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
【內容摘要】近幾年,浙江省教育廳對每年的全省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了匯總和通報,這份體測的數(shù)據(jù)是根據(jù)全省一百多所高校(包含獨立學院)所有的大學一年級新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數(shù)據(jù),除去部分信息不全和省外的生源數(shù)據(jù),實際采集的浙江省籍大一的有效數(shù)據(jù),然后按照生源所在的高中學校進行統(tǒng)計,根據(jù)我對這份數(shù)據(jù)的分析,全省的普通中學的成績明顯好于職業(yè)高中的學生(合格率高四個百分點左右),然而由于我校是省藝術特設高中,美術音樂及舞蹈所占學生的比例將近達到在校學生的一半左右,這樣在普通中學中的體側排名不太理想。因此在應對我們在校學生的特殊構成特點,如何在日常體育課堂教學中合理的因材施教,有效的提高學生體能,成為我們體育教師課堂體育教學的突破口。
【關鍵詞】體質健康?藝術特設?心理特點
一、合理運用恰當?shù)姆绞絹砑ぐl(fā)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積極探索特殊學生群體的組成方式,如何合理的運用恰當?shù)姆绞絹砑ぐl(fā)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1.首先分析我們藝術特色學校的學生情況,在我們學校各個年級有一半的班級是美術學生和少量的舞蹈生及音樂生,其他的一半的班級是普通學生。而通過我長期對學校美術生的跟蹤調研和與部分美術生的談話中了解到:每周美術特色生都有大量的專業(yè)課程安排,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美術專業(yè)課程更多,而美術專業(yè)課程的特點和我們體育健康課在課堂的教學特點上可以說是兩個極端。體育課堂要求學生更多身體活動與運動技巧,通過運動和技能的掌握收獲身心的愉悅,達到體育健身和健康的目的。而美術專業(yè)課的特點是時間長,一半連續(xù)三節(jié)課,學生長時間坐在位置上處于相對靜止的情況,更多的是構思和對色彩及線條的運用,長時間的鍛煉,身體的惰性便慢慢形成,導致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表現(xiàn)就是運動的自動性和積極性不高。
2.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在分析和了解學生在體育課堂及體能訓練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后,針對我們學校學生特點采用不同于以往面向全體的普通學生的教學策略,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學生在體育課堂特別是各項體能訓練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
在體育課堂教學特別是涉及到大負荷的體能來練習時,盡可能多的安排一定課時進行多媒體教學。多媒體的教學在現(xiàn)階段各科的教學中都是主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但是在中小學的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卻不廣泛,在不大愿意參與運動鍛煉的藝術學生來說,體育課就是枯燥無味的。其實體育課堂教學和學生的體能訓練如果能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課前多媒體內容導入:這與普通文化課前的導學案是一個道理,而且運用多媒體的體育課導學案有著普通文化課沒有的先天優(yōu)勢。特別是藝術學生,對于有色彩的,有音影效果的教學更具吸引力,在一堂技能課或是體能訓練課前運用半節(jié)課或一節(jié)課的時間觀看視頻技能講解和大賽錄像,要知道再不愛運動和鍛煉的同學都不會放棄觀看體育賽事的機會。通過讓學生看,評,和教師的引導“如果是我去做,技術動作能做好嗎/會有怎么樣的效果”,一步步進入到下一步的教學計劃中。
2.中學體育教學多媒體運用還是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一般開展就只能在教室里進行。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摒棄以往在課堂中示范和糾正學生的技術動作,而是運用手中的手機等工具,將學生在比賽中,運動中以及課堂教學中的影像錄制下來,在每次課的導學中播放講解,表揚贊美好的動作和風貌,及時糾正不規(guī)范的動作,也把學生運動的風采搬上了屏幕,即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有效的開展了教學。
三、符合學生特色的針對性教學
1.針對我校的學生特點,在各項的體能訓練的時間及項目安排上竟可能的符合學生的特色,目前根據(jù)國家對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的安排和要求來看,我們學生的問題和差距是全方位的,在力量耐力速度柔韌等的身體訓練中,要通過每次課的課堂教學有目的有意識有針對性的嵌入,讓學生在學習運動技能的同時又有效的進行了相應的體能訓練。這樣的安排方式是需要在每節(jié)室外的課堂教學中都要貫穿始終的,這樣才能讓學生形成潛意識的課堂習慣,而不去排斥。
對于專門性的各項體能訓練課程安排: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jù)各個班級的特點和在平時運動技能掌握情況,結合班級和學生特點,開展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的體能訓練項目,必要的時候也要運用多媒體進行導學案,多采集網(wǎng)絡中有趣的積極向上的并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體能訓練游戲視頻,讓學生先觀看和學習,一步步引,并讓學生積極參與修改符合自己班級特點的游戲訓練。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有能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操作中起到好的效果。
2.例如對耐久跑的教學,在教學中,耐久跑教材相對比較乏味、枯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而且時下中學生課下作業(yè)負擔過重,缺乏必要的鍛煉時間,還有學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缺乏對體育鍛煉和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的正確認識等。因此,要想提高耐久跑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是學生技術訓練和身體訓練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克服厭跑、怕跑的心理,挖掘每個能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從教師身上感受到一種期待,一種力量。教師與學生一起跑,可以隨時發(fā)出不同的信號,做出正確的提示,有利于教師掌握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也有利于師生思想感情的溝通和教師對學生的了解。
藝術特色學校的學生,特長明顯,同樣也個性鮮明。但是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只要能認真仔細的分析學生特點因材施教,有效的結合教學大綱和體能訓練的關系,并合理的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具,在教學中一定會有意想不到額收獲。
【參考文獻】
[1]林崇德.發(fā)展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趙煥光,洪振杰,林長勝等. 關于中學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構想[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1999,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