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江
摘 要:合作學習模式能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重視小組合作交流,重視學生間的相互合作、相互學習和相互競爭的習慣養(yǎng)成,能有效地拓寬廣大學生的體育視野,充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合作學習;模式;體育教學
一、什么是合作學習模式
合作學習模式是指學生在特定的群體中為實現(xiàn)共同的學習目標,在明確的責任分工條件下通過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評價,以達到提高學習效果、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
(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思考、互動的時間,創(chuàng)造出一種自由、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調動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主體的參與意識,使之成為學習的主角,在體育練習和比賽時可以有效地提高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二)促進學生互相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探究活動中,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記憶,并且通過這個過程,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促進了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
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讓教師清楚地認識到學生的發(fā)展才是從事教育事業(yè)的目標,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要多從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入手,利用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思路開展學習活動,搭建出適合師生共同發(fā)展的平臺。
二、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要素
(一)選好合作課題、確立合作目標
合作學習的第一要素就是確定學習課題,讓學生知道要做什么,例如:合作解決運動技術學習上的問題、合作運用戰(zhàn)術進行比賽的課題。合作學習的目標是第二個要素,參與合作學習的成員必須具有共同的學習目標,各自承擔一定的責任,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另外,目標的制定要符合學生實際,過低或過高都不行。
(二)寬松的學習空間
合作學習的主要特點就是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將學習的時間和場合交給學生創(chuàng)造,例如:學生進行合作練習的時間、器材和場地;學生進行問題探討的時間和機會;學生進行分組比賽或表演的時間等愉快、寬松、和諧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
三、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一)科學分組,優(yōu)化組合
小組作為合作學習的基本單位,我們在分組的時候,要結合平時對班級狀況、學生情況的分析來安排,包括:學生的學習能力、身體素質、個性特點等,采取“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yōu)勢互補”原則,把學生搭配成異質學習小組,每組4~6人,這樣“組內異質”的安排,能夠有每個學生得到適合的鍛煉機會,而“組間內質”又為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增強了小組競爭的信心,激發(fā)了學生的主體參與。
(二)選定組長,各司其責
俗話說“鳥無頭不飛,兵無將不勇”,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上可以重點將幾個小朋友指出來,“以點帶面”讓學生向他們學習,每組可以找一個有威信的小組長,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發(fā)揮好學習的主導作用,充分挖掘學生的個性與潛能。需要注意的是每組成員要進行分工,包括組長應該定期輪換,盡可能地讓學生各方面素質都得到鍛煉。
(三)給予足夠的合作學習時間
要想提高小組的學習效果,就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教師留出充足的自學、思考、練習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才能將新舊知識分析領悟明白,然后通過小組的交流得到更大的提升,例如教學“跨越式跳高”一課時,先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簡單理解,然后討論:怎樣才能跳得高?各小組成員各抒己見,有的同學認為跑得快就能跳得高;有的人認為正確的起跳動作是跳得高的關鍵。為了讓學生驗證答案,克服恐懼心理、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巧,我將大量的課堂時間布置為分組探究。孩子們通過各自制定的方法進行了多次的嘗試,最終發(fā)現(xiàn)跑得快與正確的起跳動作都是影響跳得高的因素。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以及學生、小組的特點設定時間。
(四)選擇合適恰當的討論時機
如我在教學水平二(三年級)障礙賽跑時,每個障礙都練習了過后,讓學生分組自行討論障礙擺放的順序,然后進行第一次比賽,之后重新調整再比賽,當全部比賽結束后,大家一起來說說體會,一組說道:我們這組體力好,設置的障礙是先易后難;另一組說:我們這組的原則是先讓體力差的同學先跑,盡力就好,最后派運動能力強的同學發(fā)揮潛能;還有的說:我們組把影響跑步速度的障礙放在最前面,后面可以充分發(fā)揮速度優(yōu)勢等。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要求教師對合作學習過程進行跟蹤監(jiān)督、指導,加強必要的組織和調控,合作學習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五)優(yōu)化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視個人評價與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二是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
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小組成員各自的經驗、知識優(yōu)勢和思維特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在體育教學中有效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強化學生學習的責任感,促成他們親密融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為體育課堂注入全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邵偉德,王恬.體育教學模式的分類與選用策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7).
[2]馬晶,那菊花,崔巍.體育合作學習模式探析[J].體育科學,2001(5).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