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吉英
【摘要】物理是初中教學中重要的理科課程之一。對于物理教師而言,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習慣,與其他理科教師積極溝通學生學習情況,從而將學生進行正確分層,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幫助不同層次學生實現(xiàn)不同的學習目標,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提高物理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 分層教學 考核 定位
一、引言
初中物理教學是中學教學中重要的課程。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活動不僅要遵循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也要保證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掌握基本的物理原理,并為學生今后的物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與語文、英語等形象化的課程相比,抽象的物理教學是一門藝術。在各個地區(qū)的中學內(nèi),每個教師以及每個班級學生的學習層次以及學習能力均存在較大的差異。例如,某些學生已經(jīng)能夠?qū)⒅亓Χɡ硪约芭nD定理熟記于心,而某些學生還不能理解基本的物理科學常識。面對一個班級中各種學習水平以及能力層次不相同的學生,物理老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具體能力來判斷教學方案的可行性,不斷調(diào)整教學方法,從而實施層次化的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體會到物理課堂的樂趣。
二、初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傳統(tǒng)的大班教學模式無法有效兼顧所有學生
由于教師資源以及教學設備資源、實驗器材是有限的,因此,我國絕大多數(shù)的中學往往是實施大班教學模式。在大班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一次性面對幾十名學生,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往往遵循講解定理——講解例題——做練習題三大步驟進行教學。由于每堂課的時間都限制在40分鐘內(nèi),為了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一個章節(jié)的內(nèi)容,教師不得不加快日常教學的進度。在講解例題、做習題的環(huán)節(jié)中,只能重點關注幾名學生的情況,難以對全班的學生進行逐一的考察。例如,在學習浮力一章中,有些學生始終無法正確運用浮力計算公式進行正確的浮力計算,跟不上教學進度。但教師為了保證課時的飽滿度,往往會按照原定的計劃繼續(xù)開展教學活動,此時必定無法兼顧所有學生的學習進度。
(二)學生學習情況不一致
對于一個50多人的大班而言,學生們總是處于不同的能力層次水平中。初二的物理知識比較簡單,許多學生在初一就已經(jīng)通過課外輔導、提前自學等方式完成了課本的練習,甚至能夠自行解決簡單的牛頓定律問題。因此,在正式的課堂上,對于某些成績優(yōu)秀,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往往會認為教師講解的定理過于簡單,書本的練習也缺少挑戰(zhàn)性。而對于學習落后、思維邏輯習慣不夠強的學生而言,時常認為課堂教學內(nèi)容很難,難以在短時間內(nèi)消化復雜的知識,如壓強、浮力的理解、計算,也沒有辦法獨立完成課后練習題。因此,若教師執(zhí)意采用同樣的方式進行教學,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也不利于物理教學的正常開展。
(三)教學進度難以把握
由于中考的壓力不斷增加,許多初中學生在完成了學校的學業(yè)后,都會報名參加諸多的物理課外輔導班以及競賽活動,或者提前學習新的物理知識。對于物理老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面對學生之間越來越大的只是差距,難以把控教學進度。然而,為了保證所有在讀學生都能夠接受到基礎的理論知識,許多物理教師仍然會按部就班地根據(jù)教材進行教學活動,教學內(nèi)容也集中在簡單的定理上,僅有一小部分的班級會根據(jù)學生的整體水平適當提高教學難度。同時,我國也有部分學校會將學生按照考試成績分配到不同的班級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師提供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但也會為學生的心理造成較大的影響。
三、初中物理分層教學的應用對策
(一)教師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環(huán)節(jié)
對于初中物理教師而言,在正式開展物理課程教學之前,需要全面掌握全班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許多教師會在教學新階段開始前通過考核測試的模式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同時,物理教師也應該積極與化學老師、數(shù)學老師進行溝通,結合學生各門課程的具體表現(xiàn)以及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推斷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于學習成績十分突出或者學習進度明顯落后的學生,教師更應該提高重視程度,定期向?qū)W生了解物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積極聽取學生對于物理課堂教學的想法。通過以上步驟,教師能夠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物理的現(xiàn)狀,并將學生初步劃分為ABC三個層次,其中,A層次主要包括成績優(yōu)秀,邏輯思維能力活躍的學生,B層次則是成績中等,對物理知識有一定理解能力,能夠解決基礎問題的學生,C層次則包括成績落后,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物理知識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
(二)分層制定教學目標
在充分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教師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同時,教師也應該及時調(diào)整現(xiàn)有的教學目標,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難度水平的學習資料以及學習考核方式,幫助學生通過學習達到相應的目標水平。例如,針對初三物理的電學課程,對于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僅僅需要在課堂上掌握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嘗試,了解并連接和將思維導圖有效地融入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建構出切實高效的思維導圖教學策略。譬如,生物教學知識中的DNA雙螺旋結構圖等圖形,就是建立在現(xiàn)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多重思維的擴展和延伸的結果,而這就是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架構的主要原因。
四、思維導圖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
(一)在生物復習教學中的應用
復習是能夠輔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更深刻的記憶和掌握,發(fā)現(xiàn)學習的漏洞和缺陷;同時還能夠為后續(xù)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傳統(tǒng)生物教學模式的復習方法進行復習,并不能產(chǎn)生非常有效地作用,但是思維導圖的有效運用可以大大提升生物知識復習的成效。職權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充分地運用思維導圖策略,不但可以摒棄多余的復習步驟,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生物知識復習的成效。如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細胞有絲分裂的知識復習時,讓學生充分地借助繪圖方式來梳理知識,同時還可讓學生按照圖示、實驗的操作來闡述自己的想法和疑問。
(二)在生物課堂筆記中的應用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老師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進行知識的記憶,由于知識點很多學生并不能立即理解和掌握,這就需要學生在老師講述的時候,做好相關知識點的筆記。但是,生物的知識點是比較瑣碎的、繁多的,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去記筆記,要實現(xiàn)盡量短的時間記筆記,全面掌握老師傳授的知識重點,進而有效的提高學習的時效性,就必須運用思維導圖來進行生物知識筆記制作。運用思維導圖來制作知識點筆記,可以簡化知識點的文字書寫,運用大量的符號、圖形和少量的文字可以將知識點更加清晰地描敘出來,同時還能將具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知識點進行對接,大大提高了生物教學的成效。
五、總結
總之,高中生物屬于高中教學課程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而學生在學習這門學科時,必須具有較強的思維發(fā)散能力、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思維想象能力。高中生物教學內(nèi)容具有大量瑣碎的知識點,學生必須深刻地記憶和掌握,并能有效地使用。然而,學生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時常對這些零碎、繁雜的知識學習感到吃力。思維導圖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能夠簡化知識點學習步驟,整合知識點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明晰知識點的邏輯,架構知識體系,進而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成效。
參考文獻:
[1]趙卓,湯婷婷.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6,(30) :92.
[2]邱美.高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對科學思維建構的有效性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5.
[3]朱麗麗.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知識縱向聯(lián)系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