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 王志杰
摘要:“作文寫作”板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jù)了重要的位置,學生的寫作能力實質上是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考驗了學生對素材的積累與理解、寫作技巧。通過對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的了解,發(fā)現(xiàn)仍舊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最為凸顯的就是大多數(shù)學生寫的“不切實際”、“亂寫一通”,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將作文教學生活,來引導孩子們,感受生活,觀察生活,使學生有內容可言,有東西可寫。本人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探討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的一些思考,希望可以對該方面的發(fā)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
前言:
相比于城市教育來講,農村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教師的教育理念更新慢,師資力量相對比較薄弱,教師的授課方法也比較傳統(tǒng),雖然素質教育已經慢慢滲透入我們的生活中,但如何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下學好知識,學好語文,將自己所學的語文知識與實際相聯(lián)系,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下面,我將提出以下幾點關于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 轉變教師教育觀念,優(yōu)化語文作文教學
我們上面也提到相比于城市教育來講,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師資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差距,這種差距不是指我們的教師知識存儲和教師技能不足,而是農村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相對落后,比較傳統(tǒng),應試教育在他們的心中仍然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以及以教師為課上的主導者,學生只是課堂的附屬品和服從者。這種教育理念是錯誤的,我們要實施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模式,首先就要改變老師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積極學習,深入了解素質教育的深刻內涵。教師要理解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二者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一種平等的關系。
其次,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就意味著教師要適當?shù)馗淖冏约旱慕虒W方式,放棄“滿堂灌”的教育模式,給予學生發(fā)揮的自由空間,通過教育生活化,將抽象的寫作知識以簡單具體的生活實例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切身經歷中來感受語文寫作的魅力。同時這種教學觀念的改變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寫作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師生平等,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下展示自我。
2 積極構建生活情境,寫出“生活味”作文
我們所講的教育生活化就是指我們的作文教育要回歸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學理念就是一個很好的道理。要讓學生學好作文,就要首先讓學生愛上作文,喜歡寫作。我們進行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的教育時,最突出的一個表現(xiàn)就是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更快地理解教師所想表達的意思,也可以根據(jù)平常的應對方式找到學習寫作的捷徑。我們的教學對象是五、六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初步的判斷能力,相對于中、高年級學生來說已經較為成熟,學生可以在一定的情景之下進行自主學習,因此我們教師要積極的在課堂中構建生活化情景,讓學生寫出有“生活味兒”的作文。
例如,我指導學生關于人物形象描寫技巧時,以“我的母親”或“我的父親”為題目,讓學生事前寫了一篇關于此類的文章,主要是描寫母親或者是父親的形象,有一些學生寫的還可以,但大部分的學生針對外貌描寫比較“飄忽”,比如“我的父親父親很愛我,他說很愛我”、“母親活潑、善良、調皮、古里古怪”、“我覺得我爸爸是一個很棒的人”……大多數(shù)學生在對父親或母親形象進行描寫時,沒有從具體的事情出發(fā),而是前言不搭后語,大多數(shù)是以主觀的判斷下結論的,沒有具體的事情或者是描寫支撐,整篇文章二三百字卻是空洞洞的,讓人讀不出來東西,感覺千篇一律。針對這種情況,我?guī)ьI學生構建課堂生活情景,啟發(fā)學生思維。例如,“媽媽做飯情景”、“爸爸工作情景”、“我生病時,媽媽照顧我的情景”等,學生在這種情景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情況,寫出有內涵的文章。
3 鼓勵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發(fā)現(xiàn)作文素材
當然,好的文章必須要有好的素材,我們要想讓學生寫出好的作文,必須要鼓勵學生在課下自己積累生活素材,“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生活中的素材。例如,我讓學生寫一篇“陪媽媽買菜”的文章,不能胡編亂造,必須要和媽媽一起感受買菜的過程,寫出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生的趣事,或者是令學生有感觸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媽媽都干了一些什么,等等。學生在課下與媽媽一同去買菜其中出現(xiàn)了許多事情,以文章的形式呈現(xiàn)出,在課堂中我挑選了幾篇比較優(yōu)秀的文章與同學們一起分享,讓同學們相互評價。一個學期后,在這樣的課堂環(huán)境之中,學生們的文章寫作水平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
總而言之,農村教師在平常的學習中要善于利用身邊的有效資源,通過營造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使語文融入生活,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中激發(fā)起對于語文作文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將語文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吳雪玉.淺議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 (51):94.
[2]梁美芳.農村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的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 (08):129.
[3]楊積才.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 (5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