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一、說教材
《學寫對話》是蘇教版三下習作4的內容,編者旨在讓學生掌握描寫人物對話的一般方法。習作4的要求是:“在三幅圖中任選一幅,展開想象,寫一段對話。也可以另選內容,寫一段對話。注意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學生在閱讀課上已經(jīng)接觸了很多的人物對話,但閱讀教學中的這些寫作知識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統(tǒng)的,不會作為閱讀教學的重點。而本篇習作教學則為學生更系統(tǒng)、更深入地學習對話做了一個專題的指導。
二、說學情
三年級下學期,習作逐步開始由片段的寫作向篇章的寫作過渡。在這過程中,很多學生因作文字數(shù)少,語言單調而煩惱。對話,是記敘文中一種最為常見的表達手法。但由于缺乏專題式訓練,學生在進行寫作時,提示語常常表達方式單一,位置單一,標點混亂,不能正確表達人物的語氣、感情、性格,在寫作中缺乏運用語言描寫的意識。因此,提示語在人物的對話中具有不能忽視的重要作用,也成為中年段孩子寫好對話的關鍵。
三、說教學目標
針對上述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和《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學習范文,結合范文和課文范例,了解提示語。
2.根據(jù)語境寫好恰當?shù)奶崾菊Z,并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3.根據(jù)提供的圖片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好人物對話。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語境寫好恰當?shù)奶崾菊Z,并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五、說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猜謎導入,創(chuàng)設情景
課前玩看圖片猜成語的游戲。
【設計理念:成語是中華民族語言的瑰寶,在猜一猜的過程中,激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喜愛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愿意走進傳統(tǒng)文化,去感受這些歷久彌新的語言文字?!?/p>
板塊一:初讀例文,揭示課題
1.由所猜的成語“烏鴉反哺”引出習作4的范文《烏鴉反哺》。請學生自讀范文并思考:小作者是怎樣把這件事情寫清楚的?在交流討論中理解對話的概念:即在特定的場景或情境中,兩人或多人之間所進行的談話,就是對話。
【設計理念:三年級的學生不太會區(qū)分“說話”與“對話”。通過范文,讓學生對“對話”有了初步認識,為“學寫對話”做好鋪墊?!?/p>
2.教師小結:小作者通過對話,輕輕松松就把一件事情說清楚了。
【設計理念:學生都怕寫作文,但讀過范文之后,聊著聊著就發(fā)現(xiàn)寫清楚一件事情,只需要寫好人物對話,他們就覺得作文不那么難了,自然寫作的興趣和信心就增加了?!?/p>
板塊二:對話內容,緊扣主題
1.她們說的話在哪里,能從標點符號看出來嗎?
【設計理念:讓學生從標點符號來關注對話,也是提醒他們不要丟掉前、后引號。】
2.陸孝娟和媽媽說的話,內容和什么有關呢?
【設計理念:很多學生習作,怕字數(shù)不夠,會寫很多看似與內容有關,但實際卻無法為表達主題服務的內容,這里就是教學生選材,做到緊扣一個話題把一件事情寫清楚。】
板塊三:研讀提示語,習得方法
(一)加“佐料”的提示語更有味
1.請學生關注范文中的提示語,提示語告訴我們什么?(誰說的、動作、心情、神態(tài))
2.提示語中加入這些又有什么好處?
【設計理念:人物對話是個動態(tài)的過程,在寫提示語的時候,指導學生根據(jù)表達的需要給提示語加“佐料”,將說話對象的神態(tài)、動作或心情寫具體,這樣人物形象會更鮮明、更生動,整個句子給人一種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畫面感?!?/p>
(二)變“位置”的提示語有側重
1.寫好提示語還要注意它位置的變化。以范文以及學過的課文《小稻秧歷險記》片段、《花瓣飄香》片段為例,分別講清楚提示語在前、在后、在中間以及省略提示語的不同用法及標點的使用。
【設計理念:本板塊的設計,充分利用現(xiàn)行的語文教材資源,充分發(fā)揮教材選文寫作范例作用,內化語言的運用,從而促進寫作教學?!?/p>
2.原來提示語位置的變化,包括加入這些人物說話時的表現(xiàn),都要符合說話時的情況,做到合語境。我們在寫作時這幾種形式可以交替使用,避免枯燥,這樣會使文章更加靈動。
【設計理念:學生在寫提示語的時候往往習慣將提示語放在對話的前面,事實上,提示語位置不同,表達重點也不一樣。提示語的位置主要有三種情況:在前,突出的是說話對象的表情或動作;在后,突出的是對話本身,而且可能是說得比較急,給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先入為主”之感;在對話的中間,則表明語氣有停頓,或是意思有轉折。省略,則使文章更干凈利落,表現(xiàn)人物內心的急切。提示語位置不同,使用的標點也不一樣,課標指出學生要能“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p>
板塊四:關注格式,合理分段
1.寫對話時在格式上還有什么注意點嗎?
2.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設計理念:寫對話,至少有兩個人,加上位置的變化,三年級學生很容易搞混。但如果一個人說的話寫一段,對學生來說,更容易厘清對話的思路。讀者看起來也一目了然。】
板塊五:鞏固所學,練寫對話
1.請學生觀察小白兔采蘑菇的圖片,并進行習作練習。
2.在習作前明確習作評星標準:對話有主題得一星,提示語生動具體得一星,提示語位置有變化得一星,對話能分段再得一顆星,書寫美觀得一顆星。
【設計理念:星級評價標準使不同能力的學生也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增強了寫作的自信心。】
3.師生評議習作。
【設計理念:學生向同學朗讀自己的習作時,無形中獲得了一批忠實的讀者,他會很注意其他人對自己習作的評價,從而能夠促使該學生對習作內容進行修改。而評析別人習作的同學在給別人提出修改意見時,自己也能從中獲益,在評析的過程中漸漸懂得什么樣的對話描寫才是更能表現(xiàn)人物的,進而改進完善自身習作。】
六、說板書:
本課的板書簡明扼要地告訴學生寫好對話的注意點。板書設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