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骨科患者在圍手術期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及行為干預,有效減少患者手術并發(fā)癥,用最短時間、最大限度的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方法:樹立快速康復護理理念,在圍手術期為患者量身定制快速康復護理計劃,并按計劃路徑快速實施。結果:患者用最快的速度,最大可能的減少并發(fā)癥和最少的損傷,最短的時間促進了患者康復。
1.專題推薦:
2.臨床快報
3.藥市動態(tài)
4.違法廣告
5.醫(yī)保動態(tài)
6.藥品價格
7.流感疫情
8.保健常識
9.婦科課堂
10.醫(yī)改動態(tài)
關鍵詞:圍手術期;骨科;快速康復;護理
快速康復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為了減少手術應激和術后并發(fā)癥、降低病死率、加快患者術后恢復及縮短住院時間而采取的一系列圍術期多學科綜合運用措施[1]??焖倏祻屯饪剖且环N新理念,包含了快速通道麻醉、微創(chuàng)技術、最佳鎮(zhèn)痛技術及效果、強有力的圍手術期護理配合與患者管理等,是對傳統(tǒng)外科學的重要補充與完善。目的是為患者提供最優(yōu)質的服務、最大可能的減少并發(fā)癥、最少的損傷,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促進患者康復。
1 快速康復外科圍術期的護理理念
護理理念的更新是快速康復外科應用與發(fā)展中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整個圍術期的治療與康復過程中。外科患者的治療、術后恢復不僅僅取決于外科手術過程,更重要的在于對圍術期機體病理生理改變所引起的應激反應和延遲術后恢復的危險因素的有效控制。臨床實踐證明,增加手術患者術后并發(fā)癥、影響患者術后恢復的主要因素包括:疼痛、手術應激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礙、長時間禁食、術后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術后疲勞及睡眠障礙、術后長期臥床及術后胃管、引流管和尿管的使用等等[2]。隨著人們對圍術期各類創(chuàng)傷所引起的機體病理生理改變的發(fā)生機制的深入認識,傳統(tǒng)的圍術期處理方式受到嚴峻地挑戰(zhàn),快速康復已成為醫(yī)生、護士、患者的共同目標。
2 骨科圍術期快速康復的護理管理方法、路徑與患者配合
骨科圍術期快速康復的護理管理方法是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的理念,責任護士在骨科患者術前、術中、術后圍術期進行病情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護理計劃,在護理計劃項目實施時,設定出路徑目標,在實現路徑目標前向患者充分宣教、解釋、說明計劃實施的目標及意義,讓患者充分認識到目標實現的重要意義,使患者充分配合并主動協作。
2.1 心理指導:心理指導是接受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理念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颊邔膊〉目謶?、身體的痛苦、術后康復結果的焦慮,以及麻醉、手術的恐懼,尤其是擔心麻醉、手術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可能帶來的一些并發(fā)癥和后遺癥、手術的成敗等是引起患者術前心理異常的主要原因。術前的心理指導,就是解決患者的焦慮恐懼心理,調動患者身體的積極因素,讓患者了解我們制定的計劃,一切是為患者著想,得到患者充分配合。
2.2 術前準備:骨科患者絕大多數臥床不起,懼怕疼痛,軀體移動障礙,風險是易造成壓瘡、便秘、墜積性肺炎、深靜脈血栓、食欲下降等并發(fā)癥。以快速康復外科的理念設定目標為預防這些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制定計劃為入院第一天及開始心理指導耐心細致的解釋、安慰,以緩解患者的恐懼、焦慮情緒,減輕生理應激反應。飲食管理上從清淡、易消化吸收、不宜便秘的飲食開始到普食的路徑營養(yǎng)支持。設定活動計劃路徑,先深呼吸、再有效咳嗽,清除痰液。
2.2 術中準備: 與手術護士做好交接班,詳細說明患者術前狀態(tài),及患者的護理注意事項,避免意外事件的發(fā)生。
2.3術后護理:設定目標為平穩(wěn)度過麻醉期,盡快恢復飲食,加強營養(yǎng),促進傷口愈合,及早開始康復訓練,恢復正常運動功能。術后回到病房責任護士與手術室護士嚴格交接班,查看患者手術過程護理記錄、患者生命體征、傷口滲血、各種管路,及護理注意事項。術后6小時內去枕、平臥、禁食水,為患者保暖、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傷口滲血情況,引流管、尿管是否通暢。未經手術干預的胃腸其蠕動和吸收功能在術后4~8 h就已完全恢復。
術后快速康復訓練:骨科患者術后康復訓練是促進患者傷口愈合、運動功能盡快恢復的重要必須手段,由于患者害怕疼痛、傷口裂開、骨折端不穩(wěn)定,對術后康復訓練的依從差,應用快速康復護理管理理念,及術后快速康復訓練的重要意義,為患者在圍手術期不間斷的進行快速康復護理管理理念的宣教,同時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訓練計劃,設定康復計劃路徑與時間表,并嚴格按路徑時間表的內容為患者實施康復訓練。
3 在骨科應用快速康復(FTS)護理理念及實踐結果:
從引進FTS理念新概念在骨科的應用,骨科護理人員確實感受快速康復護理極大限度的預防了手術后的并發(fā)癥,對患者的健康恢復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使患者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路徑快速康復護理的目的與效果并得到了患者滿意的評價。FTS技術的實施目前尚無統(tǒng)一標準,應遵循個體化治療原則,即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FTS是外科學在微創(chuàng)及損傷控制理念基礎上的進一步細化,操作上的時間壓縮,康復路徑與目標明確,目的是在整體上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傷以期達到快速康復。讓患者具有最佳的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狀態(tài)、最輕的炎癥反應、最理想的手術效果、最小的創(chuàng)痛和最短的住院時間,更好地促進患者早日康復[4]。FTS理念值得不斷在臨床護理中去實踐。
參考文獻:
[1]江志偉,李寧,黎介壽.快速康復外科的概念及臨床意義.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7,27(2):131-133.
[2]Kehlet H,Wilmore DW.Multi-mod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surgical outcome.Am J Surg,2002,183(6):630-641.
[3]蔣朱明,江華.腸外腸內營養(yǎng)臨床有效的循證基礎:營養(yǎng)風險篩查(NRS2002)與相對有效理念.中國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07,15(1):1-2.
[4]鐘蓓雯 快速康復外科中圍術期護理理念與應用 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 2009,22(6)135--137
作者簡介:鄭學勤,(出生1964年3月5日—),女,漢族,甘肅省武威市人,本科學歷,副主任護理師,甘肅省武威市人民醫(yī)院骨二科,研究方向:骨科圍手術期快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