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生
【關(guān)鍵詞】 初中語文;自主學習;意義;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7—0108—01
自主學習主要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且主動思考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中,教師大都是強迫學生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死記硬背,這種機械式的教學方法無法促進教育的進步,只會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在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的今天,需要的是綜合素質(zhì)人才,由此教師更需要重視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這一背景下,作為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師,更應該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意義
自主學習更多是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逐漸形成自己的思想,各方面還處于不斷發(fā)展的階段,需要教師正確引導。第一,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進入初中階段之后,學習的科目較多,學生在巨大的壓力和自控能力不強的情況下,無法主動學習,在學習上比較被動。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濃,就會形成厭學心理。而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很好地改變這一現(xiàn)狀,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好習慣,讓學生主動接受知識,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促進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大部分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興趣不高,厭學的心理,教師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而自主學習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運用開放式課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開放式課堂其實是針對新課改之前的封閉性課堂而言,也就是在課堂上減少“指令性”的成分,給于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負責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積極主動思考,運用自身所學去探究和探討知識,達到充分挖掘?qū)W生潛能的目的。與此同時,開放式課堂還能夠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并且表達自己的見解。例如,在教學魯迅先生的《風箏》這篇文章時,為了給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并且發(fā)言,從而使學生學會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重視有限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毋庸置疑,學校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充分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不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初中階段的學生,尤其是初一的學生,剛進入初中階段時可能無法承受巨大的學習壓力,思想還停留在小學階段,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因此需要教師的引導。例如,在教學《鄧稼先》這篇文章之前,筆者通過給學生介紹鄧稼先先生的生平經(jīng)歷以及貢獻,激發(fā)學生對偉人的崇拜、熱愛之情,然后通過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并且學習文章,最后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通過回憶鄧稼先的生平以及貢獻,贊揚了鄧稼先為祖國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因此,在課堂上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充分利用有效的課堂時間,不但能夠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能提升課堂的效率。
3.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的學習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寬廣的學習空間,如此才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組織活動,讓學生的身心都得到鍛煉,既能夠改變傳統(tǒng)枯燥無味教學方法,還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比如,在教學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篇文章時,對于文章要學習的重點難點問題,如果學生不能理解,那么教師就很有必要結(jié)合實際情況,并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相關(guān)活動。教師可以利用周末組織一次觀賞桃花的活動,讓學生走進作者寫作的世界,去體驗作者當時的心境,從而引發(fā)與作者的共鳴。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直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體現(xiàn)。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培養(yǎng)以及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上的態(tài)度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zhuǎn)變。相信通過教師的學習以及不斷總結(jié)教學經(jīng)驗,一定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綜合性較強的人才。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