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全亮
摘 要:高中散文教學注重學生答案的標準度,卻很少從審美情趣角度思考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情感共鳴體驗,是影響散文教學質(zhì)量的主要因素。為此,從審美視角解析了散文教學的弊端和誤區(qū),提出了全新的教學革新策略。希望從審美意境融入、品讀精修、共情通達等多重角度,加強高中語文散文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審美視角;高中語文;散文教學;革新策略
一、高中語文散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審美意境偏離
散文之所以能夠與讀者產(chǎn)生心理共鳴,是在諸多華麗的辭藻中引入了特定的審美情境,并描寫出在這種情境中的情感流露。那么在閱讀散文的過程中,勢必需要一種情感共鳴,才能使讀者以作者視角去審視散文的華美之處。一旦脫離了這一審美視角,其情感解讀和審美意境都會產(chǎn)生偏差。而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是,并未從審美意境角度去考量教學規(guī)劃方案,多以學生的考試需要為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散文閱讀敷衍了事,而習題卻占據(jù)了更多的教學時間和比例。散文是一種感性的審美維度,思考習題答案僅為了解學生閱讀能力的單一方式,無法觸及學生的審美情趣,故而高中語文散文教學質(zhì)量與水平很難提升。
(二)情感訴求困惑
長期以來,高中語文教學受困于高考指揮棒的影響,教學以筆試為側(cè)重點,評價以得分為側(cè)重點。而這樣的教學標準也在散文教學中出現(xiàn),是強加給散文學習的一種束縛。散文以形散神聚為特征,抒發(fā)作者情感,追求讀者共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設(shè)計了散文情感訴求的思想脈絡(luò),指導學生解讀這一情感意境的標準答案。這種答案在高考筆試中的得分點較高,但并非是所有讀者的唯一情感傾向。而強加束縛的解讀范式,已經(jīng)誤導了學生對于散文的理解,即便當前文章寫出標準答案,其他散文閱讀也很難找到情感審美內(nèi)涵。因而,對于散文本身的刻意解讀,是當前高中語文散文教學中最大的弊端和誤區(qū)。
二、審美視角下高中語文散文教學革新策略
(一)形散神聚,融入意境
高中語文的散文教學中,亟待突破的問題是從筆試教育轉(zhuǎn)化為審美情感教育。散文的特點是審美情趣內(nèi)斂,雖然行文流水中點到為止,卻形散神聚突出了情感表達的主題路徑。如果學生對散文的主題風格或情感表達脈絡(luò)并未真正梳理得當,則很難理解其中的審美情趣。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需要注重學生的情感解讀規(guī)律和思考,方能加強學生對于散文情感思考的真實感受。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融入散文的審美意境之中,發(fā)掘其形散神聚的本質(zhì)特征。如若講解描寫親情的散文,教師可以將提前下載的視頻播放給學生,以視頻情境帶動學生的情感思考。如若講解描寫風景的散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提前查找與該篇散文相關(guān)的風景圖片,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其中的秀美之處。進而從審美視角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融入作者散文筆下的審美意境之中,加強散文教學的審美情趣引導效果。
(二)品讀精修,深思熟慮
可以由教師先行布置探討性話題,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目標,以及是如何將這種情感付諸于文章的行文結(jié)構(gòu)的。思考之后,由學生提煉其中的關(guān)鍵句式與特征詞匯,由單一解讀轉(zhuǎn)化為全班性的討論。在學生的積極思考中,引導學生從略讀到品讀,深刻思考其中的審美情趣,并轉(zhuǎn)化為自身對散文的理性認知。從感性到理性的思考過程指導,將督促學生補充對散文的理解能力。即便不進行大量的習題演練,學生也能在深刻感悟散文審美情愫的基礎(chǔ)上,用自己的描述來說明其審美情感的特征和全貌。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講述品讀散文之后的情感,作為一種續(xù)寫散文的教學方式。如果學生能夠依據(jù)原有散文的行文特點對其進行續(xù)寫,并精修其中的華麗辭藻與情感表達方式,那么學生就已經(jīng)掌握了散文的行文特征與寫作手法,是加強高中散文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革新方式。
(三)共情通達,妙語連珠
散文教學的目標應當設(shè)立為學生與散文之間的情感共鳴,這種共情通達的散文理解與思考,使學生與文章融于同一情感維度之中,從審美意境中感受到散文的魅力。這種審美共鳴,也并非唯一的教學任務(wù)。當學生能夠在散文中感受到作者描繪的審美情趣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這樣的寫作手法。從散文閱讀教學跨越到散文寫作教學,讓學生將真情流露的華美辭藻引入散文寫作之中,為自身的寫作能力鋪墊一種審美體驗。學生依據(jù)教師設(shè)計的散文寫作主題,表達出自身的審美情感,并付諸于筆下,方能真正歷練學生對散文寫作的審美能力。而后將學生的散文與經(jīng)典文學作品進行對比,將所有學生的散文進行本班內(nèi)的對比,在對比之中引發(fā)學生的審美共鳴,發(fā)現(xiàn)散文中的審美價值與意境。學生最終體驗到的散文美感,才是更為深刻的審美價值體驗,是學生健康審美觀念形成的重要體驗路徑。而且學生能從中積累大量的散文寫作經(jīng)驗,最終在審美情趣的激發(fā)下,妙語連珠地抒寫優(yōu)美的散文,達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散文教學并非對學生強加審美價值的標準答案,更加需要引導學生的主觀審美視角。審美是一種個性化的表達,每位學生對于散文的閱讀理解審美不可能完全相同。認可并尊重學生的想法,適當?shù)匾龑Ш途毩?,可令高中散文教學質(zhì)量大幅提升,真正培養(yǎng)學生對散文審美情愫的深刻認知。為此,高中語文的散文教學中,仍然需要以學生主觀審美視角為主要教學線路,以期達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珍.“少教多學”理念下高中語文整合式教學探究:以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49.
[2]陳建平.關(guān)于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審美困境與突破的思考[J].漢字文化,2018(10):89-90.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