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雷源
摘要:在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下,各種器材、資源的運用,是當前教學需要重視的內(nèi)容,以更好的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提高教學質(zhì)量。根據(jù)小學體育教學的情況來看,自制教具的應用,可以促進教學多元化發(fā)展。因此,本文就礦泉水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進行探討,以便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體育素質(zhì)。
關(guān)鍵詞:礦泉水瓶;小學體育;合理運用
一、跳躍項目中的合理運用
(1)學生在體育課上練習跳躍動作時,可以將礦泉水瓶擺放成想要的圖形,如正方形、長方形和三角形,即練習直線的跳躍和曲線的跳躍,都能使用礦泉水瓶來造型。
(2)將礦泉水瓶的涂成不同顏色,讓每一個顏色代表不一樣的距離,如藍色是1米,白色是1.2米,紅色是1.5米,可以讓學生鍛煉自己的記憶能力。同時,在學生分組進行比賽的時候,不同顏色的礦泉水瓶還可以幫助教師判斷每個組的比賽情況,以便比賽完成后快速區(qū)分獲勝的小組。
(3)將礦泉水瓶埋到土里,讓學生用蛙跳的方式去收集瓶子,并將瓶子拿著放回制定的位置,以鍛煉學生的跳躍速度。同時,每個組的學生可以采用接力的方式來比賽,即可以讓學生練習跳躍動作,也能提高小組成員之間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最終達到鍛煉學生體質(zhì)的目的。
(4)將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礦泉水瓶,懸掛在架好的桿子上,讓學生依次跳躍著取下自己能取到的礦泉水瓶,并對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瓶子采用計分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挑戰(zhàn)意識,從而達到鍛煉跳躍動作的目的。當然這個體育項目的開展,需要保證場地的安全性,最好是在沙坑附近搭設(shè)一定高度的欄桿,以避免學生跳躍時摔倒造成身體傷害。
二、球類項目中的合理運用
(1)在足球運動中,踢球的角度、力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準確控制踢球的方向,則無法將球踢進球網(wǎng)。因此,將空的礦泉水瓶當做是保齡球,讓學生練習踢球的動作,以鍛煉學生的協(xié)調(diào)能力,以及增強足球中腳內(nèi)側(cè)傳球的準確度。
(2)在籃球運動中,運動員練習投籃和運球,是快速得分的基礎(chǔ)。因此,將礦泉水瓶擺放成一定的造型,如梅花樁的形式,則可以練習運球的技巧,即在運球的過程中,球不能撞到礦泉水瓶,人也不能碰到礦泉水瓶。同時,分組進行籃球運動的訓練,讓他們形成競爭意識,即礦泉水瓶需要排放一定的長度,分組練習運球,看哪個組可以先完成整個動作,以獲得勝利。
(3)籃球運動涉及地上和投籃兩個部分,在投籃這個動作中,手掌好、肩部、身體的力度與角度,需要把握的剛剛好,才能投籃準確。因此,將礦泉水瓶系在欄桿的不同高度,學生用籃球來觸碰,如果碰到礦泉水瓶,則動作練習成功。同時,教師可以設(shè)置投籃的規(guī)則,即碰到一次1分,每個學生由3次機會,以便所有的學生都能提高自己的速度。另外,在礦泉水瓶中裝滿沙子,用雙手平舉、側(cè)舉,與地面保持平行的距離,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臂力,以避免在打球的過程中出現(xiàn)體力不足的現(xiàn)象。通常情況下,教師是采用擊掌的方式帶動學生的緊迫感,學生平舉和側(cè)舉的次數(shù)控制在60次和100次之間,并且,學生可以分為幾個小組,練習時間保持在1分鐘左右,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毅力有一定作用。
三、跑步項目中的合理運用
(1)將沙子裝進礦泉水瓶,并用繩子將其串聯(lián)在一起,制作成負重托物,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體能,選擇礦泉水瓶負重的數(shù)量,將該負重物掛在肩上,以鍛煉學生的臂力,以及跑步的速度。
(2)在礦泉水瓶中裝入水或者石子,用手握住礦泉水瓶練習擺臂動作,學生的肘關(guān)節(jié)需要保持固定位置,如果學生在礦泉水瓶中裝石子,則要選擇合適自己重量的礦泉水瓶,并根據(jù)石子撞擊瓶子的聲音來判斷力度的大小。一般情況下,擺臂的動作越快,石子撞擊礦泉水瓶發(fā)出的聲音越大,如果學生的肘關(guān)節(jié)沒有固定,則屬于犯規(guī)行為,其練習結(jié)果是無效的。
(3)為了在彎道上加快跑步的速度,教師可以利用礦泉水瓶來鍛煉學生在彎道上的擺動速度,以提高整個跑步項目的運動技能。一般要求學生在彎道上跑步時,加大擺臂的速度和幅度,以及選擇不同重量的礦泉水瓶來加速練習,從而達到負重開展體能練習的目的,以及提高上肢的運動力量。
(4)利用礦泉水瓶來開展障礙跑練習,需要將礦泉水瓶裝滿沙子,即在2米、3米、5米的位置放上礦泉水瓶,有的可以幾個重疊在一起,高度為50厘米、1米等,或者是圍著成正方體、堡壘等,以提高學生在運動過程遇到各種問題的應變能力。
四、投擲項目中的合理運用
(1)在礦泉水瓶中裝滿沙子或者是水,以倒三角形的方式來擺放,或者是層疊堆放到一定高度,然后學生手中拿一個裝滿沙子或者是水的礦泉水瓶,站在5米和10米之間的距離,即練習投擲動作。一般是倒下的裝滿沙子或者是水礦泉水瓶越多,說明學生投擲的力度越大,而投中的準確性也越大。在這個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競賽,以增加學生的速度和投擲準確度,即倒下的一個礦泉水瓶記一分,倒下十個礦泉水瓶記十分。
(2)將礦泉水瓶拋向空中,學生雙手練習擊掌,并在礦泉水瓶掉下的時候?qū)⑵浣幼?,以鍛煉學生的反應速度和穩(wěn)定性。通常拋得越高,學生擊掌的次數(shù)越多。與此同時,學生之間可以2個人、3個人或者多個人的進行互拋練習,在保持穩(wěn)定性的基礎(chǔ)上,擊掌次數(shù)越多的人,表明其掌握的運動技能越好。在這個投擲過程中,學生需要注意安全問題,嚴禁礦泉水瓶落下砸到學生的身上,最好是使用泡沫或者布條將礦泉水瓶包裹好,可以減少瓶子落下時撞擊的力度。
總之,利用礦泉水瓶來開展體育運動,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還能增強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因此,結(jié)合小學體育教學需求,注重教學工具的運用,充分發(fā)揮礦泉水瓶的作用,對于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有著極大作用。
參考文獻
[1]許瑞.礦泉水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江西教育,2017,(18):90.
[2]王麗娜.淺談小學體育教師怎樣上好體育課[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26):105.
[3]趙倩.小學生自制輕器械健身操的創(chuàng)編研究——以礦泉水瓶為例[D].河北師范大學,2015,(25):70.
[4]王磊.廢舊礦泉水瓶在體育課中的有效利用[J].中國學校體育,2013,(5):56.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市上林縣城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