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記敘文是小學作文的重要題材之一,提高學生的記敘文寫作能力,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將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對于農村小學生記敘文寫作困難以及相應的措施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分析。
關鍵詞:農村小學;記敘文;寫作困難
一、 學習記敘文寫作的重要意義
作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寫作,學生可以及時的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記敘文一種非常普遍的寫作方式,其最為鮮明的特點在于其真實性,能夠準確地描述自己看到的事物以及事情發(fā)生的過程,這也是小學生學習寫作初始階段所接觸到的文本。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入,小學語文標準對于記敘文寫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即更加強調記敘文的寫作,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記敘文的寫作技巧,為學生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水平。同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鍛煉學生的記敘文寫作水平,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總之,記敘文寫作能力是每位小學生必備的重要素養(yǎng)。
二、 當前農村小學記敘文寫作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許多相關的調查顯示,當前在農村小學實施和開展記敘文寫作過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和條件的限制,這對于學生提高其寫作能力水平帶來了一定的阻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第一,由于我國農村地區(qū)整體經濟社會發(fā)展較為落后,農村家庭經濟能力不足,導致學生缺乏充分的閱讀材料,因此,學生對于所接觸到的事物往往缺乏足夠的了解,無法形成相應的敘述;第二,大部分農村學生家長的文化層次水平處于較低的水平,大部分家長屬于初中文化,在學生記敘文寫作方面無法起到有效的、正確的引導作用??傮w而言,農村小學生記敘文寫作能力方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 寫作題材較為單一,缺乏新穎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對于農村小學生而言,其缺少去主動觀察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意識,缺少對生活中所見所聞的深刻感悟,同時,也無法及時的、準確的去抓捕生活中的寫作素材。所以,大部分小學生寫出來的記敘文往往缺乏新穎性,內容較為陳舊。通過調查統(tǒng)計顯示,大部分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經常多次將同樣的人、事物、景色等作為寫作素材,并且敘事內容和過程大同小異,呈現(xiàn)出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
(二) 表達較為混亂,缺乏條理性
1. 寫作整體結構較為混亂,布局能力處于較低的水平
在記敘文寫作中,文章布局主要可以分為“總分總”“并列”以及“總分”等形式,大部分小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這些作文布局方式的特點,并且能夠進行準確地分辨。同時,其對于文章描寫的順序,如時間順序、空間順序以及觀察先后順序等也能夠較好的理解。但是,在實際寫作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卻普遍呈現(xiàn)出記敘文寫作結構較為混亂,整體文章布局較差的現(xiàn)象。例如,學生寫的記敘文往往事例較少,文章內容較為單一和薄弱;或者學生對于事物的輕重無法進行有效的判斷,導致記敘文中無法凸顯出重點內容;有的文章在空間劃分上不夠清晰,沒有抓住作文的中心思想,導致出現(xiàn)偏題和離題的現(xiàn)象。
2. 作文中運用的符號較為混亂,表達能力較差
通過對農村小學生的記敘文寫作情況進行分析,其中一項非常嚴重的問題在于文章中所運用的符號往往較為混亂,導致文章可讀性較差。例如,部分學生可能通篇使用逗號,即所謂的“一逗到底”。除此之外,部分學生無法熟練地掌握修辭方法等基本寫作手法,從而所呈現(xiàn)出來的記敘文往往是平鋪直敘,表達語言嚴重缺少條理性,表達缺乏規(guī)范性,甚至文章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與文章主題內容無關的內容。
3. 文章缺乏感情色彩,缺少真實感
好的記敘文必須要富含感情色彩,能夠充分的體現(xiàn)作者對于現(xiàn)實環(huán)境、社會以及獨特的生活的真實感受。但是,通過對農村小學生的記敘文進行分析,可以大多數(shù)學生的作文往往非??菰锖蛦我?,嚴重缺少感情色彩。每個學生均是獨立的個體,顯然每位學生均有著自身的個體性,對于生活以及所見所聞當然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和想法。但是,大部分農村小學生的文章無法充分體現(xiàn)出作者的真摯情感,往往千篇一律,缺少新穎性和獨特性。甚至部分小學生在寫記敘文時,往往是憑空捏造,毫無事實依據。
三、 解決農村小學生記敘文寫作困難的有效策略
(一) 有效激發(fā)學生對于記敘文寫作的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教師在教授學生如何提高記敘文寫作能力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以促進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提升。一方面,將記敘文寫作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結合。教師在充分的、全面的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征的前提下,號召學生要學會如何觀察生活,聯(lián)想生活,感知生活,從而讓實際生活中所見所聞成為寫作素材,從而循序漸進的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相應的寫作情境,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在實際記敘文寫作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號召學生應該緊密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將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作為寫作素材,加強練習和總結,從而明確自身的不足和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方式以不斷提升自己。
(二) 積累學生的寫作素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在記敘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生主動性。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的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深刻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對于農村的學生而言,由于大部分家長尚未形成主動閱讀的意識,家長很少為學生購買閱讀材料;學校圖書館的閱讀書籍也嚴重缺乏。因此,針對上述情況。學??梢苑e極組織開展圖書角活動,依靠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豐富閱讀書籍,同時,采取形式和內容豐富多彩的形式,如主題讀書、朗讀比賽等形式以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從而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和閱讀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號召學生學會寫讀書筆記,將文章中遇到的好詞好句等摘錄下來,同時也可以寫下自身的讀后感和感觸等。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閱讀方式,從而不斷積累和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記敘文寫作能力水平的過程中,必須要緊密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貼近生活,仔細觀察,將農村中遇到的各類獨特的素材與寫作緊密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自由發(fā)揮,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馬紅保.農村小學作文教學之我見[J].中華少年,2018(25):145.
[2]周紅紅.提高農村小學生作文水平的策略[J].甘肅教育,2018(15):110.
[3]劉佃臣.農村小學作文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76.
作者簡介:
何友歡,廣東省清遠市,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qū)東城街大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