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右娟
摘要:加強和改進幼兒教育的發(fā)展,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修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學前教育必須在社會,家庭,幼兒園和其他教育方面相互幫助才能實現的特殊教育。
關鍵詞:幼兒;學前教育;方法探析
引言
幼兒學前教育一直是需要被關注的教育話題,中國幼兒學前教育的一個共同問題是教育內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合適,教育主體不明確等主要問題。因此,加強和改善幼兒教育的發(fā)展,并為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對于道德修養(yǎng)建設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開展幼兒情商教育
首先,在兒童四五歲這個年齡階段,大腦就會增長到成人的三分之二,最重要的學習能力,特別是情緒影響學習的現象,可以說在這一階段會得到最快的發(fā)展。隨著年齡的增長,情緒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永恒的影響。其次,這個時候的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面對他的個性他會各種抱怨,以及他生活中會面臨各種的挑戰(zhàn),有著煩躁,可疑,易怒,悲觀,破壞性,孤獨和焦慮的心理特點。所以,兒童在學習中很難識別問題并發(fā)揮學習潛力,有的兒童甚至可以說已經離開了起跑線。因此,有必要在幼兒學前教育實施正規(guī)的情商教育體系,這也是人民群眾道德建設的基礎。
二、學前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兒童最初也是影響最早的一節(jié)課,所有的孩子最終都要進入社會,家庭教育對于幼兒學前教育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家庭教育對兒童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的發(fā)展教育具有其他教育群體所沒有的優(yōu)勢。例如,受過家庭教育的兒童在來幼兒園時會向老師致意。當孩子離開幼兒園時,會向老師表示再見??傮w來說,這些受過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比那些沒有受過家庭教育的孩子表現情緒及良好行為更有優(yōu)勢。他們可以快速而優(yōu)秀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教師應始終與家長之間合作,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例如,孩子喜歡吃零食,老師必須結合家庭教育,這樣他們才能在上學前吃好早餐。此外,家庭不要給孩子錢,養(yǎng)成節(jié)儉的好習慣。
三、學前教育的措施
1、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英國作家說過:“學會行動、習慣收獲、習慣播種、獲得收獲、姓格播種、命運收獲。”所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很重要。中國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所需要的所有重要習慣和態(tài)度都可以在六歲之前成功發(fā)展,”。這表明了我們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并盡早的發(fā)現,幼兒教育是孩子獲得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家庭教育和幼兒教育是讓孩子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獲取知識更為重要。
2、智力開發(fā)要科學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大腦的發(fā)展和增長主要是在嬰兒時期,通常打開孩子們智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對兒童的運動訓練
(2)促進孩子的觀察能力
(3)豐富孩子的語言觀念
(4)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5)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
(6)鼓勵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專家認為,幼兒在吸收各種生活經歷后,對培養(yǎng)智力有極大的幫助。例如,在語言教育中,幼兒可以學習“我愛我的國家,我愛我的父親,我愛我的母親?!边@樣既學到了語言,又能培養(yǎng)的個性思想。可以利用直觀教育與輔助教育工具相結合,以增強孩子的直觀學習能力。例如,使用帶有小玩具的三層書柜。上面一層放有玩具,中間有一本書,下面是一個鉛筆盒。讓孩子先觀察,告訴孩子東西在哪,然后老師進行位置調整,再讓幼兒進行判斷,諸如此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可以增加孩子的興趣,激發(fā)其情感,達到教學知識和教育人相結合的目的。
3、家庭教育相結合
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教師的指導是分不開的,也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影響。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因為他們是家里的小太陽,他們有自私和依賴的習慣。因此,幼兒園教育離不開家庭的合作。幼兒學前教育教師要思考如何將他們的教育模式擴展到家庭教育。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們可以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
4、榜樣激勵
兒童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并不足夠,教師們應該密切關注。兒童們通常對成年人的稱贊和獎勵是比較重視的,父母應該利用幼兒的心理需求,及時幫助幼兒的端正他們的行為,特別是那些可以自覺形成良好習慣的幼兒,應該及時鼓勵和獎勵,可以有效的幫助幼兒建立思想品德建設,并逐漸形成行為習慣。
5、科學的引導
一些教師和家長希望良好地教育孩子并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但往往會對其進行不適當的教育,教學方法的錯誤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堅持科學的教育方法對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6、強化鞏固
每個人的良好習慣都不可能短時間形成的,而是慢慢形成的,從熟練到自由化的過程。要完成這個過程,需要對幼兒反復訓練和逐步加強。有些孩子在玩完玩具后不會將玩具放回柜子中,因此我們必須有意識地讓孩子多次進行整理訓練,按照要求重新整理玩具是一種好習慣。通過檢查和評估兒童在特定時期內的行為習慣,可以讓孩子有意識地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在日常生活的約束下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結語:
簡而言之,對幼兒進行學前教育是艱苦而光榮的,需要不斷探索、不斷研究并努力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以此,更好的促進兒童在以后的學習生活的積極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姜紫月.論學前教育專業(yè)中手工課教學的重要性[J/OL].現代交際,2019 (07)[2019-03-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 22.1010.C.20190314.1016.002.html.
[2]魏欣儀,周徐,張克勤,陳志盛.幼兒音樂教學產學合作對學前教育大學生專業(yè)發(fā)展成效之探討[J/OL].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9 (01):27-28+42[2019-03-16].https://doi.org/10.13970/j. cnki.nbjyxyxb.2019.01.008.
[3]王改霞.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fā)展的重要性探索[J].才智,2019 (01):148.
[4]田穎.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舞蹈創(chuàng)編能力培養(yǎng)模式初探[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 (0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