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霞
【摘 要】目的:觀察評價老年慢性病患者實施安全用藥管理模式的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8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為管理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分組法均分為觀察組、對照組2組,觀察組42例患者均給予安全用藥管理模式,對照組42例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用藥管理模式,比較2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情況差異。結果:經(jīng)不同用藥管理模式干預后,觀察組4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各項用藥依從度指標顯著高于同期對照組患者,P<0.05,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結論:針對老年慢性病患者實施安全用藥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安全用藥意識,規(guī)避不良情況發(fā)生,值得綜合推廣應用。
【關鍵詞】慢性病;老年患者;安全用藥;管理模式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evaluate the value of safe drug administr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Methods:Select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June 2018 treated 84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as the management object, grouping with random number 2 group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2 cases with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drug safety management mode, the control group of 42 patient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drugs management mod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the patient's medication adherence and pharmacological knowledge of differences. Results: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different drug management modes, the drug compliance of 42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period, and the level of pharmacological knowledge was also significantly bett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The management mode of safe drug use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awareness of safe drug use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use, which is worthy of comprehensiv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Chronic disease; Elderly patients; Safe drug use; Management mode
【中圖分類號】 R248.3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3-03-036-01
目前,隨著老年慢性疾病臨床發(fā)病率的不斷提升,若想切實規(guī)避慢性病所致的患者機體健康影響,那么即需維持長時間的藥物治療措施。但相比中青年人群而言,老年患者的機體代謝能力、臟器功能水平呈不斷衰退跡象,在藥物使用過程中若不能嚴格把控藥物劑量,遵照用藥規(guī)范時間合理服用,極易誘發(fā)相關不良反應,從而對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生命安全構成較大威脅,亟待臨床給予合理關注重視[1]。本研究為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安全用藥水平,系統(tǒng)選擇了我院2017年2月以來接收的4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給予了安全用藥管理模式,且為了便于管理效果評價,特選擇我院同期接收的另42例慢性病老年患者設為對照組,給予了常規(guī)用藥管理模式,進而針對不同管理模式下的2組老年患者預后情況實施了綜合比較,現(xiàn)將研究結果具體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8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為管理對象,84例老年患者均經(jīng)臨床體格檢查、影像學診斷,確診為慢性病人群。采用隨機數(shù)字分組法實施84例患者分組,共分為觀察組、對照組2組。觀察組42例老年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齡區(qū)間分布為55~78歲,平均(63.7±7.6)歲;慢性病類型:高血壓17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10例,病程2~14年,平均(8.7±2.6)年。對照組42例老年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齡區(qū)間分布為56~77歲,平均(64.5±7.9)歲,慢性病類型:高血壓18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8例,病程2~13年,平均(8.9±2.5)年。本研究2組老年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2組老年慢性病患者入院階段均予設置健康管理檔案,根據(jù)患者的年齡、性別、工作、疾病診斷結果、病情情況,科學確定服用藥品名稱、服藥劑量、時間等內(nèi)容。對照組42例老年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用藥管理措施,即注意為患者介紹所服用藥物基礎知識、服藥注意事項及禁忌,要求患者日常遵循醫(yī)囑及藥物說明書進行服藥[2]。觀察組42例老年患者均實施安全用藥管理模式,具體管理方法如下。
(1)注意用藥計劃合理性?,F(xiàn)實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往往存在多類合并癥狀,常需服用多類藥物治療,在此情況下由于藥物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且因老年患者往往存在記憶力下降情況,對多類藥物服用劑量容易混淆。所以,日常用藥方案需根據(jù)老年患者的實際病情來合理擬定,盡可能降低藥品使用類型,能夠單一藥物治療者,盡量不選擇2類或更多藥物治療,避免多類藥品堆積療法。針對記憶力較差老年患者能夠以三色杯袋、鬧鐘結合形式來區(qū)分用藥,通過準備紅、黃、藍3個藥袋,代替早、中、晚3個階段的服藥時間,按照順序由身邊家屬遵醫(yī)囑配好藥物,避免老年患者錯服藥物[3]。
(2)患者用藥行為管理。現(xiàn)實中,由于較多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患病時間較長,對藥品的服用周期較久,很多患者容易出現(xiàn)“久病自成醫(yī)”的錯誤思維,單純憑借自身感覺來調(diào)整用藥劑量及種類,此類做法明顯存在著認知錯誤。因為,即便是同一名稱的藥品,因為藥品生產(chǎn)廠家不同,藥品劑型、規(guī)格均可能存在不同,若不遵循醫(yī)囑用藥,即可能誘發(fā)不利情況。對此,需要為患者強調(diào)遵循醫(yī)囑用藥、規(guī)律服藥的必要性,使之了解私自憑借感覺服藥的危害,且自覺癥狀改善下并不代表病愈,不可為了省錢減少或終止用藥[4]。且服藥也存在個體差異,不能參照他人經(jīng)驗用藥,以規(guī)避日常不良情況,確保藥物治療安全性。
(3)注重藥品應用宣教。針對老年慢性病患者科學實施用藥知識宣教工作十分必要,可以為患者發(fā)放安全用藥手冊,注意引導患者學習藥物說明書,掌握說明書中強調(diào)的不利反應與副作用,使之加強藥理特性的認知水平。且用藥期間注意分析自身有無相關不良反應,合理反饋給醫(yī)生,進行用藥計劃調(diào)整。例如,針對慢性病患者需在降壓藥、利尿劑降壓藥、血管擴張藥物服用期間,注意避免平臥位突轉直立位、長時站立導致的腦供血不足問題,以此降低體位性低血壓情況,通過綜合了解藥物反應情況、注意事項,在日常用藥期間合理重視、規(guī)避[5]。同時,對存在保健品依賴的老年患者,需要告知其保健品的價值,部分保健品雖能輔助治療,但卻不能代替用藥;具體還應根據(jù)個人病情實際,由醫(yī)生給予用藥方案的擬定,惻然提高慢性病治療的效果。
1.3 觀察指標 本研究2組老年慢性病患者均實施用藥依從性評分,評分內(nèi)容涉及患者是否遵循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藥物應用知識的掌握水平,自覺癥狀改善后有無停藥行為,自覺癥狀加重時有無提高藥量的行為等方面。若患者的安全用藥行為評分越高,即代表安全用藥的效果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錄入SPSS18.0軟件作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實施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實施t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相反,P>0.05,則代表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研究2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評分結果比較可知:觀察組42例老年患者可遵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89.44±12.11)分,藥物應用知識掌握水平(86.72±10.36)分,自覺癥狀改善后的停藥行為(85.26±9.45)分,自覺癥狀加重時的藥量提升行為(83.44±8.76)分。相比對照組42例老年患者可遵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81.53±13.21)分,藥物應用知識掌握水平(80.42±12.77)分,自覺癥狀改善后的停藥行為(78.25±11.86)分,自覺癥狀加重時的藥量提升行為(77.81±10.67)分。綜上內(nèi)容可知,觀察組老年患者的各項安全用藥依從性指標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同期對照組患者,P<0.05,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老年人群各類慢性疾病患病率也呈現(xiàn)不斷增多的趨勢,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均對老年患者機體健康構成了較大的影響。針對此類慢性病老年患者而言,大多需要維持用藥規(guī)避疾病的遷延、進展,部分患者甚至需要終身服藥來控制病情。但是,由于老年患者群體認知水平的差異,較多老年患者藥物治療期間并不能夠良好遵循醫(yī)囑用藥,存在盲目提高、減少藥物劑量、不按時服藥等情況,導致疾病治療效果下降同時,也相繼引發(fā)了系列藥物不良反應問題,對老年患者機體健康構成了較大的影響[6]?;诖祟惽闆r的存在,合理強化安全用藥管理,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藥物治療依從性十分必要。
本研究觀察組4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實施的安全用藥管理模式,具體是圍繞老年患者的日常用藥習慣、特征分析之上展開,通過參照患者的慢性病情況,科學制定了疾病用藥計劃,規(guī)避了老年患者用藥類型的復雜化,以此良好降低了混亂用藥情況的發(fā)生。且通過用藥行為管理、藥品使用知識宣教,進行了患者用藥期常見負面問題的對應干預,良好確保了疾患人群的醫(yī)囑遵循度,規(guī)避了藥物應用知識掌握不足情況下,而出現(xiàn)的私自減少、提高藥物劑量行為,最大化確保了患者的正常用藥行為,良好降低了不規(guī)范用藥所致的療效影響。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知曉,觀察組4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藥依從度指標,顯著優(yōu)于同期實施常規(guī)用藥管理模式的對照組42例患者,患者安全用藥水平較高,證實了安全用藥管理模式的應用價值,值得后續(xù)作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敢峰.60例老年人合理用藥及用藥安全的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8,28(30):240.
[2]李小紅.用藥指導在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安全中的效果觀察[J].北方藥學,2018,15(9):191-192.
[3]方媛,于海洋.老年人用藥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風,2018,(19):222.
[4]劉偉莉.老年臨床藥物不良反應分析及用藥安全探討[J].中國處方藥,2018,16(9):50-51.
[5]王秀利,陳嘉.老年人家庭用藥安全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科技視界,2017,(28):188-189.
[6]麥麥提敏·艾力巴柯.影響老年人用藥安全性的因素及防范措施探討[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