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波
摘 要:主持人在群眾文化文藝活動中發(fā)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就需要主持人不斷豐富自身的主持經(jīng)驗。群眾文化文藝活動中的主持人身態(tài)語言以及形體語言和人體語言等都包含豐富的技巧和內容,這對主持人的整體要求非常嚴格,因此要想成為一個比較出色的主持人,一定要對語言以及非語言進行合理溝通,基于此,本文闡述了群眾文化文藝活動對主持人的基本要求以及非語言溝通對主持人的重要性,對群眾文化文藝活動中的主持人非語言溝通策略進行了論述分析,旨在保證群眾文化文藝活動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群眾文化文藝活動;主持人;要求;非語言溝通;重要性;溝通
一、群眾文化文藝活動對主持人的基本要求分析
群眾文化文藝活動對主持人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現(xiàn)為:①活動參與人員對主持人要求。在群眾文化文藝活動開展過程中,活動參與人員與主持人之間需要經(jīng)常進行交流,或者需要在活動中直接參與。在這種情況下,主持人應當對與參與人員之間距離進行充分把握,對于參與人員所提出問題應當認真傾聽,與參與人員交談內容應當保證與活動具有一定聯(lián)系。在對問題及事物進行描述方面,主持人應當注意選擇一些普遍興趣話題以及比較通俗易懂的一些話題,還應當選擇適當參與人員進行配合,要能夠對參與人員情況準確分析把握,以保證活動正常開展;②觀眾對主持人要求。群眾文化文藝活動中的活動主持人非常關鍵。在觀眾所提出問題比較難問答的情況下,作為活動主持人應當主動進行回答,并且要保證回答內容比較得體。所以,主持人應當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注意積累各個方面知識,擴大自身知識范圍,在此基礎上才能夠較好回答觀眾所提出問題,才能夠保證活動得以較好開展。
二、非語言溝通對主持人的重要性
語言溝通以及表達能力是主持人首要掌握的基本技巧,通俗地講就是需要主持人能夠很好地運用口語水平,自由發(fā)揮。口語表達能夠給觀眾非常直觀的理解,不僅能夠對節(jié)目的主要內容以及主旨進行很好的闡述,還能夠同自身的口語表達和發(fā)揮,顯露出獨特的主持風格,能夠顯示出自己的文化底蘊,這是非常關鍵的。對于基本的群眾文化文藝活動,主持人同樣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串聯(lián)作用,對于整個群眾文化文藝活動,主要面向對象就是廣大人民群眾,所以主持人一定要對自己的整體聲音和外貌進行合理的包裝。在進行實際演出過程中,主持人進行合理的非語言溝通非常重要,起到了一種非常重要的生動作用,主持人的眼神以及手勢等肢體語言都需要很好的融入到實際的文化活動過程中。非語言溝通的能力對群眾文化文藝活動是至關重要的。非語言的溝通能力能夠讓整個節(jié)目更加生動活躍,表達的主題更加的清晰,風格也會更加統(tǒng)一。
三、群眾文化文藝活動中的主持人非語言溝通策略分析
1.主持人基本著裝溝通分析。群眾文化文藝活動中的主持人基本著裝是主持人運用非語言信息的重要方面,主持人要根據(jù)主持節(jié)目的類型、主題來選擇著裝,做到與主題統(tǒng)一,大方得體。第一、活動主持人的著裝?;顒又鞒秩说闹b主要是要跟活動主題相匹配,比如是有關親子的活動,那么清新自然的連衣裙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是知識競賽,那職業(yè)干練的西裝裙很合適。第二、晚會主持人的著裝。晚會主持人的著裝需要隆重一些,一般以禮服為主。顯出正式、端莊,刻意或稍帶夸張的修飾效果會給觀眾帶來新奇和喜愛。
2.主持人行為語言溝通分析。語言在實際工作生活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連接和表達的作用,同樣在群眾文化文藝主持活動過程中,語言也是必不可少,并且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時間,語言的合理運用,能夠讓主持人在實際主持過程中夠很好的處理人際關系,這也是進行實際的表達比較主要的方式之一。在生活中,在人們進行實際的面對面式的溝通對話過程中,有很多情況下需要人們利用好自己的肢體語言,也就是一種無聲的語言,通過這種方式實現(xiàn)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效果,這些沒有聲音的語言表達的能力是非常的豐富的,帶有很多豐富的感情。在人們的目光、觸摸、體態(tài)以及基本的空間等,都是非語言的身體信號,能夠對實際的語言表達起到一定的補充性作用,這是口頭語言不能夠達到的效果。第一、距離。在非語言表達過程中的距離,指的是主持人與參演者之間的距離,同時還包括現(xiàn)場參加演出或者觀之間的距離應該保持合理性和適當性。第二、目光注視。人們通過眼睛的溝通,能夠實現(xiàn)很好的訊號提取以及理解,通過對眼睛的良好運用,能夠使人們之間的溝通加強,這對于主持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主持人能夠通過實際的目光活動,與觀眾產(chǎn)生良性的互動,眼神的要求要做到真切和自然。
3.主持人面部表情溝通分析。群眾文化文藝活動中的主持人在實際演出以及主持過程中,一定要做好面部的表情活動,這是非常重要,比較得體的面部表情,能夠很好的對節(jié)目進行合理的錦上添花,同時還能夠給人們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如果主持人的面部表情做的不是很到位,就會造成一種比較別扭的感覺,使觀眾出現(xiàn)一種不是很適應的感覺,這就會使得整個節(jié)目的質量出現(xiàn)很嚴重的下滑。在實際的面部表情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利用好笑容的作用,笑容能夠更好的拉近主持人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同時還能夠帶來一種親切感,笑容的意思也是比較豐富的,除了代表基本的禮貌之外,還能夠表達一種實際的贊同和友好等含義。第一、手勢。手勢是非常常見的人體動作,主持人應該根據(jù)實際的主持背景和主體內容,不斷的變化自己的手勢,做到很好的應變能力,這樣就能夠實現(xiàn)很好的主持效果。第二、腿部的動作。在群眾文化文藝活動的基本主持現(xiàn)場,腿部的動作是比較重要的,主持人基本都是站立或者走路的狀態(tài),當然也會出現(xiàn)在群眾的視野之中,這就需要主持人能夠做到隨機應變,做到真情流露,整個的腿部動作要做到合乎禮儀。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文藝活動中的主持人是整個活動紐帶,主持人的非語言溝通對群眾文化文藝活動非常重要,因此為了保障群眾文化文藝活動的順利開展,必須加強對群眾文化文藝活動中的主持人非語言溝通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1]劉廣彤.淺談對群眾文化活動中主持人的要求[J].才智,2015(25).
[2]麻政明.群眾文化主持人的要求與個人魅力分析[J].新聞傳播,2017(12).
[3]李楊.淺議群眾文化活動中主持人的非語言溝通和影響[J].參花,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