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權
摘 要:初中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課程性質明確指出,數(shù)學課程能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以直觀思維為基礎的,幾何畫板正是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方便了學生的理解和運用。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探究性學習能使學生更加注重對數(shù)學本質的理解;能使學生更加注重對數(shù)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掌握;能使學生進一步提高能力,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幾何畫板 課堂教學 教法
幾何是初中數(shù)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還記得我在讀書的時候就流傳著一句“至理名言”——幾何幾何,叉叉角角,老師不好教,學生不好學。經(jīng)過個人這么多年的學習驗證,這句話就是一個謬論,幾何并沒有學生描述的那么麻煩,他其實是初中數(shù)學中最直觀、最易學的一部分,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數(shù)形結合思想在幾何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或許很多學生學不好幾何都是被這一句話給阻礙了。如今,我作為一名老師,是該讓學生摒棄那種錯誤認識的時候了,讓學生能夠在我的引導下,更直觀、更輕松、更快樂地學習幾何。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理解、探索幾何中的數(shù)量關系,幾何畫板成了我?guī)缀握n上不可缺少的工具,通過幾何畫板生動直觀地展示,讓學生輕松地理解幾何模型中的一些性質,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提升了教學效果,實在是一舉多得之事,何樂而不為呢?
接下來,我將通過我在新學期教學過程中的案例與大家分享幾何畫板在教學中的應用,由于能力有限,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同仁指導批評。[1]
案例一:用幾何畫板探究“對頂角相等”
在講述了對頂角的定義之后,就需要去探究對頂角的大小關系,在探究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動手,把自己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上,去探究對頂角的大小關系,最后,學生通過度量法(用量角器測量角度),疊合法(將一個角剪下來和另一個角疊合),幾何證明法(同角的補角相等)等驗證了對頂角相等。[2]
在這之后,我就問學生,你們還有其他辦法嗎?當大部分學生都沉默無語的時候,我便告訴他們,老師今天還要給你們展示一個高科技的辦法,那就是老師今天要介紹給大家認識的幾何畫板。
當我打開幾何畫板,輕松地畫出了兩條直線相交,出現(xiàn)了兩組對頂角,并度量出它們的角度,角度精確到了百分位,學生看了之后都表現(xiàn)得非常驚訝,一片哇哇聲,因為他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這個新鮮玩意,覺得這個東西非常有意思,表現(xiàn)出強烈的學習興趣,然后,我便旋轉了一條直線,使角度發(fā)生改變,讓學生觀察對頂角的大小關系。[3]
通過動態(tài)的旋轉,幾何畫板中演示的兩組對頂角的度數(shù)始終相等,由此可以得到“對頂角相等”的幾何命題。[4]
盡管得到的結論很簡單,但是幾何畫板的融入對于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和教學效果的提高有著舉足重輕的作用,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重新認識幾何,有利于幾何知識的進一步學習。
案例二:用幾何畫板探究“平行線的性質”
有了前面用幾何畫板探究對頂角相等的基礎,在學習“平行線的性質”時,當我問到“如果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那么所形成同位角有什么樣的大小關系呢”?學生就開始七嘴八舌地回答出來了,有很多同學都能大聲地說“幾何畫板”,看來這個寶貝已經(jīng)成為他們學習幾何的萬能鑰匙了,在學生運用了傳統(tǒng)的度量法,疊合法驗證了“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的結論后,我再次拿出了幾何的獨門武器——幾何畫板,邊畫邊引導學生思考。
師:我們該如何畫兩條平行線呢?
生:一放二靠三移四畫
通過幾何畫板演示了畫平行線的過程,再次鞏固了平行線的畫法。
畫完平行線后,就開始探索平行線的性質,主要是探索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大小關系,即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
在作好幾何圖形之后,讓學生觀察∠ABC和∠DEB的大小關系,發(fā)現(xiàn)無論截線CE怎么旋轉,∠ABC和∠DEB的度數(shù)始終是一致的,就在我轉動截線CE的過程中,下面就有同學提出,“老師,如果我不轉動截線CE而是轉動AB或者DE這兩個角還相等嗎?”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一開始我都還沒想要這么去旋轉,說明幾何畫板引導學生在思考,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個問題,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邏輯思維,按著學生的提議我選中點A或點D,沒有用鼠標旋轉,只是用鍵盤上的方向鍵,移動了一下,肉眼幾何看不出來,而幾何畫板精確地展示了移動后的差異。
由此可見,只有兩直線平行時,同位角才相等。離開了這個條件同位角是不相等的,進一步刻畫了同位角相等的前提條件。借此機會,還對孩子進行了數(shù)學思想和德育教育,便對學生講到:“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數(shù)學的嚴謹性,盡管A點或D點只是移了一點點,用我們的肉眼完全看不出來的,但是通過我們精確的計算展示了其中的差異,所以我們在學習數(shù)學時,要根據(jù)題目中的題意去推理判斷,不能靠經(jīng)驗主義,不能憑主觀感受,不能憑圖形臆斷,否則,就不能體現(xiàn)數(shù)學的價值,因此,希望同學們在以后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要保持這樣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盵5]
只要“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證明后,后面兩條性質,可以通過這條性質推論得到。
以上兩個案例就是個人將幾何畫板應用于教學的例子,當然,幾何畫板在數(shù)學中的應用還有很多很多,它確實讓幾何變得更簡單,讓課堂變得更有趣。我在案例中所介紹的只是幾何畫板的一些初級應用,幾何畫板的功能遠不止于此,幾何畫板在勾股定理,函數(shù)圖象,三角形,圓,三角函數(shù)等多個數(shù)學知識領域都有強大的應用能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我相信幾何畫板一定會在我的教學史上留下光輝的足跡,給學生帶來更多地學習樂趣。
參考文獻
[1]陳萬林.淺談對幾何畫板的體會[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01)
[2]方其桂.幾何畫板4課件制作方法與技巧.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年.
[3]陶維林.幾何畫板實用范例教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
[4]林君芬余勝泉.信息技術與數(shù)學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
[5]馬繼偉.巧用幾何畫板,提高數(shù)學學習興趣[J].科學時代,2011(06):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