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所占據(jù)的重要地位。但是結合實際,當前小學語文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需要教師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來解決。本文主要針對在新課改理念下對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進行重點探究和分析。以期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滿足新課改要求。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
語文教學作為小學教學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閱讀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閱讀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不僅滿足當前新課改要求,同時還為學生后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教會學生閱讀,等于交給學生一把金鑰匙,隨時都可以打開知識的大門。為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學習情況、生活經(jīng)驗、知識積累以及新課改要求,教給學生有針對性的閱讀方法,讓方法內化為知識的運用,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 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現(xiàn)階段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已經(jīng)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在教學實踐中我針對這些存在問題著重分析如下:
(一) 教學方式存在問題
結合教學實際調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式陳舊,還是按照傳統(tǒng)講解課文形式進行,側重于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所表達的主要思想,分析作者的寫作方法。對于這種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分析段落大意上,一般也是讓學生以識記的形式完成。從而不能夠較為深入的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對作者寫作思路也是一知半解,存在著機械記憶的現(xiàn)象。
(二) 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部分教師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沒有根據(jù)課標的學段要求,也沒有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設計相應的教學目標。而是按照教材要求進行講解。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重點不突出,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三) 閱讀教學缺乏多樣性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及近幾年來教改的縱深推進,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普及化,學生思維能力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因而,在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所涉及的閱讀、分析以及寫作的機械循環(huán)的形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需求。
二、 關于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 研究新課標要求,制定閱讀目標
教師在進行高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要引導學生學會閱讀,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首先要認真研讀新課標的內容,掌握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為學生制定高年級的閱讀目標。目標是丈量課堂閱讀教學的一把尺,是教學程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方向,定標準確符合學情,有利于學生的學,也有利于教師的教,更有助于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達成目標,提升課堂效益。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預設和指導前,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文本的多元解讀。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講解編者擇文的用意。簡單地說,就是文本在本單元中所要體現(xiàn)和落實的課標要求。然后,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要具備較好的駕馭能力,引導啟發(fā)學生自能讀書。
比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中,根據(jù)新課標的了解,緊扣單元訓練目標要求,教師在此課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為此,教師在閱讀目標設定上可為理解課文思想內容,通過對文中五次擦燃火柴的情感閱讀,激起學生對資本主義社會貧苦兒童悲慘命運的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憎恨,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而在課文預設上,教師需要結合具體內容來對其進行有效預設。如:有一個女該在大年夜中還要在街上賣火柴,你們想要知道她在街上發(fā)生了什么事嗎?之后,讓學生對此內容進行復述:在下著雪的漆黑大年夜,可憐的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她一次次地擦燃火柴,想讓自己暖和一下,她從亮光中看到了許多美好幻象,最后被凍死在街道的墻角下。通過對文本內容的預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經(jīng)歷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對課文內涵進行分析,并學會對文中思想進行有效歸納和總結。讓學生感受小女孩幻象很美好,可是現(xiàn)實很殘酷。文中的幻想與現(xiàn)實的悲慘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讓同學更加對女孩命運的悲慘的同情,對今天幸福生活的熱愛。
(二) 加強閱讀指導,實現(xiàn)課內與課外閱讀教學的有機結合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閱讀教學對教師提出更多的新要求,在實踐中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迫在眉睫。為了能夠實現(xiàn)此目標,教師可通過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結合予以實現(xiàn)。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是加強課內閱讀指導。教師要教會學生抓住文章重點詞句進行閱讀,深入理解文本的句子含義,通過閱讀理解提升閱讀能力;要教會學生抓住總起句和總結句進行閱讀指導,體會文本的主要內容;要指導進行閱讀想象,體驗文章未盡的意境。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將各種閱讀技巧教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內習得方法,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并把課內學習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
二是要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教會學生課外閱讀十分重要,在教學中只有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才能有效提高其課外閱讀能力。為此,教師有必要不斷提高自身在閱讀方面的深度、廣度和寬度。讓自己在閱讀講解上更加具有針對性、趣味性和準確性。在實際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需根據(jù)課外閱讀主要內容,對學生設計相應的閱讀思考問題。通過學生獨立閱讀思考,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從而增強閱讀興趣,不斷在課外閱讀中吸收知識營養(yǎng),提高閱讀能力。
三是要加強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非常重要,要引導學生每天堅持閱讀兩小時,可以是課內閱讀,也可以是課外閱讀,閱讀的書籍要豐富多彩,讓學生與更多賢人進行對話,讓情感得到熏陶,與作者情感引起共鳴。學生從大量閱讀中逐漸理解了文章中的寫作技巧,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提升文學素養(yǎng)。學生在進步力量的感召下,閱讀習慣也在不斷養(yǎng)成。
(三) 引導學生分組合作進行閱讀
在通常情況下,閱讀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在理解能力上比較有限,所以在學習中遇到比較繁雜、難懂的文章時,教師則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閱讀互動。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參與學生學習和討論的過程,針對小組交流中所遇到的難點進行適當?shù)闹笇АH纾趯W習《老人與?!愤@篇課文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對這篇課文進行朗讀,讓其初步感受到課文的語言美,并在朗讀的過程中感受文章中描繪出來的景象。之后,教師則可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閱讀和學習。對一些不理解的內容,例如:文中說:“可是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這句話是文本的核心精神,學生之間可以根據(jù)上下文進行討論探究,同時也可借助相關資料的查閱,更好地了解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達到自能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真正從文本中體會到人生的使命是奮斗,是與命運做不懈的抗爭。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挑戰(zhàn),雖然這些挑戰(zhàn)很強大,可以把人的肉體消滅,但只要這人保持堅強斗志,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勝利就永遠屬于他。這種分組合作閱讀方式的應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效果,加深對這篇課文的理解,還極大地調動其學習語文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 結語
綜上所述,本人在閱讀教學策略上,采用了被實踐證明了的三個成功方法來施教,即:研究新課標要求,制定閱讀目標、加強閱讀指導,實現(xiàn)課內與課外閱讀教學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分組合作進行閱讀。通過這些科學策略的應用,有效提高了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為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教無定法,教師要根據(jù)新課改要求以及學生學習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不斷針對閱讀教學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采取積極有效的新措施,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給學生多元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學會閱讀。
參考文獻:
[1]王克平.淺談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探究[A].教育理論研究(第四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
[2]王禹.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研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8(42):88-89.
[3]顧林芬.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中問題驅動法的研究[J].才智,2018(29):65.
[4]李登福.讀寫結合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芻議[J].學周刊,2018(27):127-128.
[5]李萬順.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7):137.
作者簡介:
吳明坤,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下河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