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
[摘? ?要]跨文化意識為英語學習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滲透得好,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也能提高其實際交際能力。文章對高中生跨文化意識薄弱的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與探究,提出高中英語教學中加強高中生跨文化意識的對策,期望逐步實現(xiàn)提升學生英語跨文化意識的目標。
[關鍵詞]跨文化意識;高中生;新課標;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 G633.41?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15-0054-02
語言學習本身也是文化學習,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已成為外語教學不可分割的部分。文化意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一種必不可少的素養(yǎng)。文化意識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xiàn)的跨文化意識、態(tài)度和行為取向??缥幕庾R的培育有助于學生增強國家認同和國家情懷,堅定文化自信,樹立人類命運共同意識,學會做人做事,成長為有文明素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的人。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意識薄弱的表現(xiàn)
1.跨文化意識理念薄弱,教學模式單一
在現(xiàn)行教育制度的影響下,教師和學生把分數(shù)作為評判一門功課到底學得好不好的唯一標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一味地教授單詞、語法、短語,卻忽略學生文化意識、語言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模式一般都是教師講授、學生聽,缺乏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導致學生對英語課堂的興趣大大降低。
2.運用教材不靈活
教科書將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編排在一起,但是學生的文化意識水平遠遠沒有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在教授過程中會按照教材的編排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地教授,盡管教師把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列成教學目標之一,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把其列入教學的重點。傳統(tǒng)的聽、說、讀、寫仍然是重中之重,文化內容就稍顯單薄。
3.忽視文化差異
由于自然環(huán)境、歷史背景、風俗習慣、宗教與文化語境不同,思維方式和推理模式也不相同,這必然導致學生在目的語學習中產(chǎn)生不同的聯(lián)想,造成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英語和漢語的同一個詞往往存在很多不同,而教師在教學中常忽視這些細節(jié)點,不帶領學生去理解探究這些現(xiàn)象,隨著學習的推進,會造成很多知識誤解。如教freeze這個單詞時,可以解釋這個單詞的用法,告訴學生在美國社會中,freeze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語,表示“站住”或“不許動”,有一份資料記載,一位留學生因聽不懂美國警察的警告口語:“Freeze!”而不幸被誤殺。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提升跨文化意識的對策
1.教學模式多樣化,提升學生興趣
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局面,要提高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鼓勵學生積極用英語進行交流。教師也可以嘗試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大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每堂課課前8分鐘設置一個展示時間,讓學生依次展示不同的文化和自己對文化的所感所悟。教師還可以開展英語角活動,有意識地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豐富學生的課外文化活動。見縫插針地對文化知識進行導入,以達到融入文化背景的最終目的,相應地提高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
2.深入挖掘教材,盡顯教材魅力
文化主要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思維角度、價值觀念等。因此,外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知識教學,而且更應包括文化知識的教學,培養(yǎng)文化意識是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任務。例如,在高中人教版必修4課本中的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不同地域和不同國家對幽默的理解、表現(xiàn)形式不盡相同,但其實質是一樣的:把缺陷和完美、荒唐和合理、愚笨和機敏等兩極對立的屬性不動聲色地融為一體,在對立統(tǒng)一中,見其深刻的意義或者自嘲的風貌。透過文化差異去體會理解英語語言中的幽默,教師可以用視頻材料或者文字材料,先引導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單元有所了解,課后收集相關文化背景知識,在課堂上相互交流。
文化通過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對話被創(chuàng)造和演繹,通過他們的對話,參與者不僅重復給定的文化內容,而且,因為是在外語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同樣有塑造新文化的潛能。
3.提升教師文化素養(yǎng)
教師是學生模仿和學習的榜樣,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與能力,教師首先要積極地學習英語文化,給學生做榜樣。提升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并非一日之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教材進行仔細研究,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教材進行文化知識的教授,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讓文化意識深入人心。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后搜集相關的學習資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匯報演講,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4.尊重多元文化
跨文化背景知識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對比來分析中西方兩種文化的異同,加深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比如在中國文化中“狗”總是不好的意思,有“走狗”和“狗仗人勢”等詞語。而西方人給動物和顏色的文化附加意義一般是不一樣的,如在中國有人 說You are a lucky dog.可能是貶義的,但在英語中 lucky dog 是“幸運兒”的意思;“愛屋及烏”的英語表達是 Love me, love my dog.“風水輪流轉”的英語表達是Every dog has his day. 在美國,狗作為寵物,對人們極其重要,被看作家庭中的一分子。很多外國人在介紹自己家庭的成員時,總忘不了加上寵物狗的名字。這樣通過對比,學生對于這些差異印象深刻,也不會在與外國人的交際中產(chǎn)生不愉快。
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個性也有共性,學生要把本國文化與英語國家文化對比結合來看,正確對待文化差異,學會接受多元文化,培養(yǎng)多元文化意識。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包含豐富的文化內涵,由單詞到語篇各個層面上都體現(xiàn)出文化內涵。外語學習離不開對所學語言代表和負載文化的了解,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學習。如果認為外語學習就是記單詞、背語法,充其量再加上掌握聽、說、讀、寫的技能,那是不可能真正學好、用好外語的。只學語言、不懂文化就等于只有形似而無神韻,文化的導入和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必須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之中,將語言知識學習和文化知識學習相結合起來,才能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全面發(fā)展。
[? 參? ? 考? ? 文? ? 獻? ]
[1]? 葉馨. 中西文化差異下的文化義探析[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08(5):122-124.
[2]? 徐任芳. 優(yōu)化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8):158-159.
[3]? 江淑玲. 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問題管窺[J]. 教育學術月刊,2012(4):102-104.
(責任編輯? ?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