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社交平臺和家長構建起一個和諧的關系,對于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與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另外,教師應該向家長普及一下思想道德與法制的教育對學生的成長的重要性。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2.4注重小組合作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每個學生的學習發(fā)展情況。有些學生平時總是可以大膽的在課堂上進行發(fā)言,而有些學生生性膽小,不敢在人多的面前進行發(fā)言。教師要考慮到這種現(xiàn)象,就可以將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讓學生們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習《揚起自信的風帆》這一課時,主要提起了自信、自負、和自卑這三個詞語。教師可以利用這三個詞語將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自信的人是什么樣的表現(xiàn)、自負的是人是什么樣的表現(xiàn)以及自卑的人又是什么樣的表現(xiàn)。教師通過讓學生們將這三個詞進行討論,也能對學生本身進行自我剖析,對自己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到小組討論完以后,教師讓學生們將自己的觀點進行闡述,我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之后教師在對學生的闡述進行全方位的總結。對于我們要如何學會自信進行分析。這樣讓學生在思維得到訓練的情況下,也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從而使自己的信心倍增。
2.5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教師為了使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一點,可以在課前進行情境導入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在上課前之引入課文小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與朋友在一起》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兩個朋友與兩個蘋果的故事給學生們設置一些懸念,朋友與蘋果之間會有怎樣的故事呢?兩個蘋果是每人一個嗎?對于這些問題學生們的內(nèi)心都會產(chǎn)生疑問,這樣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帶著問題自覺地主動地去書本中找答案。學生們在學習這一課時,由于有著濃厚的興趣就會對學習的內(nèi)容印象格外的深刻,最終也就了解了朋友之間相處的重要意義。
3.結語
總的來說,道德與法治教育在初中生的成長道路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道德與法治主要是培養(yǎng)了初中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以及基本的法律意識。教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要不斷的對自己進行素質的提升。教師在思想道德與法制教學中,也要徹底的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吳麗娟.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論[J].教育.2016,(11): 212.
[2] 吳雪艷.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 [J]. 教育.2016(10):48.
[3] 李雯.淺談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 [J]. 教育.2016,(11): 7.
[4] 安海. 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改進教學方法[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3): 150-152.
[5] 呂紅日.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思考——歐美日近三十年教學方法變革的歷程與啟示 [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0,(10): 38-43.
作者簡介:蘇宗凱(1975—),男,大學本科,中級職稱,研究方向為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