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龍
在班主任這個崗位上工作得越久,越能體會到教師與學生之間深深的羈絆。不僅僅學生需要適應班主任,班主任也需要適應學生,只有兩方互相適應,才能營造更加和諧的班級氛圍。身為一名班主任,我熱愛教育事業(yè),也愛著我的學生,在與學生相適應的過程中,我堅信因材施教,把每個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每個學生都是班級的一份子,都不能被拋棄、放棄。秉持著因材施教的信念,我為不同程度的同學進行不同程度的學習計劃制定,希望班集體能夠氛圍融洽,教師如同一盞明燈一樣,照亮每個學生的心房。
剛接手這個班級時,我對每位同學都不是很熟悉,但其中有一位同學一下子就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叫XXX,一開始時,他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很不認真,每當我早上來到教室,都能發(fā)現(xiàn)他在和其他同學嬉笑打鬧,很少看見他能夠坐在座位上安安靜靜學習,這令我十分頭疼。我希望能通過課堂上點名的方式讓他集中注意力,前幾次這個方法還較為奏效,后來再在課堂上對他進行點名提醒的時候,明顯能感覺到他的心不在焉與抵觸。這令我開始思考:是不是應該換種方式對他進行更好的提醒和教育呢?經(jīng)過了幾天的思考,我決定找他進行談話。趁著辦公室沒有人,我把他叫到辦公室,決定跟他說說心里話:“你是個很有能力的孩子,但現(xiàn)在學習的勁頭不足,老師希望你能端正學習的態(tài)度?!蔽以儐柫怂险n不用心、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原因,原來,他以為自己總是被老師上課點名,老師不喜歡自己。我向他解釋到,這正是老師重視你、喜歡你的表現(xiàn),只有把你當做自己的孩子,才會一直指出你的錯誤,讓你進行改正,變得更加優(yōu)秀。同時我也表達了對他的重視,不希望讓他有自己是被老師放棄、不受老師關注的感受。為了更好幫助他克服自己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總是說話的小缺點,我任命他為小組長,讓他上課時間監(jiān)督組員好好學習,注意帶動小組的學習氛圍。在與他談話的過程中,我能明顯地感受到他的感動和轉(zhuǎn)變的決心。果然,從那以后,他上課很少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了,而且當他注意力不集中時,我只要用眼神提醒他一下,他立刻就能意識到,然后立刻全神貫注地參與到課堂中來。他的成績也慢慢開始提升,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班級內(nèi)積極帶動同學學習的一員了。一個班集體中的學習進度必然是參差不齊的,這時就需要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管理,而不能對于所有學生都進行同樣的要求。對于后進生,教師應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對他們進行積極引導,同時幫助他們進步,幫助他們補充知識點,這就是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xiàn)。
因材施教還體現(xiàn)在對于學生的長處進行挖掘,對于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彌補。班級內(nèi)的XXX同學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學生,他的數(shù)學成績十分優(yōu)秀,但在語文尤其是作文方面有所欠缺。一開始,他和別人的寫作差距不是很大,過了一段時間之后,班級內(nèi)的同學都開始進步,而他還在原地踏步,這一度讓我非常為難。后來,我找他進行了談話,詢問他是不是對作文不感興趣。在我的關心之下,他說出了作文能力欠缺的原因。原來,XXX的父母也對他作文水平不高這件事十分頭疼,但父母在著急之余卻沒有采取正確的方法。他們將班級內(nèi)作文寫得最好的同學的范文和他的進行比較,有時由于著急還會對他進行批判,這讓XXX對寫作十分沒有信心,同時也產(chǎn)生了恐懼和厭惡心理。聽了這些,我首先對于XXX進行了心理疏通,告訴他:“每個人都有擅長和不擅長的方面,你的數(shù)學成績十分優(yōu)秀,是個聰明的孩子,在作文方面只要采取正確的方法,一定能取得進步?!碑斕焱砩?,我和他的家長進行了電話溝通,告訴他們,適用于別的孩子的方法和寫作模式不一定適用于自己的孩子,我們要給他多一點耐心和鼓勵,讓他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同時身為教師和家長也應該對他進行正確的積極引導,多鼓勵孩子,讓他對寫作不懼怕、有興趣。通過和他家長的溝通,他們意識到了自己以前照搬別的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多么的錯誤,開始進行教育方式的改正了。在學校,我會在批改他的作文的時候格外注意,對他作文中不正當之處進行修改,優(yōu)秀之處進行鼓勵。終于,我看到了他的進步和對語文作文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在那次期末考試中,他的作文成績比以往有了五分的進步,這對于他更是一個鼓勵。
對于優(yōu)等生,我會更加嚴格要求,在培養(yǎng)學習的同時更要培養(yǎng)他們的習慣與心態(tài),并時刻警醒他們,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要時刻保持對于學習的警惕態(tài)度。如班級內(nèi)的XXX、XXX同學,都擔任或曾經(jīng)擔任班長職務,他們在注重學習的同時也培養(yǎng)起了良好的品德,對班級管理方面也十分有方法。XXX在下課時,經(jīng)常為同學解答疑問,在她的幫助下,同學們對學習的熱情更加高漲,都叫她小老師。身為教師,應該以好學生帶動學習方面有困難的同學的學習熱情,讓整個班級的氛圍更加和諧融洽。
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接受能力各不相同,身為教師應該使教學有對應性,能夠更好針對不同程度的同學。不同的對待能使學生更容易感受到自己被重視,從而使其自身產(chǎn)生對于班集體的關愛和歸屬感,促進了其學習的熱情和信心,進而營造出了更為和諧的班集體氛圍,這正是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