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輝
新課標倡導以學生為主體,強調(diào)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其在近幾年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那么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呢?
一、讓學生合作進行熱身活動
熱身活動又稱為準備活動,主要指在身體運動之前,以較輕的活動量先行活動肢體為隨后更為強烈的身體運動做準備,目的在于提高隨后激烈運動的效率和激烈運動的安全性,同時滿足人體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小學生一般都比較喜歡趣味十足的游戲活動,我們教師可以將熱身活動與小組游戲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在輕松歡樂的氛圍中將身體主要部位的肌肉進行拉伸。
例如,在引導學生進行田徑項目的學習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以奔跑為主的游戲活動,讓學生提前做好奔跑的準備。如丟手絹的游戲活動:學生們十人一組,圍成一個小圓圈,一邊唱“丟,丟,丟手絹……”的兒歌,一邊將手絹丟在任意一個學生的背后,然后開始奔跑追逐。在這個簡單的游戲過程中,學生們的注意力會被迅速集中起來,學生們會做好充分的奔跑的準備。
二、讓學生合作練習運動項目
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定的運動項目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練習。
首先是短跑運動項目的練習。對于小學生而言,50米、100米的短跑練習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如果學生們能夠以小組為單位,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一起展開練習,那么整個練習過程就會趣味十足。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接力賽,假設(shè)每一個小組中有4個學生,那么他們可以進行每人100米的接力賽跑。接力賽跑過程中,學生們會進行最大的努力,學生們會進行充分的短跑的練習。
其次是花樣跳繩運動項目的練習?;犹K是一種新型的體育有氧運動項目,通過跳繩運動,學生的上下肢肌肉、關(guān)節(jié)、韌帶和內(nèi)臟技能等都能得到發(fā)展,學生的彈跳力、靈敏度和協(xié)調(diào)性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我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雙人、多人的花樣跳繩運動。如雙人同搖同跳,如雙人單搖同跳,如多人跳繩,如集體跳繩,等等。這些以小組為單位的花樣跳繩,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花樣跳繩技能,還能促使他們體驗到花樣跳繩運動的樂趣。
三、讓學生合作進行體育課堂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的游戲活動
每一節(jié)體育課堂即將要結(jié)束時,學生們需要做一些放松性的練習,讓其身體由相對緊張的運動狀態(tài)轉(zhuǎn)為相對安靜的狀態(tài),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同樣可以引導學生合作展開游戲活動。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十人為一小組,進行“蘿卜蹲”的游戲活動。即,每一個學生代表一種蔬菜,蘿卜、白菜、茄子、南瓜、菠菜、香菜等等都可以,然后教師任意指定一個學生開始,假設(shè)這個學生代表的蔬菜是南瓜,那么這個學生就要說“南瓜蹲,南瓜蹲,南瓜蹲完菠菜(任意指定)蹲”,并且還要做出下蹲的動作。小組游戲中,如果有學生沒有及時反應過來,那么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唱歌、朗誦、跳舞等都可以,讓學生在歡樂的游戲活動中結(jié)束體育項目的學習和練習,讓學生期待下一節(jié)體育課堂的到來。
四、讓學生合作進行課外體育運動的練習
體育課堂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幾乎一周才會有一節(jié)體育課,最多不會超過兩節(jié),而且還會經(jīng)常由于各種原因“被取消”。因此如果要想學生在有限的體育課堂時間里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是存在一定的困難的,我們教師不妨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外成立體育活動小組,進行課外體育運動的練習,讓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
如每天下午下學之后,學生們可以自發(fā)地結(jié)成小組,在告知父母的前提下進行體育運動。學生們可以一起跑步,可以一起打籃球,可以一起跳繩,還可以進行其他項目的體育運動。學生們可以選擇任意一項他們喜歡的體育運動,學生們的體育興趣會被充分激發(fā)出來。
如周末的時候,教師同樣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發(fā)地結(jié)成小組,在一名家長或者年長者的陪伴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登山、郊游等體育活動,在增進同學關(guān)系的同時,使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得到鍛煉。
教師作為引導者,適時地參與其中,適時地了解學生的課外活動情況,對其進行指導和幫助。
總而言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小組合作這一教學模式,讓學生自覺、主動地投入到體育項目的學習和練習中,讓學生在合作互助的氛圍中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