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忠
摘 要:科學適量的導入對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具有重大的作用,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合理引入各式各樣的科學史料,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還能夠讓他們在史料的幫助下更好地進行課文內容的理解,真正實現學習的高效化。高中生物作為高中教學重要科目,應該將生物科學史貫穿于整個課堂之中,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才能更加綜合化。
關鍵詞:生物科學史;高中生物教學;教育價值
生物科學史包含的內容是非常廣的,它具體反映了生命科學的變化過程。在進行生物科學史的探討過程中,我們能夠非常明顯地發(fā)現其中所蘊含的眾多科學規(guī)律以及相應的科學方法,這些內容對學生的生物學習乃至整個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生物科學史的教學該如何更高效呢?
一、借助生物史導入課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
高中生物作為高中學習的一大重要課程,其蘊含的知識點也是比較多的,而對于高中階段的大多數學生來講,這種學習都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沒能以一種更加靈活的教學方式來提高自己課堂的趣味性,那么學生就很難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很難進行高效的學習。此時我們就可以通過生物史進行一個有趣的課題導入,以這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對此,教師就需要通過更加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通過一個科學有趣的課堂情境的導入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我們進行“第1章遺傳因子的發(fā)現”這一節(jié)內容的學習時,教師在進行課本知識講解之前就可以先進行課堂導入,以此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大家來思考一下,我們常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句話是否正確呢?
二、利用史料講解生物知識點,幫助學生清晰地把握生物
概念
在進行高中生物知識的講解時,課本之中仍然有一些較為抽象以及枯燥的原理及概念,對于這些內容的講解,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進行理論的重復,那么學生很難進行理解,還容易讓他們的學習興趣不斷降低。對此,教師可以將史料融入自己的生物知識點講解過程中,讓學生在概念理解的過程中更好地了解到該概念的由來,讓他們能夠深入地把握到生物概念及其意義。例如,在進行“第7章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內容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將自己的課堂內容從自然進化論觀念展開,讓學生通過這一內容了解生物進化論的提出以及其不斷的發(fā)展歷程,讓學生知道歷史中最早提出該論斷的是法國的博物學家拉馬克,他得出該觀點的依據是他對于植物、動物的不斷觀察以及分析。而在之后,達爾文在漫長的航海旅行中也不斷研究不同地域的動植物及化石,并在長期的探究結束后提出了自然選擇學說,而后,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人類生物科學的不斷進步,人們也漸漸地認識到了遺傳與變異的
內容。
三、借助生物科學史進行實驗教學,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
意識
高中生物學習早已不是簡單的課本內容知識講解了,教師需要讓學生通過更多的實驗操作來對各個概念、觀點進行深入的把控,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生物學習變得更有意義。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更多地借助生物科學史進行實驗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的探究意識、思維邏輯能力不斷得到鍛煉。例如,在學習“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時,這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就在于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果酒、果醋制作原理的掌握,并讓他們能夠通過真正的實驗進一步培養(yǎng)自己的嚴謹思維能力。于是在進行具體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到該內容的具體原理,就可以借助生物科學史來進行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首先,教師可以以多媒體設備作為自己的教學工具,將果酒、果醋釀制的歷史及相關視頻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該環(huán)節(jié)有一個具體的了解。由于學生在之前的課堂內容學習之中,就已經對細胞呼吸的相關知識進行了掌握,并且也對酵母菌無氧(有氧)呼吸有了一定的了解,以此為基礎,教師再讓他們進行果酒、果醋制作的實驗,就能夠讓他們的理論知識得以具象化,讓他們的探究意識得到更深的增強。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生物科學史的運用已經成為一大必需內容,而教師所面臨的問題就是要如何將這些生物史料更加嚴謹、更加順暢地融入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借助生物史來進行高中生物的教學,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生物知識點的講解,讓學生的學習欲望得到真正提高。因此,教師必須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該方面探究之中,真正地掌握其中的教學關鍵。
參考文獻:
[1]安轉霞.生物科學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教育價值[J].西部素質教育,2017(2):124.
[2]瞿永鳳.交互模式在生物課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2):122-123.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