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萍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p>
自主學習就是學習者自覺、主動地學習,就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和意愿,自由、主動地學習,它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在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呢?
1 細化學習任務單,提供自主學習的支架
學習任務單是由教師根據(jù)學習目標與學生認知需求設計的,旨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的方案,是以學習任務為核心,是教師導學的有效載體,是學生學習的支架。因此,在教學中,細化學習任務單,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例如:在四年級下冊《乘法交換律》一課,我設計了以下的學習任務單:
【個別探究】
(1)根據(jù)上述的數(shù)學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讓學生口答)
(2)解決問題: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
a.列式計算:
b.如果把兩個因數(shù)交換位置再計算,計算結果是多少呢?
列式計算:
(3)我的發(fā)現(xiàn):
【協(xié)作建構】
(1)小組合作,每人舉一個例子(不重復),驗證乘法交換律。
(2)小組交流:什么是乘法交換律?
(3)小組思考:用字母怎樣表示乘法交換律?
通過讓學生完成以上任務單,先讓學生初步感受“交換兩個因數(shù),積不變”,再讓學生從更多的的算式中感知“交換兩個因數(shù),積不變”,最后歸納乘法交換律的內容和用字母表示定律,形成定律模型,從而有效地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2 恰當播放微課,讓學生自主學習知識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它以短小精悍,便于播放等優(yōu)點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微課的內容都是圍繞一節(jié)課的重難點設計的,針對性強,有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強化鞏固;微課還可以收放自如和重復播放,直到學生弄清楚聽明白為止。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時,我先讓學生完成個人學習任務單,然后觀看微課的一部分,再修訂個人學習任務單,然后匯報。在小組合作完成協(xié)作建構單后進行展示交流,最后播放微課的后部分,加深認識乘法分配律的具體內容。通過這樣,選擇有效的時間,播放合適的微課,并用打手勢的形式回答微課的問題,讓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 設計有效練習,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課堂練習是學生接受知識的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檢測學生學習有效的手段。通過課堂學習,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形成一定的技巧,培養(yǎng)他們積極學習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情感體驗。
例如:我在《乘法分配律》一課,我設計了以下練習:
3.1 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確的?(對的畫“√”,錯的畫“×”)
(1)39×(25+14)=39×25+14? ? (? ? )
(2)75×(32+18)=75×32×75×18? ?(? ? )
(3)235×28+235×72=(28+72)×235? ?(? ? )
(4)65×(2×5)=65×2+65×5? (? ? ? )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加深對乘法分配律的了解;也讓學生區(qū)分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3.2 根據(jù)乘法分配律填空
(1)175×36 + 175×64 = 175×( + )
(2)167×28 - 167×8 = 167×( - )
(3)39×39 + 61×39 =×( + )
(4)101×988-988=×( - )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熟練地應用乘法分配律。
3.3 運用乘法分配律計算下面各題
(1)103×12 - 3×12
(2)24×55 + 24×45
(3)984×73-884×73
(4)21×205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3.4 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運用乘法分配律解決實際問題。
通過練習,檢測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靈活運用,也讓學生享受做題的樂趣和享受成功的喜悅。
4 巧用評價方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在小組長第帶領下,完成自主學習過程,成員間互相幫助、互相激勵,體現(xiàn)出了齊心協(xié)力、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也提高學習的效果。
因此,在課堂上,我設計了以下的評價方法:(1)認真聽課,每節(jié)2分,開小差的每次扣1分;(2)舉手回答問題加2分,回答錯的不加分,學困生回答問題并正確的加4分;小組展示一次每人加3分,得到老師的特殊表揚再加2分;(3)填寫任務單,完成較好的加2分,基本完成的加1分,沒完成的不加分。(4)小組討論,要求組員輪流發(fā)言,每次加2分,不發(fā)言扣2分,優(yōu)秀生教會學困生的每人加2分。
通過這樣的評價,有效地落實了“七字訣”,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也達到互教互學的效果。
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精心設計好任務單和練習題,運用有效的評價方法,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大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數(shù)學課堂上得到真正的提高與發(fā)展,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和進步,從而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qū)街口街團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