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鋒 王國輔
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初中英語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對于英語的學習并沒有明確的有效途徑,所以,對于英語教師來說,該運用怎樣的模式進行更高效率的教學是目前面臨的問題。在新課標教學要求下,小組合作學習的提出對小學生的英語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通過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學習中的應用做出了一些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英語;應用
對于初中生來說,英語是第二語言,學習英語還是會遇到很多困難的,所以,對于初中生來說,通過給學生建立小組,讓學生通過實踐、討論、合作等方式共同學習英語是一種很有幫助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也能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通過課堂上小組之間的互動,能夠更好地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下面,就讓我們從四方面介紹一下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學習中的應用。
一、合理分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
對于英語教學來說,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合理地進行分組也同樣重要。對于一些教師來說,他們?yōu)榱耸∪ゲ槐匾穆闊?,通常將學生按照學號或者座位進行分組,但是有時候反而適得其反,學生在小組中并不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在英語教學中,對于小組的劃分至關重要,對于學生的劃分可以通過學生的性格特點、英語基礎的薄弱程度、學習能力的大小等進行平均分配,讓優(yōu)等生能夠帶動弱等生,對于一些性格孤僻的學生,也可以在一些課堂上比較積極的學生的影響下慢慢地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另一方面,通過合理的分配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合作的意識,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提高整個班級的綜合英語水平。
二、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
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來說,填鴨式教育一直是一個很大的弊端。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正是從兒童到青少年的過渡階段,所以對于很多初中教師來說,他們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還是會經常給學生進行一些學習上的任務安排,這樣的教學方法看似可靠、有效,但是卻忽略了對于學生主動性的培養(yǎng)。對于英語教師來說,通過小組的分配應該將學生視為主體,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課前通過小組進行討論,讓小組通過合作進行提出問題并結局問題,讓小組成員每個人都通過個人的學習方式去主動地進行學習,發(fā)揮主觀能動,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對于初中生來說,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所以對于小組來說,通過自己的思考以及小組成員的探討能夠很快地提高英語學習能力。通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學習,還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可謂一舉兩得。
三、有效小組討論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
對于很多教師來說,他們在對學生進行分組后,在課堂上會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但是,事實上,很多學生并沒有真正地參與討論,所以,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來說,分組固然重要,但是有效的小組討論時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對于初中生來說,一些學生很難融入小組集體中,所以在小組進行激烈的談論時,一些性格較為孤僻的學生就會意識到自身能力的不足,有時候會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有效地進行小組討論,在討論中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提高自己的英語技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通過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中去,更默契地配合老師,并且學生之間通過合作也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提高班級的凝聚力。
四、教師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
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來說,教學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個結果。對于教師來說,接受學生的意見并且進行有效地指導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對教學有著更好的教學體驗。對于學生來說,進行有效的教師評價可以很大程度地幫助學生更好地給教學提供一些建議。并且,對于教師來說,有時候他們的教學內容枯糙無味,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影響教學質量,而且拖慢了教學進度。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雖然教師評價這一政策得到了良好的實施,但是對于一些教師來說,他們并沒有通過一次教師綜合評價而在教學上做出一定的教學改變。所以,對于教師的評價政策應該得到有效的加強,通過對教師的評價可以側面的反映出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在部分教師中,有的教師會非??粗剡@些評價,所以往往在提前幾周就會提前給學生進行提醒工作,這就在很大一方面影響了教師考核的真實性。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中有著范圍較大的影響,但是對于一些學生是否能夠真正地得到提升還并不能輕易下定論,但是,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都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的意識,在小組合作中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李愛榮.淺析高效課堂模式下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4).
[2]王以宏.高效課堂模式下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