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芳
摘? 要:開展小學體育趣味教學是新課改“以生為本”理念指導下的內(nèi)在要求。在具體操作中,教師除了需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以外,還要注意活動的新穎性、多樣性、趣味性與安全性等,設計或?qū)氲挠螒蚧顒討旊y易適中,適合小學生參與,激發(fā)其積極參與的熱情與自覺性、主動性,培養(yǎng)其自主鍛煉與團隊合作意識,并進一步增強學生體質(zhì)。本文探討趣味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趣味教學? 小學體育? 以生為本
中圖分類號:G807.1?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c)-0157-02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體育開展趣味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綜合發(fā)展的人才。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學科之一,小學體育不僅集合游戲、娛樂、藝術等要素于一體,而且也是實現(xiàn)“全民健康”的重要路徑和載體。當前,小學體育學科教學內(nèi)容豐富多樣,但教學的趣味性不足,導致部分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低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能夠有效吸引其參與熱情的無疑需要充足的興趣,只有契合小學生年齡與心理特征、滿足其興趣需要的體育教學,才能受到他們的歡迎,才能更好地落實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目標,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1? 小學體育實施趣味教學的意義
趣味教學既是一個全新的教學觀點,也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其主張將一些新鮮、快樂的元素融入體育教學過程中去,來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欲望和熱情,營造自由、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加快樂地學習體育,并體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愉悅感與幸福感,促其身心更加健康且積極向上的發(fā)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導入趣味體育的觀念和方法,其作用與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1 幫助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
受年齡因素影響,大多數(shù)小學生比較愛玩,自制能力較差,學習理解知識的能力較弱,而實施體育趣味教學,將小學生所喜愛的游戲活動等融入教學,不僅有效化解了上述困境,而且還能變劣勢為優(yōu)勢,使小學體育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學生參與熱情激增,學習效率自然有效提升。
1.2 幫助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在開展趣味體育教學過程中,必然免不了導入一些需要多人參與和合作的游戲活動,學生在共同完成這些活動時,需要集體努力、有效配合、通力合作才能達到目標,該過程中極大程度地培養(yǎng)與鍛煉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這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都大有助益。
1.3 幫助增強學生體質(zhì)
隨著物質(zhì)水平的不斷提高,近些年在我國各小學中,出現(xiàn)了不少的“小胖子”,加之電子產(chǎn)品、興趣班、補習班等對學生課余時間的擠占,導致學生嚴重缺乏鍛煉,身體素質(zhì)下降明顯。而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開展趣味教學,能夠使學生的熱情高漲,身體得到一定鍛煉,同時還能通過有限的課堂引導,來培養(yǎng)其課后鍛煉的積極性與自覺性,促其真正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從而達到真正鍛煉、增強體質(zhì)的目的。
2? 小學體育開展趣味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上文提到,小學體育開展趣味教學的目的在于將有趣的體育活動導入體育課堂中去,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促其體驗體育鍛煉的樂趣。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活動導入以及器材選用等環(huán)節(jié)中,要遵循以下幾項基本原則。
2.1 安全性原則
任何一項教學活動的進行,都應當以學生的安全性作為基本前提。小學體育趣味教學也是如此。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自我保護意識較為薄弱,因此教師在設計趣味活動或者導入趣味游戲過程中,應當仔細審慎各個環(huán)節(jié),盡可能地將所有不安全因素排除,確保教學設計周全,活動過程安全無虞。
2.2 適度性原則
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處于正在發(fā)展的階段,為此教師在進行體育游戲和趣味活動設計或選擇過程中,要遵循適度性原則,所設計或選擇的游戲活動應當難易適中,符合學生身心實際特征,且具有可行性與可操作性。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則可設計追兔子、趕鴨子等難度系數(shù)較小的游戲活動,而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則可適當增加游戲難度系數(shù),將活動環(huán)節(jié)或者規(guī)則設計的更加復雜些,從而增加游戲的趣味性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3 動態(tài)處理原則
此外,教師在學生進行趣味活動過程中,還要密切關注和跟蹤學生的動態(tài),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有效處理。
3? 小學體育開展趣味教學的具體策略
教師作為小學體育趣味教學的具體操作者,應當順應時代發(fā)展與新課改要求,不斷從各方面提升自我,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方式、方法,來提高自身教學能力與應變能力,以趣味性教學作為導向,制定并實施有效教學策略,促進體育課程三維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從而使小學體育課堂變得更加生動且富有趣味性。
3.1 聚焦趣味體育,設計多彩游戲
好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教師在設計實施小學體育趣味課堂時,要充分利用這一天性,將單一、枯燥的體育內(nèi)容,設計成為多彩的體育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學習體育新知識,掌握運動新技能。例如,在訓練小學生彈跳能力時,教師可以導入“渡河”游戲,在操場上畫出兩條相距10m的直線充當“河岸線”,接著在兩條“河岸線”之間,擺放6張大小相同的海綿墊充當渡河的“石頭”。游戲開始時,教師先示范動作,并講解游戲規(guī)則:(1)分組渡河。各小組組員均分成兩批人分別站在“河”的兩邊,接著一名學生從“河”的這岸通過跳躍的方式,踩著“石頭”到達對岸并與對岸的同學拍手,之后對岸的組員再跳躍回來與這岸的同學拍手,以此循環(huán)進行,直至小組成員全部跳完則任務完成。(2)計算各小組完成任務的時長。用時最短的小組勝出。(3)跳躍過程中若是學生沒有跳至“石頭”上則視為犯規(guī),需重新開始跳。
3.2 開展體育競賽,生成趣味教學
好勝心強也是現(xiàn)代小學生的主要特點之一。為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小學體育趣味課堂過程中,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通過開展形式各樣的體育競賽活動,挖掘?qū)W生潛能,激勵其積極參與競賽活動,并從中積累經(jīng)驗,感悟人生。例如,在開展“跳繩”運動教學時,教師在教授學生跳繩技巧、方法以后,組織學生進行“1min跳繩比賽”。比賽規(guī)則為:1min內(nèi)雙腳跳繩的數(shù)量多者勝出。未參加比賽的學生充當裁判員進行計數(shù)。當教師喊下“開始”時,選手們開始跳,裁判員計數(shù)。
3.3 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提升教學效果
此外,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結構也尚未完全,缺乏社會經(jīng)驗與生活經(jīng)驗,對此教師在打造小學體育趣味教學課堂時,也可以結合教學主題或利用一些體育器材,模擬社會情境或生活情境,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進而提升體育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模擬“超市促銷”情境,讓學生自己購買體育用品。情境模擬如下:教師課前先將體育用品中的各類球埋在沙坑里,讓學生尋找,最先找到最小的球的學生獲勝。這種模擬情境的設計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有利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
4? 結語
趣味教學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個新的教學觀點,其為小學體育課堂注入新的活力,為體育教學帶來新的希望,有效扭轉(zhuǎn)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小學體育課堂低效高耗的局面,同時也為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參與體育活動營造積極、活躍的氛圍。為此,在日后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對此多加摸索與實踐,從而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徐指揮.中學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7-18.
[2] 唐學軍.淺談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快樂法的運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12):44,46.
[3] 田甜.中國少數(shù)民族舞蹈舞臺表演特征研究——以傣族作品為例[J].藝術評鑒,2018(15):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