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賢
摘 要:在小學生的義務學習階段,語文教學是其中的基礎性教學內容。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教學結構的不斷完善,在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中,落實實踐教育,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是教師新的教學任務。小學語文教學的難度雖然不高,但是能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的強度?;诖?,對如何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完善學生的讀寫思維進行分析。
關鍵詞:讀寫結合;讀寫能力;小學語文教學;提升對策
在小學教學中,語文教學既是一門基礎性的教學內容,同時又是一門重要的綜合性教學內容。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一定的啟蒙知識,形成較強的學習基礎,同時還能夠形成較強的實踐能力以及應用能力。此外,在語文知識體系中,能夠展現(xiàn)學生實踐能力的內容就是寫作與閱讀,而這兩者之間存在較強的聯(lián)系,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能力。
一、小學語文讀寫能力教學的現(xiàn)狀
(一)閱讀與寫作的現(xiàn)狀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開展寫作教學以及閱讀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需求,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自身的思維意識以及價值觀、人文觀也能夠得到一定的發(fā)展。但是就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仍舊沒有達到應有的標準。
首先,在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中,很多教師已經開始意識到讀寫教學的重要性,這是一個很好的發(fā)展趨勢。經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大部分小學都開始成立圖書室以及閱覽室的校園裝置,也會定期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閱讀寫作相關的活動以及比賽,推動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但其中也通常會出現(xiàn)一些不完善的情況。比如,在競賽中,教師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雖然會對競賽的學段進行分層,卻不會對競賽的標準以及方式進行分層,使得部分年級較低的學生會形成較大的學習壓力,甚至會對自身不自信;其次,在當代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已經將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視為基礎性的教學活動,但仍存在大部分教師會應用“師生授受”教學手段的情況,甚至會為學生限定閱讀的方式以及寫作的結構,影響學生思維的發(fā)展[1]。
(二)閱讀與寫作的問題
首先,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存在著閱讀內容泛濫的情況。在當前的網絡環(huán)境中,大部分教師已經結合信息技術為學生選擇教學內容。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大量的閱讀資源,教師會形成“沒有目標”的思維,認為素材越多越好,甚至不會對其進行挑選。在教師的這種理念中,學生自身的學習壓力會出現(xiàn)明顯的提升,從而使得自身閱讀的效果下降。
其次,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為學生限定寫作的結構,比如先寫什么,后寫什么以及應該寫什么。在這種思維下,學生就會形成禁錮性的寫作意識,只能夠按照教師所提供的模板進行生搬硬套,影響了自身的寫作能力,也影響了自身思維的發(fā)展。
(三)閱讀與寫作的性質
首先,讀寫結合理念中,閱讀寫作教學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對于當代的小學生來說,考試成績已經不再是自己主要的學習目標,完善自身的能力將取而代之。而在寫作訓練以及閱讀訓練的過程中,學生自身的語文綜合能力能夠得到明顯提升,這一任務能夠完美完成[2]。
其次,在讀寫結合理念中,閱讀寫作一同開展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比如,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某一部分內容的體會以及感想;在寫作教學之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重新瀏覽一遍自己的閱讀素材,選擇合適的材料作為自己的寫作內容,以此促進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小學語文讀寫教學效率的對策
(一)營造合適的教學氛圍
在當前的社會中,網絡已經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習中,并且大部分學生已經開始產生“沒有網絡就不知道如何生存”的思維,在這種環(huán)境中,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注意到網絡娛樂的樂趣,逐漸忽視寫作以及閱讀所能夠提供的精神食糧。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讀寫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首要的任務就是對學生的教學環(huán)境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新以及更換,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讀寫意識。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3]。在小學教師接觸學生之前,學生自身的基礎價值觀以及基礎習慣已經基本形成,而促進這一情況發(fā)展的主力就是孩子的家長。在當今社會,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模仿能力都比較強,在上學之前,會無意識地對自己的家長進行模仿,所以日常生活中,教師就應該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使其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讀寫習慣的重要性,并引導其為學生創(chuàng)建合理的家庭讀書氛圍。比如,在節(jié)假日,家長們可以帶著學生前往圖書館以及書店等場所,帶著孩子一起讀書;或者在家庭中,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在家中布置出一個獨立的書房,沒有條件的家長可以為孩子單獨購置一張書桌以及書架,鼓勵孩子與自己一同閱讀,并進行交流,以此加強學生的讀寫思維。此外,在家庭中,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當自己的孩子在閱讀或者是寫作時,一定不能對其進行干擾,比如看電視、玩游戲等,影響學生的思維。
其次,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以及學校也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合適的閱讀寫作環(huán)境[4]。比如,在學校的校園文化中,學校領導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圖書博覽會以及征文比賽等活動,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活動積極性。此外,在班級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室內部安置一個小型的書架,將其裝扮成讀書角,引導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圖書帶到學校進行閱讀,也可以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換互動,以此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升其自身的讀寫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習慣
習慣會對一件事情的結果會有很大的影響,在寫作以及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當學生能夠形成一定的自主習慣以及正確的習慣,就不需要教師苦口婆心地進行引導以及管理,主動意識下進行的學習活動會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習慣,夯實學生的讀寫意識,以此推動其自身讀寫能力的穩(wěn)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