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紅梅
[摘? ?要]中職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的開發(fā)和運用有助于提升計算機應用專業(yè)信息化教學質量,同時提高計算機應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質量。
[關鍵詞]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教學資源平臺
[中圖分類號]? ? G71?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09-0092-02
教學資源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用到的各種資料、文本等,信息化教學資源是指各種數(shù)字化的文件、素材、文本、課程、圖片等。這些都是以數(shù)字化的形式存在的,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資源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續(xù)性。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是承載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場所,它主要以網絡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有了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師生的互動交流變得更方便,各種信息化的教學資源可以有更廣闊的推廣空間。隨著互聯(lián)網的飛速發(fā)展,電腦、網絡、手機早已進入各大校園,但是目前各大中職學校里能把信息化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發(fā)布的平臺非常少,因此建設優(yōu)質、實用的教學資源平臺非常重要。
目前很多中職學校都開設有“圖形圖像處理”課程,市場上可選的教材也非常多,但是與教材相對應的“圖形圖像處理”資源庫卻比較少,與教材相對應的專門用來發(fā)布各種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平臺則更少,而中職學生普遍基礎比較薄弱,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比較低,需要更多的課前課后學習資源,因此,我們成立了“中職‘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開發(fā)與實踐”課題組,并在這方面進行了研究和實踐。
一、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1.通過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的開發(fā),可以把零散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平臺中的教案、課件、視頻、圖片等,師生可以隨時調用,從而節(jié)省教學時間,提高效率,滿足課堂教學需求。
2.通過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極大地拓寬了師生的知識面,教師不再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學生也不再局限于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直接從網絡上獲取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學生也可通過平臺提供的資源進行自主在線學習,同時可以綜合應用各種信息化手段,如學生可以通過QQ、留言本、論壇、微信等方式直接和教師進行在線實時交流。
3.教學資源平臺的開發(fā)和建立大力推動了課堂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師由只用傳統(tǒng)單一的講授法,變成更多地使用探究法、任務驅動法、自主學習法等,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研究的主要內容
1.整合課程內容,制定課程標準,編寫校本教材。課題組成員利用周末和假期時間,到廣西頂佳有限公司、廣西接力出版社、南寧市起點廣告有限公司、廣西漫博通股份有限公司等進行市場調研,了解企業(yè)對于廣告、平面設計人員的需求,收集企業(yè)工作過程中的真實案例,重新修訂“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標準,整合課程內容,把課程內容由原來的六大模塊,整改為十大模塊,每個模塊下面設有若干項目,項目下面又分為若干任務,并且把收集到的企業(yè)真實案例直接寫入課程內容中,開發(fā)編寫校本教材,用校本教材進行實踐教學。
2.建立課堂教學資源庫。在課堂教學中以工作任務為導向,模擬企業(yè)真實工作流程,注意收集整理課堂教學資源,對教學中用到的所有素材資源進行有規(guī)律的收集,建立教學資源庫。具體做法如下:
①按照每個教學項目提煉出典型的工作任務,并把工作任務的操作步驟整合出來形成教學講義。
②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綜合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jù)不同的課堂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來進行風格不同的教學設計。
③為每一次課都制作圖文并茂的PPT課件,使課程內容能夠更直觀地呈現(xiàn),提高教學水平。
④把傳統(tǒng)的學生操作步驟制作成學生實訓指導書,包括實訓內容、實訓目的、實訓要求、實訓具體步驟、課堂評價等。學生根據(jù)實訓指導書的要求就可以輕松地完成實訓,為每一個實訓項目都配套開發(fā)實訓指導書。
⑤把典型的案例進行操作步驟錄屏,把課堂的重點難點及易錯點做成微課,方便學生學習。
⑥準備課堂所需要的所有素材資源,包括文字、聲音、圖片、視頻文件等。
⑦把學生作品保留下來為其他教師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源。
3.開發(fā)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
①把前面重新修定的課程標準、收集的信息化教學資源、開發(fā)的校本教材等進行整合,運用Dreamweaver+PS+Fireworks+ASP等網站制作技術,開發(fā)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網站,該網站平臺上有該門課程學習的各種資源(教學標準、課程簡介、實訓指導書、電子教材、電子教案、習題庫、電子課件、教學視頻、教師風采、行業(yè)新聞等等)。
②該平臺的播放不僅僅是單機的,還可以輸入網址,無論在學校、在家,只要有網絡,都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極大地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4.教學實踐。在“圖形圖像處理”這門課的課堂教學中引入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并以我校2016級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yè)學生為試驗對象,將開發(fā)好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用于教學實踐,并在課堂實踐過程中不斷修改、完善,使開發(fā)出的平臺能夠真正用于教學,服務于教學。
5.撰寫結題報告。對前期工作進行總結和歸納,開展校內教學經驗交流,評價課程教學效果,補充完善未完成的相關內容,整理撰寫結題報告。
三、預期成果及目標
1.建立教學資源庫(教材、實訓指導書、教案、課件、教學錄屏、教學素材、學生作品),為其他教師教學、學生自學提供重要參考資源。
2.把建立的教學資源庫重新整合,發(fā)布到互聯(lián)網上,開發(fā)承載教學資源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通過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教師可以把每次課堂中用到的素材資源發(fā)布到網絡上,為教學提供便利,學生可以直接通過平臺找到所需要的內容。學生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可以課前預習,課中練習、討論,課后復習反饋,同時還能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
3.校內開展教學實踐。在“圖形圖像處理”這門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引入信息化教學資源及平臺,使開發(fā)出的平臺能夠真正用于教學,服務于教學,并在使用過程中不斷修改、完善。先在我校2016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yè)中試行,再逐漸推廣到全校所有開設這門課程的班級。
4.校內外輻射推廣。將已經修改完善的資源平臺重新包裝,發(fā)布到互聯(lián)網上,在各大社區(qū)、教學論壇中推廣,提高瀏覽量,并積極參加區(qū)內外組織的各種比賽,提高該平臺的知名度,以使更多的師生使用該平臺,同時在校內其他課程中推廣成功經驗,開發(fā)出更多的類似資源平臺。
四、心得體會及下一步建設的設想
1.教學資源的重要性。做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首先得對課程的內容進行整合,得收集整理大量的信息化教學資源,才能為平臺的開發(fā)提供保障。
2.利用多種最新的網絡資源及新的技術來實現(xiàn)平臺的開發(fā)與整合,綜合應用各種信息化手段,如QQ、微信、留言本、論壇等。
3.與時俱進,加大市場調研,了解目前市場上緊缺的資源。在開發(fā)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前也應該開展市場調研,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根據(jù)需求建立教學資源,然后根據(jù)資源進行平臺開發(fā)。
4.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再繼續(xù)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應該更新思路,跳出常規(guī),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手段,把信息化的教學資源及資源平臺引入課堂。
下一步,我們將在本校教學中試推廣這一平臺,接著與兄弟學校合作,在其他中職學校中推廣應用,并在其他課程中試行,繼續(xù)修改和完善增補各欄目的內容,如學生評價、基于項目單元的教師屏幕操作錄像等。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