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菊萍
摘 ? ?要: 小學高年級學生有了更強的自我意識,粗暴又簡單的教育教學方式換來的是學生更大的抵觸情緒。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一定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采取多種方法。
關鍵詞: 小學高年級 ? ?學生管理 ? ?管理策略
信息化時代,學生接觸新鮮事物的途徑繁多,外界對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影響學校教育,導致學生越來越難管理,尤其是高年級學生,他們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較快,受外界的影響更明顯。如何對高年級學生進行教育,這里我就實際工作經(jīng)驗談談做法。
一、新接上一個班以后,要用最快的速度取得學生和家長的信任。
從實際看,大多數(shù)班級到了高年級都要換班主任,我們給學生和家長的第一印象來自于我們精彩的亮相。我認為剛開始的幾節(jié)課教學目標能否實現(xiàn)并不重要,要花時間、費點心思、采用各種方式展現(xiàn)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魅力,爭取讓學生從上一任班主任的“影響”中走出來,讓學生充分地喜歡你、認可你、信任你,從而收服學生的心,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召開家長會,把最好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介紹給家長,充分在家長面前展示人格魅力,在第一時間給家長留下好印象,建立良好的家校互動關系,積極主動地爭取家長的認可和支持。
二、教師作風的轉變,學生態(tài)度的轉變,讓班級更和諧。
高年級孩子自我認知意識增強,有了獨立的認知和判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我保護意識都在增強。教育學生時更多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模式。年輕懵懂的他們因為一時氣盛惹下各種麻煩,此時教師要懂得講究策略和方法。簡單粗暴的指責和批評只會火上澆油,不但不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會加劇師生之間的矛盾和誤會。教師要拋開師道尊嚴的威嚴,放下架子,傾聽學生最真實的心聲,了解和發(fā)現(xiàn)造成孩子問題的真正成因。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在與孩子溝通中,我們要更關注他們的思想,多征求他們的意見和想法,并及時給予回應和鼓勵。讓他們感受你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忠實聽眾,才會欣然接納我們,從而敞開心扉,只有建立平等的關系,才會有開誠布公的交流。在與孩子共同面對錯誤時,教師要以平和的語氣指出錯誤,用心聽他們對問題的看法或辯解,無論對錯與否都不能直接下結論,或是全盤的否定,而是耐心跟他們分析,讓他們認識錯誤的根本原因。
三、老師要做到不一手包辦,讓學生積極參與班級事務。
高年級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增長,見識增長了,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大部分人是想?yún)⑴c班級事務的。讓學生選班干部時他們的那股熱情足以說明這一點。他們所選出的班干部與老師心目中的班干部有很大的區(qū)別,但他們就聽那些班干部的話,老師也減少了不少煩瑣事。如果一切事情都還是班主任說了算,學生就會覺得老師太霸道,剝奪了他們的權利,不但激發(fā)不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反而會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能主動配合老師的工作,在心理上和老師產(chǎn)生隔閡,老師開展工作時就會遇到阻力。給學生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像風箏一樣呼吸新鮮空氣,享受自由,學會自己做主,自己解決問題,老師只要緊緊拉住手中的風箏線就可以。讓他們多參與班級事務,不但鍛煉他們處事的能力,還讓他們感受到為集體貢獻力量的榮耀感,只有這樣才會激發(fā)學生的主人翁精神,使班級力量團結在一處,使班級人心凝結在一處,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何樂而不為呢?
四、制度式管理,讓制度約束學生。
規(guī)章制度為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提供參照的標準和依據(jù)。因此,班主任對班級的有效管理有賴于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要有一個行之有效的班規(guī)。而且要把班規(guī)落實到班級管理的每件事情當中,持之以恒,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到自己在學校的責任重大,從而起到激勵監(jiān)督的作用。如今年剛接手的這個班,要爭取出一本書《十萬個為什么》,哪位學生犯錯誤了,就寫一個“為什么”,等真能出到一本書的時候,孩子們看了既新奇又有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因為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收獲。
五、教師要直面錯誤,尊重學生,以德育人。
老師也會常常犯錯。面對自己的錯誤,很多老師放不下自己師道尊嚴的面子,找借口維護只會徒增煩惱。老師只是平凡人,我們要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改正錯誤。教師可以借此機會將所犯錯誤的原因和是非曲直的觀念告知學生。這樣的教育活動使學生理解老師,也教會學生面對問題該如何選擇,教會他們?yōu)槿颂幨碌牡览?。我們教育學生總是以正面的教育實例激勵學生,殊不知反面的教育實例往往給人更多的警醒。正所謂身傳勝于言教,我們要給學生樹立榜樣就要敢于正面自己的錯誤,只有這樣才會讓學生正確面對自己的錯誤。榜樣的效應才會真正發(fā)揮作用。師生平等關系的建立首先來自雙方的尊重。尊重學生就是要摘除“有色眼鏡”,以理性的思維看待學生,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育學生要因人而異,不能千篇一律,要以同理心感知學生問題存在的癥結所在。以情感化,以理教育,這樣才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解決實際問題,才能觸及學生的內心。老師對每個學生的尊重,使學生明白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六、寬嚴相濟,教會學生寬容和責任。
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時一定要征求全班同學的意見,在班會課上讓學生表決同意,這樣學生犯了錯,就會主動接受懲罰,就會明白什么是規(guī)矩,什么是責任。有些時候學生犯錯也是有苦衷的,是需要被理解、被同情的,老師要引導,讓學生明白班規(guī)之外還有情,同學情、師生情是更寶貴的。比如,有一個學生連著幾天到校都特別遲,衛(wèi)生做不上,引起了其他學生的不滿,學生要求他接受懲罰,這時老師一定要了解清楚他為什么遲到,遲到的理由是不是可以被諒解,可以被諒解的話一定要給學生說清楚,讓學生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考慮,如何懲罰,也讓學生自己商量,老師也可以發(fā)表意見,這樣學生從中有了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小變化大改變,小故事大道理,生活中這些鮮活的事例將是最好的印證。
七、融入集體,放權給孩子,才能使班級人心凝聚。
我們放下那些固有的、老舊的思想,把自己變“小頑童”,才能加入學生中間,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世界那么有趣,那么豐富。比如高年級的男孩子更希望老師在女同學面前能更多地肯定自己,老師一定要看穿這一點,更多地關照學生的這種心理特征,讓自己融入他們,成為他們的朋友、兄長,和他們之間有些共同的小秘密,才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高年級的女孩子自尊心增強,情感變得更加細膩、敏感和脆弱,我們在處理問題時要更加謹慎和細致。在心理上轉變位置,讓自己變“矮”,學會如何和她們溝通,讓她們敏感的小心思堅強起來。有時候可以請其他老師給女孩子們做一做講座,解決一些她們的小困惑。只有真誠的情感和熱忱的相助,才能將老師和學生的距離拉得更近。
八、永不放棄教育信念,終會帶來滿滿的收獲。
老師肯定都有過想要放棄的時候,當有些學生鼓勵也不接受,批評也不接受,軟硬不吃的時候,我們會有很強的挫敗感,真的想放棄。有些家長不管老師如何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置若罔聞。教師有時深感教育的無力,苦口婆心的教育終究無法將那些忽視孩子教育的家長喚醒,家長推卸自己的教育責任,忙于工作、忙于事業(yè)成為他們的借口,常常忘記孩子的教育才是人生中重要的事業(yè)。面對這樣的家長,教師充滿了無奈、悲哀。生氣的時候也會賭氣說要放棄這個學生,可是當你看到學生那小小的身影時,又會不忍,可能這就是老師獨有的一種情感體驗。無數(shù)次想放棄又無數(shù)次找到堅持不放手的理由,無數(shù)次地想放棄又無數(shù)次地覺得自己能想到更好的教育方法,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就這樣痛并快樂著,我從無數(shù)次的糾結中總結出了,與其猶豫不決,與其無奈糾結,不如再提醒、督促學生一次,雖然他聽得不多,但多一次努力總比放棄更有意義,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學生總會有點滴的變化,小小的變化終將帶來更大的改變,小小的快樂將匯集成為長久的幸福,只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職業(yè)和付出。教育是一個復雜的工作,因為我們教育的對象是不可復制的個體,如何更好地做好工作,如何適應現(xiàn)今的教育需要,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和總結。
參考文獻:
[1]賈永儒.以學生為本,讓班級管理人性化、民主化[J].才智,2018(2).
[2]李丹.班級自治管理制度的實踐[J].西部教育,2016(14).
[3]黃正平.培養(yǎng)自我管理能力要處理好三個關系[J].班主任,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