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萱
語言發(fā)育遲緩在兒童中是常見的發(fā)育遲緩問題之一,我國兒童發(fā)病例數超過500萬,兒童可能出現其他功能區(qū)異常,因此語言發(fā)育問題越加受到關注[1]。兒童語言發(fā)育遲緩在臨床之中主要是小兒在發(fā)育的過程之中順序出現異常、發(fā)育速度出現緩慢的現象,對小兒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2]。在臨床之中,語言發(fā)育遲緩主要是應用綜合訓練以改善患兒的語言能力,經過聽視覺統(tǒng)合訓練以改善小兒對于外界刺激的反應能力[3]。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兒童語言發(fā)育遲緩患兒中盲選40例納入本次研究中,分析言語-認知功能訓練+聽覺統(tǒng)合訓練聯合應用在兒童語言發(fā)育遲緩治療中所取得的臨床效果,研究報道如下。
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兒童語言發(fā)育遲緩患兒中盲選40例納入研究中,按照患兒在本院治療的時間順序納入分組中。常規(guī)組男與女之比為13:7,年齡1~5歲,平均年齡為(3.18±1.01)歲。聯合組男與女之比為15:5,年齡1.5~4.5歲,平均年齡為(3.04±0.96)歲。本次參與研究的患兒過了說話年齡但是仍不會說話,說話晚,開始說話時出現停滯,只會應用簡單詞語進行交流,無法應用句子進行表達,均經過醫(yī)學確診為語言發(fā)育遲緩,患兒資料完整,患兒家屬了解治療方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應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已將高頻耳聾、智力發(fā)育障礙、嚴重器質性疾病、運動功能障礙、聽力障礙、精神疾病者、中耳充血、遺傳代謝性疾病、單純構音障礙、外傷致病、神經系統(tǒng)疾病患兒排除在外。本次研究中聯合組和常規(guī)組進行資料展開分析,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組20例接受言語-認知功能訓練,康復師按照患兒的實際狀況制定語言康復治療方案,針對兒童的實際狀況進行一對一或者一對二小兒訓練,訓練內容主要包括有認知能力訓練、語音訓練、注意力訓練、記憶力訓練、圖片交流訓練、構音訓練、表達能力訓練等,如果患兒年齡較小且其適應性比較差,可應用游戲教學和語言訓練相結合,不斷加強小兒和他人交流的能力。
聯合組20例患兒接受言語-認知功能訓練+聽覺統(tǒng)合訓練聯合治療,應用Dr Speech構音測量與訓練儀和語言測量和訓練儀。其中構音測量訓練儀器主要時構音、鼻音障礙進行評估診斷,及時給予康復訓練以及相應的指導,針對性給予患兒個別化構音訓練。在構音測量和訓練儀的應用之中,主要是對語言、鼻音障礙展開評估診斷,及時給予康復訓練以及相應的指導,應用特定場景將詞語作為材料,通過問答形式完場連續(xù)語言的訓練,以促進小兒言語聽覺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在訓練的時候,小兒在安靜且獨立的房間進行,每次訓練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半小時,持續(xù)觀察3個月。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對患兒的治療有效率、CRRCAE檢查表、Gesell評分展開分析,其中治療有效率主要是分為三個層次進行評估,符合痊愈的標準:患兒異常語言功能得以全部糾正,患兒的語言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符合顯效的標準:患兒異常語言功能糾正超過50%,患兒的語言功能得以改善;符合無效的標準:患兒的語言未出現任何改善,患兒癥狀甚至出現惡化[4]。有效率=(痊愈+顯效)/總數×100%。CRRCAE檢查表[5]主要是對語言功能展開評分,其中聽部分1~6分、計算部分0~20分、口頭表達部分1~10分、復述部分1~6分、抄寫部分1~6分、聽寫部分1~6分、出聲讀部分1~6分。Gesell發(fā)育量表[6]主要是對語言發(fā)育商(DQ)評分,按照患兒智能發(fā)育的個人社交能力、適應性、大運動、精細動作以及語言五個能區(qū)發(fā)育狀況展開評估,對每一個能區(qū)展開測試,若DQ評分超過86分,則屬于正常;若DQ評分低于85分,則屬于低下:若DQ評分在65~85分,則屬于輕度缺陷;若DQ評分46~64分,則屬于中度缺陷;若DQ評分25~45分,則屬于重度缺陷。
數據處理經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計數資料采用(n,%)表達,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達,采用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CRRCAE檢查表分析之中,治療前聯合組在本次研究中患兒聽、口頭表達、出聲讀、復述、聽寫、抄寫以及計算評分和常規(guī)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組在本次研究中患兒聽、口頭表達、出聲讀、復述、聽寫、抄寫以及計算評分優(yōu)于常規(guī)組,組間結果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2。
在Gesell發(fā)育量表評分之中,治療前聯合組在本次研究之中適應性、個人-社交能力、精細動作、語言以及大運動和常規(guī)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兒適應性、個人-社交能力、精細動作、語言以及大運動優(yōu)于常規(guī)組,組間結果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4。
聯合組痊愈、顯效、無效分別為8例、11例、1例,有效率為95.0%;常規(guī)組痊愈、顯效、無效分別為4例、8例、8例,有效率為60.0%;聯合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兒治療有效率優(yōu)于常規(guī)組,組間結果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025,P=0.008)。
語言發(fā)育遲緩以言語障礙為主要表現,很多患兒語言優(yōu)勢在于左側半球,語言障礙主要是因其左側大腦半球出現損傷所致[7-8]。語言發(fā)育遲緩主要是發(fā)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之中,其中男童發(fā)生率高于女童,30個月月齡兒童語言結構表達量不足3個,2~3歲兒童詞匯量不足30個,則可認為語言發(fā)育遲緩[9]。多種因素會導致患兒出現語言發(fā)育障礙,會影響患兒對于食物的感知能力和認知能力,進而影響小兒的思想表達[10]。言語-認知功能訓練在臨床中是語言發(fā)育遲緩常見的療法,經過言傳身教訓練小兒的認知能力,進而提升語言功能。但是僅僅進行言語-認知功能的訓練,難以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11]。文章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治療有效率為96.0%,常規(guī)組治療有效率為68.0%,聯合組在本次研究之患兒治療有效率優(yōu)于常規(guī)組;治療后聯合組在研究中患兒聽、口頭表達、出聲讀、復述、聽寫、抄寫以及計算評分優(yōu)于常規(guī)組,患兒適應性、個人-社交能力、精細動作、語言以及大運動優(yōu)于常規(guī)組,組間結果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聽覺統(tǒng)合訓練為訓練程序,主要對因視覺系統(tǒng)而導致聲音處理失調的現象進行糾正,刺激其腦部活動,進而起到改善患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12]。經過刺激小兒的聽覺,促使大腦邊緣系統(tǒng)激素分泌,有效的增強其日常生活信息記憶,有效的增強其交流意識。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CRRCAE檢查表指標對比和分析(分, ±s)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CRRCAE檢查表指標對比和分析(分, ±s)
組別 聽 口頭表達 出聲讀 復述 聽寫 抄寫 計算常規(guī)組 2.40±0.31 3.11±0.30 2.10±0.28 2.95±0.42 2.12±0.23 1.84±0.25 3.33±0.19聯合組 2.43±0.32 3.08±0.34 2.14±0.30 2.97±0.35 2.17±0.22 1.80±0.21 3.35±0.20 t 值 0.831 0.902 0.638 0.739 0.726 0.824 0.760 P值 0.729 0.716 0.965 0.816 0.821 0.732 0.825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后CRRCAE檢查表指標對比和分析(分, ±s)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后CRRCAE檢查表指標對比和分析(分, ±s)
組別 聽 口頭表達 出聲讀 復述 聽寫 抄寫 計算常規(guī)組 2.79±0.36 4.64±0.32 2.80±0.46 3.96±0.46 2.87±0.32 2.62±0.35 5.96±0.36聯合組 5.16±0.52 7.61±0.45 4.79±0.43 4.95±0.57 4.94±0.38 4.57±0.48 10.12±0.49 t 值 6.397 4.149 3.974 3.879 3.764 3.935 4.075 P值 0.001 0.015 0.020 0.023 0.025 0.024 0.030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Gesell發(fā)育量表評分對比和分析(分, ±s)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Gesell發(fā)育量表評分對比和分析(分, ±s)
常規(guī)組 52.72±5.84 52.09±5.78 53.17±5.94 53.84±5.98 55.30±5.98聯合組 52.98±5.91 52.17±5.81 53.08±4.01 53.97±5.95 55.23±6.02 t值 0.836 0.592 0.735 0.904 0.639 P值 0.791 0.853 0.826 0.765 0.837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后Gesell發(fā)育量表評分對比和分析(分, ±s)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后Gesell發(fā)育量表評分對比和分析(分, ±s)
常規(guī)組 70.78±7.76 73.29±7.80 72.20±6.01 72.04±7.78 74.02±8.00聯合組 82.90±9.02 82.56±8.85 82.75±8.96 83.88±8.53 82.75±8.59 t值 7.297 8.585 9.491 9.739 7.944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概而言之,語言發(fā)育遲緩患兒接受言語-認知功能訓練+聽覺統(tǒng)合訓練聯合治療,可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可促進小兒言語-認知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