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珊玲,馮麗霞
(長沙理工大學 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4)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的賀信中提出:“積極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1]《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guī)劃》指出:強化教育信息化對教學改革,尤其是課程改革的服務與支撐[2]。在國家領導人和教育部的倡導下,將信息化技術運用于課程教學改革的方法不斷涌現(xiàn)?;旌鲜浇虒W方法就是其中之一,它包括線上平臺和線下課堂兩個部分,可以把傳統(tǒng)課堂教學和網(wǎng)絡在線教學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在線上平臺,學生自主學習線上資源,同時可進行測試、答疑、討論等教學活動,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線下課堂,學生進行成果展示,教師進行反饋、組織討論,有針對性地進行點撥,注重知識學習的融會貫通。
財務分析課程是會計學、財務管理本科專業(yè)的基礎課、必修課,具有操作性強的特點,運用的案例均來源于上市公司的公開信息,信息覆蓋面廣且量大,師生之間實時溝通與互動環(huán)節(jié)較多,單純的線下教學難以滿足教學需要?;旌鲜浇虒W方式具備的線上資源推送、頭腦風暴、答疑討論、課堂搶答、經(jīng)驗值排名等功能為此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因此,我們在2018—2019學年(上)開設的財務分析課程教學中首次采用了混合式教學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活動覆蓋了課前、課中和課后全過程。由于大量增加了學生的平時學習時間,申請實施了課程考核改革,提高了平時成績占比。
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是學生比較對教學的預期質(zhì)量和實際感知質(zhì)量之間的滿足程度。為了解學生對混合式教學的滿意程度,課程結束一周之內(nèi),師生聯(lián)合設計了調(diào)查問卷,對全體學生進行了課程教學滿意度調(diào)查,以發(fā)現(xiàn)問題、優(yōu)化混合式教學在財務分析課程中的運用,以更好地提升教學質(zhì)量。
關于教學滿意度的研究,國內(nèi)的專家和學者設計了不同的維度、設定了不同的調(diào)查指標,歸納起來主要包括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教學態(tài)度、考核方式、教學效果等方面[3]。綜合專家學者的調(diào)查維度與結果,結合財務分析課程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和混合式教學的特點,本研究對學生整體滿意度和具體滿意度進行測量[4]。學生整體滿意度的測量采用詢問學生對課程設計和效果的總體感受與滿意程度的方式,設計了兩個滿意度調(diào)查問題;學生具體滿意度包含教師素養(yǎng)、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和線上學習條件四個維度,設計了13個滿意度調(diào)查問題。
本文運用SPSS23.0將問卷錄入后,計算出Cronbach Alpha系數(shù)為0.924,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量表可信程度較高。經(jīng)檢驗(見表1),各分量表信度系數(shù)均大于0.69,表明各分量表具有內(nèi)部一致性及可信度。
表1 信度檢驗一覽表
本次調(diào)研對象是長沙理工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yè)大三學生,兩個行政班級合班上課。上述問卷通過云班課上傳,學生匿名填寫問卷,調(diào)查期為一周。全班共65人,收回問卷64份,回收率98.5%,均為有效問卷。
財務分析課程混合式教學的滿意度問卷,我們參考李克特五點量表模式,每個問題設置5個選擇項,問卷填寫者可任選其一:非常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比較滿意、非常滿意,依次計1-5分。
本研究通過構建多元回歸模型,探究教師素養(yǎng)、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和線上學習條件四個具體滿意度,對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的影響力及其顯著性,并分析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及具體滿意度的水平。
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主要受到教師素養(yǎng)、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和線上學習條件四個因素的影響,因此,本研究選擇這四個因素為自變量,將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作為因變量,通過構建多元回歸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1.共線性診斷
多重共線性是指線性回歸模型中的自變量之間相關性較高而使模型估計不準確[5]。因此,在進行回歸分析前,須查看相關系數(shù)、容差(Tolerant)以及方差膨脹因子(VIF)辨識多重共線性問題[6]。
首先,初步診斷。自變量之間相關性較小時(相關系數(shù)<0.7),共線性問題較小。構建的回歸模型中:自變量之間相關系數(shù)均小于0.7,且P<0.01(如表2所示),表明四個自變量之間存在較小的相關性,且達到顯著性水平。因此,初步診斷構建的回歸模型中的四個自變量之間共線性問題較小。
表2 相關系數(shù)及顯著性一覽表
注:**代表P<0.01.
其次,進一步診斷。容差越大(越接近1),方差膨脹因子越小,變量之間共線性問題越小。當0 表3 共線性統(tǒng)計一覽表 2.回歸分析 將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和四個具體滿意度:教師素養(yǎng)、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和線上學習條件引入回歸模型。將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作為因變量設為Y,將四個具體滿意度作為自變量設為X,其中,教師素養(yǎng)設為X1,學習過程設為X2,學習效果設為X3,線上學習條件設為X4[7]。根據(jù)回歸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得到標準回歸方程:Y=0.351X1+0.043X2+0.439X3+0.077X4。調(diào)整后R2為0.580,回歸方程能解釋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的58.0%,說明構建的回歸模型具有較好的擬合度。F值為22.783,且顯著性水平P<0.01,說明自變量對因變量的預測能力較強。從回歸方程中可以看出,所有自變量對于因變量的影響方向均為正,即學生對于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會隨著其對于教師素養(yǎng)、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和線上學習條件的滿意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回歸方程中的四個自變量對因變量的正向影響力由大到小依次為:學習效果、教師素養(yǎng)、線上學習條件、學習過程。然而,從回歸系數(shù)的檢驗結果來看,只有學習效果、教師素養(yǎng)對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的正向影響是顯著的(P<0.05)。 表4 回歸系數(shù)一覽表 由表5可知,學生對財務分析課程教學的整體滿意度的均值為4.02(5分制),折合成百分制為80.40分,表明學生對財務分析課程教學整體情況很滿意。財務分析課程教學的四項具體滿意度由高到低依次為:教師素養(yǎng)(均值為4.55,滿意度最高)、學習過程(均值為4.16)、學習效果(均值為4.11)、線上學習條件(均值為3.80,滿意度最低)。這四項具體滿意度的標準差在0.6-1.1之間,離散程度較小,說明學生對財務分析課程混合式教學的滿意度認知較為一致。 表5 課程教學整體與具體滿意度一覽表(n=64) 表6為學生對教師素養(yǎng)子因子的滿意度,均值為4.55。三項因子中,學生對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滿意度最高(均值為4.72),對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滿意度次之(均值為4.70),對教學內(nèi)容滿意度最低(均值為4.23)??傮w上看,學生對教師素養(yǎng)非常滿意。 表6 學生對教師素養(yǎng)的滿意度一覽表(n=64) 表7為學生對學習過程子因子的滿意度,均值為4.16。三項因子中,學生對學習主動性滿意度最高(均值為4.39),對學習積極性滿意度次之(均值為4.17),對學習靈活性的滿意度最低(均值為3.91)。總體上看,學生對學習過程非常滿意。 表7 學生對學習過程的滿意度一覽表(n=64) 表8為學生對學習效果子因子的滿意度,均值為4.11。五項因子中,學生滿意度由高到低分別是:師生互動(均值為4.27)、協(xié)作匯報質(zhì)量(均值為4.11)、自學能力(均值為4.09)、協(xié)作學習能力(均值為4.06)、綜合學習能力(均值為4.03)??傮w上看,學生對學習效果非常滿意。 表8 學生對學習效果的滿意度一覽表(n=64) 表9為學生對網(wǎng)絡學習環(huán)境子因子的滿意度,均值為3.80。兩項因子中64名學生對網(wǎng)絡覆蓋率滿意度較高(均值為4.08),對網(wǎng)絡質(zhì)量滿意度較低(均值為3.53)??傮w上看,學生對網(wǎng)絡學習環(huán)境的滿意度偏低。 表9 學生對線上學習條件的滿意度一覽表(n=64) 測量學生對財務分析課程混合式教學整體滿意度,采用綜合“再次選修混合式教學課程”及“課程整體設計與效果”兩個觀測點的滿意度的方法。表10為學生對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均值為4.02。兩項因子中64名學生對課程整體設計與效果滿意度較高(均值為4.09),對再次選修混合式教學課程的滿意度較低(均值為3.94)??傮w上看,學生對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較高。 表10 學生對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一覽表(n=64) 問卷結果統(tǒng)計時,把“非常不滿意”“不太滿意”歸入“不滿意”,把“一般滿意”“比較滿意”“非常滿意”歸入“滿意”[8]。表11反映了學生對于各項因子的滿意頻率及頻次。學生對于網(wǎng)絡質(zhì)量的滿意頻率為85.94%,其余各子因子的滿意頻率均達到93%以上,說明學生對于本次課程滿意度較高。 表11 滿意頻次及頻率一覽表(n=64) 本研究從教師素養(yǎng)、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及線上學習條件四個維度,對財務分析課程混合式教學整體滿意度的影響因子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1)學習效果對于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的正向影響是最顯著的。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效果越好,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會越高。學習效果包括“自主學習能力”“綜合學習能力”“師生互動”“協(xié)作學習能力”“協(xié)作匯報質(zhì)量”,這幾項指標的滿意度均值在4-5分之間,說明學生對其很滿意。(2)教師素養(yǎng)對于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的正向影響比較顯著。學生對于教師素養(yǎng)越滿意,對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越高。教師素養(yǎng)包括“教學內(nèi)容”“基本素養(yǎng)”“專業(yè)能力”,這三項指標滿意度均值在4-5分之間,說明學生對其很滿意。(3)線上學習條件、學習過程對于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的正向影響并不顯著。(4)學生對于課程教學整體滿意度較高。其中學生對教師素養(yǎng)滿意度最高,對線上學習條件滿意度最低。(5)學生對于學習過程中,靈活利用碎片化時間的滿意度較低。根據(jù)本次調(diào)查分析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注重提升學習效果。將信息化技術運用于課程教學改革,應結合信息化技術的優(yōu)勢,更好地檢測與提升學習效果。在課前,教師可通過線上的資源推送、頭腦風暴及答疑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在課前對于課堂所要講解的核心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與思考。在課中,教師可通過頭腦風暴、課堂搶答、課堂測試等活動,有效檢測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在課后,教師可通過發(fā)布小組活動,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增強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合作完成具有高水平的匯報。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線上平臺,為學生答疑解惑,增進師生交流互動。此外,學生參加教師發(fā)布的一系列活動將獲取經(jīng)驗值,經(jīng)驗值排名可幫助學生進行橫向比較,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及效果,及時做出調(diào)整。整個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將對學習效果有更加準確的認識,得到學習效果的反饋,有效提升學習效果。 第二,發(fā)揮教師素養(yǎng)影響力。財務分析課程操作性強、信息覆蓋面廣且量大,線上平臺的建立,大大提升了教師傳播信息的便捷性。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專業(yè)能力,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將更多與專業(yè)相關的信息傳遞給學生。同時,充分展示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精神、專業(yè)情感等素養(yǎng),增進師生了解,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課程教學的實施。 第三,改善線上學習條件。實施混合式教學,學生需要完成大量的線上學習任務。必須改善線上學習條件,讓學生在校園內(nèi)公共學習場所能夠順利連接互聯(lián)網(wǎng),同時對于網(wǎng)絡運行質(zhì)量予以保障。避免網(wǎng)絡質(zhì)量不佳而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無法順利進行線上學習、討論、測試等活動,降低混合式教學的學習效果。 第四,提高混合式教學活動的效率。采用混合式教學方式后,學生的學習負擔加重,教師應設計可行有效的線上和線下的教學活動。把握好學習活動的數(shù)量及質(zhì)量,盡可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根據(jù)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在線下課堂有針對性地點撥啟發(fā)、運用知識,提高混合式教學活動的效率,更好地讓學生靈活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真正有效地提高財務分析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二)滿意度均值
(三)滿意頻次及頻率
四、結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