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摘 要:高中化學不同于初中化學,不僅難度更大,對學生思維也有著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不能只是進行簡單的知識講解和教學,還需要使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化學思維能力進步,從而才能有效保障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果,就高中化學中對化學平衡原理的巧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化學平衡原理;巧用
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化學平衡原理本就屬于較為重要的構成,也是高考中較為重要的內容,同樣也是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較為難以理解的一部分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對化學平衡原理有效應用起來,就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能讓學生在今后解題過程中更加順暢。為此,筆者從化學平衡原理著手對如何有效將其滲透到教學中進行了如下分析。
一、化學平衡原理相關概述
要想真正有效掌握化學平衡原理,首先一定要對可逆反應具有一定的認識,畢竟平衡的過程必須要建立在可逆反應基礎之上?;瘜W平衡不僅能夠正向進行,也能夠逆向進行,整個化學反應過程應該是具有可逆性的,所以要想實現(xiàn)化學平衡,就一定要確保正、逆反應速率保持相等,畢竟不管是反應物抑或者是生成物,它們各部分濃度都不能發(fā)生任何的變化。只要有任何一部分出現(xiàn)變化,其他因素就需要改變來實現(xiàn)與其抗衡,從而才能有效維持平衡狀態(tài)。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將會學習到的化學平衡原理主要有四大類型,分別是水解平衡、化學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以及電離平衡,這也是高中生必須要掌握的原理,因為只有掌握到這一點,才能真正學好化學。為此,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的時候,也需要意識到化學平衡原理的價值,將其有效應用到化學教學之中。
二、高中化學對化學平衡原理的巧用措施
1.了解如何對化學平衡狀態(tài)進行判斷
學生能否有效對化學反應是否達到平衡進行精準的判斷,會直接影響到化學平衡原理的應用效果。在上述分析中已經提到,化學平衡原理遵守的就是一個可逆反應,這也就從另一方面說明這一反應應該是可以正逆進行的,其所形成的正逆反應速率自然而然是相等的。為此,在進行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只要是v(正)=v(逆),也就自然而然能夠實現(xiàn)化學平衡;抑或者是說只要達到了化學平衡,v(正)=v(逆),只要實現(xiàn)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我們就能將其有效描述成“代表正反應的物質以及代表逆反應的物質,其物質量之比一定會等于化學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從而也就能夠實現(xiàn)化學平衡。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直接從概念著手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化學平衡狀態(tài),讓其能夠更好地對其狀態(tài)進行判定,從而有效實現(xiàn)高中化學對化學平衡原理的有效應用。
2.借助力度研究來掌握化學平衡原理
化學平衡原理本就體現(xiàn)在化學各方知識點之中,教師只有加強對學生這一方面的教學才能真正讓學生熟練理解、運用化學平衡原理。對于這一點,教師可以在進行習題教學的時候,引導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熟悉化學平衡原理,這樣就能幫助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更好地了解化學反應所發(fā)生的各種形式,以此來實現(xiàn)有效的積累和吸收,之后教師再讓學生對化學平衡原理技巧與特征進行總結和歸納,以此來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化學平衡原理進行解題的能力。
3.借助有色物質來進行判斷與使用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借助于有色物質變化情況也能夠很好地對化學反應平衡情況進行判斷,而其判斷的標準則是以物質顏色不發(fā)生變化為主。例如,在HCL+MnO2=MNCL2+Cl2+H2O這一個化學反應式之中,兩段都存在有色物質參與到化學反應之中,這個時候假設在這個反應式之中Cl2的顏色并沒有隨著反應時間變化而發(fā)生變化,我們就能在判斷過程中將其判定為已經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還可以進行舉一反三教學,以此來進一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化學平衡原理的能力,從而進一步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化學平衡原理判斷方式。在借助于顏色變化來對化學平衡原理學習的時候,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練習之中,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解題技巧與效率。
4.借助于圖像來進行判斷與使用
高中化學在巧用平衡原理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借助于圖像來進行教學,圖像也同樣能夠很好地反映出平衡狀態(tài)。在進行判斷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圖像之中的X坐標和Y坐標進行了解和把握;而在對圖像進行分析的時候,教師則需要對曲線拐點、起點、重點等方面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曲面走向。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假設溫度有發(fā)生變化的話,化學反應式是自然而然會受到影響的,所以教師在學生對化學反應是否有達到平衡進行判斷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對曲線變化情況進行觀察,然后再讓其結合這一點來進行判斷。假設圖像Y坐標曲線的斜率變化呈現(xiàn)出越來越大的趨勢,我們就能判斷出化學反應剛好處在正在進行的環(huán)境下;反之,則就說明反應已經完成,在達到0的時候已近達到了平衡的情況。借助于圖像可謂是較為直觀的一種方式,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更好地訓練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判斷技巧與方式。
綜上所述,化學反映出來的本就是一個千變萬化的過程,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很好地掌握了這些,才能更好地對化學反應進行有效的把握和理解?;瘜W平衡原理的巧用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果,還能讓學生學會使用化學平衡原理解釋各種抽象的化學問題,從而有效地保障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化學思維能力發(fā)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周芃瑋.高中化學中對化學平衡原理的巧用研究探討[J].教育(文摘版),2016(12):104.
[2]段德寶.高中化學教學中化學平衡原理的巧用探究[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8(12).
[3]朱立志.高中化學中對化學平衡原理的巧用初探[J].考試周刊,2018(18):178.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