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體育課堂是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途徑,適當?shù)捏w能訓練可使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得到提高,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品格意志,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因此,加強對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視勢在必行。目前,小學生體能訓練的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著教學觀念陳舊、訓練形式單一、學生興趣不高等問題。文章從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制訂科學的訓練計劃、豐富體能訓練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加強學生的課外訓練幾個方面,探究新時期小學體育課堂體能訓練的教學策略。
關(guān)鍵詞:新時期;小學體育;體能訓練
作者簡介:唐君娥,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桂花崗小學教師。(廣東 ?廣州 ?510000)
中圖分類號:G623.8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02-0119-02
所謂體能訓練,包括跑步、跳躍、體育游戲、球類活動等多個方面,其中跑步又具體分為慢跑、高抬腿跑、變速跑等多種形式。小學體育課堂的體能訓練要求利用整個教學過程,結(jié)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實際情況制訂具體的教學目標,并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而不是讓學生自由活動或者任意玩耍。因此,新時期小學體育課堂體能訓練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師認真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才能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目的。本文針對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一定的教學策略。
一、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加強對體能訓練的重視
小學體能訓練的開展需要學校轉(zhuǎn)變教學觀念,不能一味地關(guān)注學生的文化課學習,而忽略了學生的整體發(fā)展。新時期對人才的要求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體育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要給予體育教學足夠的重視。首先從觀念上認識到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在課程安排上給予體育課一定的課時安排,使學生每周都能進行一定量的體能訓練;其次要加強學校的硬件設施,加大對體育訓練設施的投入,使學生能夠在更加良好的條件下進行體能訓練;最后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圍繞著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體能訓練,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例如在學習足球課程時,學校應當給學生安排每周兩到三次的足球課,并保證學生能夠按時參加,同時加強學校足球場的建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足球訓練場地,保證學生很好地完成足球課程,并為掌握足球基本技巧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學校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出發(fā)點,設計符合學生喜好的體能訓練項目,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二、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制訂科學的訓練計劃
體能訓練并不是隨意進行的,而需要教師進行高效的備課,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制訂科學的訓練計劃。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各不相同,因此所能承受的體能訓練強度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先制訂一些學生都能完成的基礎(chǔ)性體能訓練計劃,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這樣才能使每位學生都獲得相同強度的體能訓練。只有通過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才能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體育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
例如,在進行籃球教學時,考慮到球類運動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zhì)和耐力,教師必須在教學開始前對學生的身體情況進行整體摸查,然后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一個科學的訓練計劃:先進行基礎(chǔ)的運動熱身,接著講解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運球急停急起、三步上籃等動作要領(lǐng),最后再挑選一些身體素質(zhì)較好的學生進行小組籃球比賽。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體能,又能夠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
三、豐富體能訓練形式,激發(fā)學生體育興趣
對小學生進行體能訓練需要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如果在課堂上一直是教師進行示范性教學,然后學生按照示范動作進行鍛煉,學生會逐漸感到體育學習的枯燥,進而失去學習興趣,所以不斷豐富體能訓練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教師可以將體能訓練以小游戲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尤其是類似慢跑這種耐力訓練的運動項目,學生在跑步過程中容易覺得枯燥無味,這時教師可以將跑步這種體能訓練改為以接力賽的形式進行,使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接力比賽,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次,教師也可以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如學校周邊如果正好有一些小公園等公共休閑場所,教師就可以使教學不再受到場地的限制,帶領(lǐng)學生圍著小公園進行體能訓練,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例如,在學習往返跑時,由于這項體能訓練主要是鍛煉學生的靈敏性,故其距離不會太遠,一般是50米或100米,選擇適合自己的起跑方式即可。學生在聽到發(fā)令口號后迅速反應,快速跑出,在跑步途中注意調(diào)整好自身的呼吸,加大步幅,到達目的地后兩手著地,加速往返跑。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開始為學生講授注意事項和動作要領(lǐng),然后為學生進行示范,接著將往返跑與競賽游戲相結(jié)合,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團隊往返跑競賽。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能使學生更加主動地投入體能訓練。
四、注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
新時期的小學教育尤其關(guān)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體育課堂的體能訓練同樣在踐行這一理念。教師在學生的體能訓練過程中不僅要注意使其身體素質(zhì)得到提高,還要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意識。以體能訓練中所包含的球類運動為例,在進行學習和訓練時,要有意識地滲透一些德育內(nèi)容,使學生正確對待競爭,培養(yǎng)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為未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當然,體能訓練的目的還在于使學生樹立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不論是哪項體育運動,都要求學生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勇于堅持的品質(zhì),還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促進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足球這項運動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以他們的興趣點來導出足球運動的起源,然后講解足球運動應該怎樣發(fā)球、傳球、接球等,接著進行動作要領(lǐng)的示范,最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予他們一定的時間進行足球競賽。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運用自己學到的有關(guān)足球的知識,同時也能夠在比賽中逐步培養(yǎng)體育鍛煉意識、比賽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促進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五、加強學生的課外訓練,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體能訓練是一個長期過程,并不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中,也要轉(zhuǎn)變學生的觀念,在課堂之外也積極進行鍛煉,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不同項目教授給學生相應的訓練方法,讓他們根據(jù)自身特點制訂課外體能訓練計劃,樹立自我訓練的意識,在課外時間也能夠自主地進行體能訓練,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
當然,不論是哪種體能訓練的學習,都需要學生提前做好準備活動,通過課前的適量運動達到熱身的目的,以避免在體能訓練過程中受到傷害。
新時期小學體育課堂的體能訓練是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就需要教師從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方面加以重視、改變,同時吸引、促使學生也認識到體能訓練的重要性,積極投入體能訓練中,并培養(yǎng)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簡揚新.新時期小學體育課堂體能訓練的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2):92-93.
[2] 古洪松.豐富體育課堂活動加強學生體能訓練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7,(33):37.
[3] 董明生.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體能水平[J].學周刊,2017,(28):59-60.
[4] 陸文龍.小學體育課運用游戲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10.
責任編輯 ? 袁靜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