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言
【摘 要】目的:探討腦卒中(cerebralvascularaccident,CVA)偏癱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入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94例CVA患者,將所選入患者按照隨機排列表法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7例。觀察組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肢體功能狀況與生活能力。結果:護理后觀察組FMA、ADL評分對比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差異(P<0.05)。結論:CVA偏癱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康復護理;腦卒中;偏癱;肢體功能;生活能力
【中圖分類號】R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1
腦卒中(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類臨床常見急性腦血管疾病。是指患者由于各種原因?qū)е履X部血管破裂或血管堵塞造成血流不能夠正常流入腦組織的一類疾病。根據(jù)以往調(diào)查顯示目前CVA是我國死亡第一原因,也是殘疾的首要原因。主要原因為腦血管的栓子在脫落后導致動脈栓塞、高血壓疾病、血液病、腫瘤、先天性動脈扭曲、性別、年齡、種族、吸煙、肥胖、缺乏鍛煉等不良生活方式[1]。中風為最常見癥狀,患者表現(xiàn)為一側臉部、手臂、腿部突感無力、不省人事、手腳麻木、口角歪斜、半身不遂、神志迷茫、眩暈、嚴重頭痛等。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zhì)量,在治療同時配合有些護理十分重要,本文探討CVA偏癱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現(xiàn)將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入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94例CVA患者,將所選入患者按照隨機排列表法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7例。所選入患者均在醫(yī)護人員講解下了解護理目的與方法。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范圍51-67歲;平均年齡(59.36±5.36)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范圍52-68歲,平均年齡(59.52±5.47)歲;排除嚴重精神異常無法配合者,兩組一般情況對比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1)床上自我鍛煉,患者在入院當天,教會其床上翻身,床上移位,做內(nèi)收、外展等鍛煉。配合下肢訓練,鍛煉患者的骨盆控制能力。(2)臥位訓練,叮囑患者從臥位到坐位,根據(jù)患者具體狀況,抬高床頭,保持5-10分鐘,逐漸延長坐位時間,直到可以坐起。(3)站立訓練,患者在坐位沒有頭暈癥狀時,可進行站立訓練,開始站立時間為五分鐘,根據(jù)患者耐受力,延長站立時間?;颊咴谟柧氝^程中叮囑家屬在旁進行保護,同時給予心理支持。(4)功能訓練,指導患者進行手部強化訓練,包括屈伸、拇指對掌等動作,同時鼓勵患者進行穿衣、飲水等訓練。適當進行大針頭、冷毛巾刺激,促進患者肢體的淋巴血流循環(huán)。(5)認知訓練,對患者進行語言訓練、情感訓練,可進行音樂刺激患者的感官認知,與患者交談過程中,可進行肢體模仿互動,提高患者的覺醒能力,對患者熟悉的場景進行模擬,提高患者對患者的辨認能力,訓練患者的記憶、思維能力。對照組:交代相關注意事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肢體功能狀況與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進行生活能力評定[2],采取問卷調(diào)查方式進行評分,100分為生活自理,60分以上為基本自理,41-60分為生活需要協(xié)助,20-40分為需要很大協(xié)助,20分以下自理能力極差。運用國際認證的運動功能評分法(fugl-meyer,F(xiàn)MA)來判斷患者肢體功能狀況[3],F(xiàn)MA是根據(jù)功能情況,治療前后的患肢每個關節(jié)運動及其肌肉反射運動功能來判定,不能引起反射活動為0分,部分能引起反射為1分,能夠引起反射活動為2分),評分越高表現(xiàn)患者肢體功能狀況功能評分越高。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前兩組FMA、ADL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FMA、ADL評分對比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差異(P<0.05)
3 討論
CVA臨床可分為短暫性缺血發(fā)作患者表現(xiàn)為感覺障礙、失語、耳鳴、聽力障礙、吞咽困難等;完全性腦卒中患者表現(xiàn)為意識障礙等。CVA預兆為頭暈、突感眩暈、肢體麻木、講話不清、不明原因的頭痛、全身乏力、血壓波動、一側肢體不由自主抽動、雙眼看不清眼前事物等。
有相關報道指出[4],常規(guī)護理在應用后不能夠改善患者的肢體及生活能力存在局限。實施早期康復訓練,從多個方面共同干預,臨床效果顯著,患者在入院當天,督促患者進行床上移位配合下肢訓練,提高患者肌肉收縮能力;根據(jù)患者自身狀況,進行臥坐位訓練,有效提高患者端坐能力,促進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對患者進行功能訓練并配合各項刺激,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栓子流動;進行語言訓練、情感訓練,并配合音樂、肢體模擬互動等方式,有效提高患者的思維能力[5]。本文研究證實護理后觀察組FMA、ADL評分對比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差異(P<0.05),結果表明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后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肢體功能。本文研究表明CVA偏癱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CVA偏癱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肢體功能,可作為今后首選護理方案。
參考文獻
商中林.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30):139.
王靜,蔡怡.早期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的康復影響[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7,1(14):229-230.
王雪.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干預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4):44,48.
孫慶娟.早期系統(tǒng)性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并肢體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36):165-166.
王淑芹.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偏癱性肩痛的干預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3):6604-6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