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君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高考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以能力測試為主導,將在測試考生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基礎上,全面檢測考生的化學科學素養(yǎng)”,特別提出“化學命題注重測量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意味著對高三復習提出了較高要求.高三化學復習要求在有限的時間達到知識與能力并重,特別是要達到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要求.從復習過程中體現(xiàn)精、細、準的要求,以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層層推進,全面準備,精準落實.“題海戰(zhàn)術”“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均達不到能力測試的要求,因此,教師務必要改變傳統(tǒng)的復習觀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化學學科素養(yǎng),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運用所學知識、試題信息等解決新情景下的化學問題,在課堂上最大程度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了解高考
課標明確提出高考有“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四層考查內容,以及“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四個方面的考查要求,與考查方面一一對應,層層遞進.課標注重“自主學習能力”的考查,突出實踐能力的考查,強調學以致用.在這樣的命題原則指引下,能力方面要求有“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解答)化學問題的能力”“化學實驗和探究能力”等,體現(xiàn)在能夠運用多方面知識、多種方法和技能解決問題.高考試題靈活度高,考查必備知識的基礎上滲透學科素養(yǎng),如以材料、廢物利用、環(huán)境、能源等情境為背景,既考查實踐知識的能力,同時貫徹綠色化學思想,落實教材,注重實驗過程中尾氣處理的升華,樹立環(huán)保理念,體現(xiàn)化學學科價值.
二、準備充分,工作做細
高三化學復習是一個比較龐大的工程,需要做到周密詳盡,特別是要操作到位.將復習做“細”,可以從計劃、備課、作業(yè)、輔導等方面著手,細到基礎,細到能力,細到學科間的協(xié)作.
1.準備要細.
(1)考點理細.
考綱公示的考點非常細致,分知識板塊,并對了解、理解、掌握、應用等做了明確的界定.但是,在高考真題中不可能完全覆蓋所有的考點,因此考查的重難點、高頻考點需要明確和細化.關注新增、刪除、修訂的考點,梳理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分解各試題的考點,找準高頻考點.
(2)計劃細致.
①時間安排.從8月至高考有十個月時間,按照診斷性考試的安排,分階段復習.做到“三輪”復習,做好統(tǒng)籌規(guī)劃,層層推進,注重落實.②復習內容安排.根據(jù)時間安排,分階段落實化學基礎,從知識點到線,從線到網(wǎng)絡,理清核心知識點的相互關系.按照考試的要求,落實“沒有基礎就沒有能力”的思想,先夯實基礎后提升能力,先按照章節(jié)復習,后進行小專題復習、題型復習、綜合復習等,逐步提升應用知識的能力,以期達到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目的.③周計劃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統(tǒng)籌安排具體細化至每一節(jié)課,包括每周的作業(yè)、練習和復習內容等,涉及基礎過關、試題講評、周測等安排.
(3)備課詳細.
①備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充分了解學生,發(fā)揮其主動性,務必詳細掌握學生的行為習慣和目標,做到有的放矢.②備教材.教材是根本,要用活教材,讓學生熟讀教材,降低知識的難度,找準教材對考點的詮釋.特別是第一輪復習和考前的自主復習階段,要對教材中化學概念和理論進行剖析,備常考的化工應用.如人教版必修1教材P92科學視野—火箭為什么能飛上天,涉及到反應化學方程式C?2H?8N?2+2N?2O?42CO?2↑+3N?2↑+4H?2O↑,引出肼(又叫聯(lián)氨N?2H?4)在2016年全國卷II26題中考查.③備學情.從歷次考試分析各個知識板塊學生的掌握情況,分析重點生、踩線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夯實基礎,并回避學生“講了也不懂”的習題,備課時設計好教學“坡度”.④備考點.每節(jié)課前展示考點,并分析考題的不同呈現(xiàn)形式,分析可能存在的變式.當然,需要備高頻考點及其要求的層次,讓學生了解,做到心中有數(shù).⑤備教法.高三復習不同的課型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知識有不同的教學策略,關鍵是做到應用知識解決問題,不得否認講授法的作用,不得將探究、合作學習等方法神話,讓學生動起來,并與學法有機地結合起來.⑥備作業(yè).高三各科作業(yè)可能存在鋪天蓋地的情況,各科均施壓,容易造成“題海戰(zhàn)術”的現(xiàn)象,結果是學生辛苦,老師累,效果還不明顯.高三復習就是一盤“棋”,需要各方協(xié)調合作,包括試題的質、量都需要有機搭配.
(4)教材用細.
化學教材(人教版)涉及的板塊很多,比如,主干內容、例題、課后習題、學與問、思考交流、科學探究、實踐探究、資料卡片、科學視野、各類圖表、歸納整理、章節(jié)復習題、總復習題、附錄等,很多知識均融入其中,相互交織,同時服務于主干知識或者對其補充.
2.輔導要細.
(1)分層輔導.
①優(yōu)生輔導.優(yōu)生需要提升能力,教師要充分理解學科素養(yǎng)的具體含義,以考綱要求為準繩,按照能力提升螺旋式上升的原則,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②踩線生輔導.首先,界定要準確,他們長期在線上下徘徊,信心不足,知識存在漏洞.輔導過程中補信心要與補知識結合起來,補方法與補態(tài)度結合起來,思想上重視,方法上落實,共同助推知識的落實.③后進生輔導.這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行為習慣不好,基礎薄弱.同時,他們缺乏自信,內心中期望考上好大學與現(xiàn)實的差距讓他們矛盾重重.他們需要從關心的角度出發(fā),關愛細節(jié),觸動內驅力,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強化知識要結合起來.
(2)集體輔導,高頻考點要講細、講透.利用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功能,準確有效地找準“會而不對”的問題,將問題從廣度、深度、寬度等方面進行剖析,并準備補償練習,鞏固過關.
3.批改細致.
選擇題批改,要做到有統(tǒng)計,找出知識漏洞,便于查漏補缺;非選擇題批改,做到錯別字標注,典型錯誤重點指出.面批面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重視度,并讓他們充分感受教師的關心,提高認識,做到批閱與改錯同步進行.特別是單元檢測,及時批改、講評,找準問題,能提高針對性和復習效率.
三、控制復習“量”的問題,講、練、評等環(huán)節(jié)要
做到精
無論選題,還是講評,都不僅需要做到精挑細選,還要做到有效提煉,努力做到“石油冶煉”過程中根據(jù)沸點的不同來收集不同的“餾分”,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在復習的不同階段,講、練、評過程中滲透“精”的要髓,讓學生體會復習的精要,感悟精練、精評、精講帶來的好處,達到師生合作共贏的目的.
1.課堂精講.
(1)什么時候講?化學復習課、講評課均需要講,講在教學中遇到啟而不發(fā)的時候,講在關鍵處,講在知識的“空白”處,講在學生模棱兩可處,講在知識的拓展處.
(2)講什么?精講不是“少講”.精講是指該講則講,而且講就講透,講到位,不說廢話.精講不是“傳授”,更不是直接“告訴”.如在向Na?2O?2中滴入AlCl?3溶液產(chǎn)生沉淀的問題分析中,2Na?2O?2+2H?2O4NaOH+O?2↑,Al?3+?+3OH-Al(OH)?3↓,Al?3+?+4OH-AlO?2-+2H?2O,層層分析,逐步深入,理清量的關系問題就解決了.
精講不是孤立的,它與“精練”是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才能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2.作業(yè)精練.
(1)精練就是為了解決題海戰(zhàn)術,減少刷題帶來的弊病,節(jié)約時間,提高實效性.重點練習基本技能、重難點內容、關鍵問題、新舊知識結合點、易混淆知識等,并將其分散至各個章節(jié)、各個時段來進行.(2)要做到精練,首先要精選練習內容.其次,做到精心設計題目,體現(xiàn)針對性和代表性,試卷編制要做到階梯性和層次性.最后,做到定時練習,強化時間觀念.(3)精練不僅是考試,可以是課堂練習,可以是單元檢測,也可以是專題練習或者綜合練習.當然,關鍵是要處理好練習數(shù)量與質量的關系.
3.習題精評.
(1)精評與精講是有區(qū)別的,評是在學生做出反應后的教學行為,可以是在回答問題后、完成作業(yè)后,或是考試完成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判斷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適當?shù)募钚栽u價.評要有效,圍繞學習目標,在學習之后即針對目標適時、適當評價.同時,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提升,激勵學生學習,樹立信心,落實情感教育.(2)評價的主體可以是教師和同學,把自評、他評、互評等結合起來,盡可能調動更多學生參與,最后教師再點評升華.
四、復習過程中體現(xiàn)高效,方向務必要準
準,其實就是方向和力度的結合,與化學中“有效碰撞理論”相似,準確恰當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1.檢測要準.特別是選題,對癥下藥,要找準薄弱環(huán)節(jié),與能力提升結合起來,不能單一地考查知識,務必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2.輔導要準.找準學生,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準確定位踩線生、潛能生等.摸清踩線生的基本情況,可以利用雷達圖找出具體的薄弱知識,比如心態(tài)問題,還是能力問題.
3.講評要準.結合精講,其實應該要精準,從講評的量上講要做到少就是“精”;從講評的方向上來說要符合要求,就要做到“準”,盡量減少無效勞動,減輕學生負擔和壓力.
綜上所述,高三化學復習需要統(tǒng)籌安排,可以將復習過程中落實精、細、準的要求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扎扎實實開展復習工作,力求做到高效.當然,復習過程中的精、細、準并非是一成不變的、獨立的,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相互聯(lián)系,共同推動復習的進程,以期達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考試中心.化學考試大綱[J].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理科),2017,(129).
[2]劉淑花.促進知識結構化的高三化學復習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3]陳群,董軍.高三化學復習中建模思想滲透的實踐與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3,0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