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群
摘 要:目前學生體育考試成績已經(jīng)計入中考總成績并作為錄取依據(jù),這是扭轉(zhuǎn)輕視體育課不良氛圍、遏制青少年學生體質(zhì)連續(xù)下滑勢頭的關鍵所在。該文采用文獻法、訪談法、實驗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根據(jù)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體育考試項目,制定合理有效的運動干預方案。希望為運動干預與中學生體育考試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指導意義。
關鍵詞:運動干預 中學生 體育考試
中圖分類號:G6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b)-0176-02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運動干預對中學生體育考試成績的影響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法
通過查閱大量文獻為該文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
1.2.2 訪談法
通過對長期在中學一線工作的教師進行訪談并征求意見,進行該文實驗部分的設計。
1.2.3 實驗法
(1)實驗的對象。
該文的實驗對象均來自普通初級中學的學生,年齡在14~16歲,身體健康,自愿參與此次實驗。
(2)實驗的設計。
①此次實驗共30名(男生16人,女生14人)受試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15人(男生8人,女生7人);對照組15人(男生8人,女生7人)。實驗組與對照組人數(shù)、男女比例均相同。②實驗組每周進行3次訓練,每次1.5h。對照組每周進行一次訓練,每次1.5h。③該實驗的訓練強度控制在最大負荷的60%~80%。④兩組訓練的內(nèi)容均為有氧運動結(jié)合抗阻訓練,每次訓練時長相同,每周頻率不同。
(3)測試的指標、器材。
①測試指標:具體情況見表1。②器材:足球;跳繩;秒表等。
(4)實驗的時間、地點。
①時間:2018年3~5月。②地點:田徑場、足球場。
(5)實驗的控制。
實驗組與對照組訓練的實施者均為同一人,按照各組訓練方案嚴格執(zhí)行且保證每位受試者訓練頻率、時長和負荷。確保受試者在進行此次實驗期間,不進行其他體育鍛煉。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通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軟件SPSS 22.0,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前后組內(nèi)以及組間進行t檢驗,檢驗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
2 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
2.1 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性檢驗
由表2、表3可知,實驗組與對照組各項測試指標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實驗組與對照組可以根據(jù)分組進行實驗。
2.2 實驗前后實驗組測試指標的對比
由表4、表5可知,通過10周的運動干預后,實驗前后實驗組(男生)測試的各項指標中,1000m、引體向上、50m、足球運球和1min跳繩,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前后實驗組(女生)測試的各項指標中,800m、1min仰臥起坐、50m、足球運球和1min跳繩,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此次實驗實驗組制定的運動干預方案,能夠有效提高中學生體育考試成績。
2.3 實驗前后對照組測試指標的對比
由測試的數(shù)據(jù)可知,通過10周的運動干預后,實驗前后對照組(男生)足球運球成績由17.03±2.13提升到14.54±2.06,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組(女生)足球運球成績由24.18±5.02提升到21.86±7.23,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足球運球中運球技術占整個項目的比重較大,中學生通過掌握技術動作,可能有效提高足球運球成績。其他各項測試指標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每周一次的訓練不能有效提高對照組男生的1000m、引體向上、50m和1min跳繩成績和女生的800m、1min仰臥起坐、50m和1min跳繩成績。
2.4 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測試指標的對比
由表6、表7可知,通過10周的運動干預后,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測試的各項指標,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實驗組制定的訓練計劃要好于對照組的。
3 結(jié)論與建議
3.1 結(jié)論
通過10周的訓練,受試者未出現(xiàn)運動損傷等負面情況,制定的運動干預方案符合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實驗組制定的方案,能夠有效提高中學生體育考試成績,且明顯好于對照組的。
3.2 建議
制定運動干預方案需要根據(jù)個人實際情況,控制運動的節(jié)奏和速度,合理安排間歇時間。在對中學生進行訓練時除了加強素質(zhì)練習,也要注重技術技能練習。
參考文獻
[1] 孫凱.crossFit訓練模式對中學生體能訓練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2] 李佳佳.運動干預對中學生體質(zhì)影響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3] 孫文新.現(xiàn)代體能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