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倩
摘要:要想讓學生學好高中生物,就要讓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的一切教學方法都是為了實現(xiàn)這兩個目標。凡能實現(xiàn)這兩個目標的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好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chuàng)新。本人根據(jù)這幾年的教學經驗和高考的實際,淺談一點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進行生物教學。
關鍵詞:新課改;普通高中;生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189-01
1.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作為一個學科教師,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期望自己的學生個個都立下學習生物學的志向,但卻有可能也有必要在普遍提高學生生物學素質的同時,讓一些熱愛生物學的學生脫穎而出。普遍提高學生的生物素質,在當今的時代顯得非常的重要。而這些需要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是一個沒有目的的學習。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生命是怎樣誕生的?生命向哪些方面發(fā)展?我國在基因工程方面有那些主要的貢獻?生男生女是由誰決定的?為什么美國的生物圈二號沒有成功?人類能在月球上能生活么等等。通過一些現(xiàn)實生活和科技發(fā)展的問題,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
2.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中學生生物學習成績不佳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生物學科,其他學科也如此,然而,問題的嚴重性并沒有引起學生、家長,甚至教師的高度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刻不容緩。因此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課本自讀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學習效率。學生應該在這一基礎上養(yǎng)成預習新內容的好習慣,提高獨立學習及研究教材的水平。學生應該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重視問題的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及時提出不懂的問題。此外,在課后,學生還應該做好復習工作,及時地鞏固所學知識。
3.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將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出來
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有利于教學活動周而復始的高速運轉,而且能陶冶學生情操,激勵學生勤奮學習,積極向上。老師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實際教學中,要善于列舉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會更容易發(fā)揮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的時候,老師必須做到民主,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必須及時、認真、耐心地解答,對于學生存在的不同觀點,無論是正確還是錯誤,都應該對其進行鼓勵。此外,老師還可以將課堂討論融入課堂,讓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有明顯的提高,學生之間也能夠更好地進行交流和溝通,學習興趣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4.要重視實驗教學
生物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所以實驗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近幾年來,生物實驗在高考中所占的分量越來越重,分值越來越高。可學生普遍對做實驗題存在畏難情緒,認為實驗題變化多,難把握。要破解實驗教學難這個問題,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4.1?重視實驗基本知識的教學。實驗基本知識很多,如果都讓學生牢固掌握,學生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精力上都很難做到,最好是有詳有略,重點掌握一些常見的基本的內容。我認為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內容有:
a.理解和掌握兩組變量,即自變量和因變量、無關變量和額外變量。要很好地理解它們的含義和在實驗中的作用。特別是自變量和無關變量,是體現(xiàn)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的兩個重要變量,一定要重點理解和掌握。
b.掌握實驗的基本過程。如確定實驗目的,提出實驗假設,編寫實驗步驟,記錄實驗結果,分析得出實驗結論等。
c.掌握實驗操作步驟的寫法。第一步,取材、分組、編號;第二步,相同處理和不同處理,即區(qū)分出實驗組和對照組,并體現(xiàn)出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第三步,放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或反應;第四步,觀察并記錄實驗結果。
d.重點掌握兩個原則,即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
e.掌握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的異同。
4.2?重視掌握教材中的實驗。教材中的實驗為我們學習實驗提供了模板、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是我們解決新實驗題的基礎和源泉。實驗題雖然千變萬化,但都是教材實驗知識和方法的在新情境下的靈活運用和重新組合。因此,牢固掌握教材中的實驗是我們學好實驗的根本。
4.3?熟悉實驗題的類型。實驗題一般有填充型、糾錯型、混合型和實驗設計型等。填充型題是給出完整的實驗過程,但有些句子不完整,讓你把它補充完整,以此考查相關知識;糾錯型題也給出實驗過程,只是其中有錯誤,讓你糾正;混合型題是既有填充又有糾錯,混合出現(xiàn);實驗設計型題是只給出相關材料,讓你獨立設計實驗,對知識和能力要求比較高,是較難的題型。
5.開放課堂
教學時空的開放性是指生物教學的時空要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由校內延伸到校外,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就是學生學習生物的課堂。課堂教學是主要渠道,但不是惟一渠道。圖書館、動植物園、田野、野外、郊區(qū)、河流、山川、工廠、企業(yè)等等都是課外學習生物的好場所。教師要鼓勵并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跑圖書館、動植物園、工廠企業(yè),到大自然中去,讓學生在生活的環(huán)境中學習生物,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調查,去觀察,去分析,去探究,使教與學的重點不僅僅放在獲得知識上,而是轉到學會學習和掌握學習方法上,使被動接受性學習轉向主動探究性學習。這樣學生才能養(yǎng)成課外研讀生物知識的好習慣,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生物意識。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能力,發(fā)展學生智力是生物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如何提高生物學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生物學能力是擺在我們生物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