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摘 ?要:目前,學科滲透式教育仍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形式。那如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本文從教師、教材、觀影三個層面對其進行了具體的闡述,旨在為英語教師開展生命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中職英語;生命教育
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認為:“教育的本質是生命教育,其核心在于教育理念。”生命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本質上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過程。而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我們就是那棵樹、那朵云、那個魂。
一、生命教育的內涵及意義
生命教育最初是由美國學者杰·唐納·華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旨在通過生命教育喚醒青少年對生命的熱愛。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關于生命存在及發(fā)展意義的教育,是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質量的一種教育活動,是集自然生命、社會生命、精神生命于一體的教育。其意義是為了幫助學生延伸生命的長度,拓展生命的寬度,提升生命的高度,奠基幸福美好人生,實現教育的終極目標——使人成為“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大寫的人,一個幸福的人,一個擁有生命情懷的人。
二、生命教育的實施途徑與方法
(一)努力提升教師的生命素養(yǎng)和生命教育能力
作為教師,我們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生命素養(yǎng)和生命教育能力。首先,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改善自身的生命狀態(tài)。因為只有生命觀正確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生命觀正確的學生;只有教師本身熱愛和尊重生命,才能有效地感化和影響學生;只有教師本身的生命出彩,才會有學生生命之花的絢麗綻放。其次,加強生命教育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閱讀相關論文資料;研讀相關專著,如肖川的《生命教育引論》、馮建軍的《生命化教育》和《生命與教育》;觀看與生命教育息息相關的視頻講座。有條件的學??梢匝埳逃龑<襾硇W鲋v座或者派老師出去參加生命教育研討會,以提升教師的生命教育能力。再次,爭取參加生命教育課題研究。本人今年四月份剛參加了一項主題為“構建農村中職生生命教育體系”的課題研究。作為項目主持人,本人查閱了大量文獻和論文資料,對生命教育有了較為系統(tǒng)深入的了解,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化,生命情懷和生命教育能力也會隨之有更大的提升。
(二)深入挖掘中職英語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
目前,學科滲透式教育仍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形式。英語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其中也蘊含豐富的生命教育資源,我們要充分挖掘這些或顯或隱的生命教育素材,緊密結合教材內容,充分發(fā)揮專業(yè)特色,分層次、分階段、適度地對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生命教育。
1.自然生命教育在教材中的體現
中職英語模塊3第八單元Thats how most accidents happen.其對話部分講的就是一起因酒駕導致的車禍,老師可就這個話題,以討論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開展交通安全方面的生命教育。比如分組討論以下幾個問題:①作為司機,開車時要注意哪些事項?②作為行人,走路時需要注意些什么?③有哪些常見的交通標識和交通用語?通過討論和角色扮演,學生不但學到了相關的交通安全知識,而且進一步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學會珍惜生命,保存生命。
2.社會生命教育在教材中的體現
拓展模塊第一單元Communities,主題是社區(qū)服務,其中講到一個名叫李宏宇的十三歲小男生主動參與社區(qū)垃圾分類運動的優(yōu)秀事跡。教師可結合本校師生參與的社區(qū)服務實踐活動,對學生開展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探討,引導學生認識到:人是社會中的人,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人要學會與自己、他人、社會、自然和諧共處;人的價值就是對社會的貢獻,貢獻越大價值就越大,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How can we make our community more beautiful?
3.精神生命教育在教材中的體現
在物質生活不斷豐富的今天,對學生進行精神生命教育尤顯重要,人應該有夢想有追求。模塊3第三單元閱讀課文講述了一個中國留學生克服重重困難,在異地他鄉(xiāng)求學成功的故事。從最初的不適應到后來身兼數職獲得經濟獨立,再到后來喜歡上這種競爭激烈的生活。作者在文中特別強調“teamwork”“efforts”“confident”“never give up”,老師可就這些詞匯展開討論:“What characters should one have if he wants to be successful?”教師還可進一步以“My dream”為題組織學生開展英語演講比賽活動。夢想可以幫助學生放飛希望,成就幸福美好人生。
(三)充分利用英文動畫片英文電影激發(fā)學生的生命情懷
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專業(yè)特色,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生命教育。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學生對英文電影一向是十分青睞的。這就為我們實施生命教育開辟了另一片天地,這片天地比教材更廣闊,更生動,更富有詩情畫意。
開學之初,我給學生放映了一部英文動畫片《小馬精靈》。優(yōu)美的音樂、溫馨的畫面、強烈的視覺沖擊、小馬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對學生來說,既是一場視聽盛宴,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動畫片中,小馬出生時溫馨的場面使學生了解生命從何而來;小馬成長的經歷也讓學生懂得如何呵護小生命;小馬成年后歷經千辛萬苦才回到族群身邊,更讓學生感悟到生命的偉大。除動畫片外,關于生命教育的英文電影有很多,比如《三傻大鬧寶萊塢》《阿甘正傳》《海上鋼琴師》等,每一部電影都蘊含豐富的生命教育素材,教師可分階段、分專題組織學生觀看并加以討論。
三、結語
生命教育不僅要幫助學生拓展其生命的長度、寬度、高度,而且要引導學生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幸福的人,一個擁有生命情懷的人,一個“面對一叢野菊花而怦然心動”的人。
參考文獻
[1]王雨茵.大陸與臺灣生命教育比較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