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世鵬
1.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語文作為初中階段必修科目,會陪伴學生一生。為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教師應為學生營造科學的教學情境,將“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例如,教師在教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應實施合理教學導入:“每個人都要告別童年,你們在告別童年時都會想些什么?今天我們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便會對魯迅的童年時光進行介紹?!边@時學生便會產(chǎn)生濃厚興趣,為接下來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
2.明確閱讀目的性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對閱讀目的充分明確,提高學生閱讀水平。例如《陋室銘》,作為初中語文必學內(nèi)容,也是古文的經(jīng)典作品。通過閱讀此篇文章,學生可體會到音樂之美,另外也可學習到寫作技巧,從內(nèi)容的學習上能感悟到作者高潔傲岸的思想之美??偠灾?,教師應對閱讀的目的性加以明確,使閱讀不再是一種散漫的活動。
3.采用有效閱讀技巧
(1)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在語文閱讀中,學生應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對文章的大體思路加以深入探尋。例如學生初讀文章時,不求進行細致推敲,只要能把握文章大意即可。比如《傷仲永》這篇文言文比較簡短,但是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白話文畢竟在意思上有所不同,學生首先就應該根據(jù)課文后面所給注釋對照原文理解文章大意,結合課文后面所給提問思考議論文的表現(xiàn)手法,這篇文章是先敘后議,以方仲永“受之于天如此其賢,卻不受之人而泯然眾人”的事例強調(diào)了一個有利于成長的環(huán)境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告訴大家后天教育對一個人成長的決定意義。這是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最基本要求。再進一層,學生可以向深處挖掘,具體從哪些地方來表現(xiàn)“傷”、“傷”有幾層意思等。自我學習的過程就是以漁得魚,更好地掌握方法。
(2)掌握各種文體不同閱讀要素。不同體裁文學作品的特點有顯著差異,在閱讀中,學生應充分把握閱讀要素,并運用一定閱讀方法。例如在閱讀記敘文時,學生應抓住六個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jīng)過、結果,對記敘文順序進行明確,積極尋找文章的線索。在散文閱讀中,學生應抓住“形散神不散”特點。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應抓住對象主要特點,并對閱讀方法加以探討,明白作者采用了怎樣的材料,明確閱讀方法。
(3)正確把握三維目標。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多種有效方法,通過有效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興趣,誘導學生參與課堂學習,讓學生自主探究,不斷豐富學生體驗。在課堂評價中,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分數(shù)上,還應考慮到學生學習情況、認知結構等方面,加強閱讀訓練,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1.促進語文閱讀、寫作相結合 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期間,以閱讀、寫作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開展,可不斷深化對學生的價值觀教育。而且讀寫結合屬于我國比較傳統(tǒng)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將其應用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可在改善學生寫作水平、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上,活躍學生思維,豐富學生情感,促進學生使用語言,將學生自我價值取向較好地顯現(xiàn)出來。隨著初中語文教學新課改愈發(fā)深入,初中語文教師也可在日常教學中加入一些專題寫作方面的內(nèi)容,主要體現(xiàn)出語文教學情感跳讀、價值觀念,同時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較好地融入讀寫形式,由情感教育方面出發(fā),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情境教學及實踐,提升其情感認知水平;使學生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經(jīng)驗、體驗進行較好的融合,在激發(fā)寫作積極性的同時,還能凈化心靈,最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2.閱讀材料和作文選材結合 一篇作文優(yōu)秀與否在很大程度上由選材的好壞決定,寫作素材的合理選擇是學生寫作水平的具體表現(xiàn)。但現(xiàn)階段,“假、大、空”是初中生作文的主要缺點,學生所選素材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聯(lián)性不強,也缺乏自主性的思考。而閱讀是寫作素材的主要來源,日常對教學活動進行組織時,教師需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能夠在閱讀的過程有意識地發(fā)掘、積累可應用在寫作中的素材。初中語文課本上就有較為豐富的寫作素材。
3.更新和改造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在應試教育環(huán)境和入學考試的影響下,許多教師傾向于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他們的教學模式更為古老。在新課程標準不斷深化的基礎上,初中語文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更新和改造,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閱讀教學,并整合相應的初中閱讀教學中的人文教育內(nèi)容。充分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教師作為教學的指導和參與者,在語文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鞏固教師自身的基礎,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4.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合適的教學情境,加強對學生的情景化體驗,構建相應的情景化教學,使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漸漸提高。閱讀自身屬于較平面的內(nèi)容,經(jīng)設計情境教學,可大大改善教學中比較古板的教學情況,教師也可于教學中融入音樂、小視頻、圖片等,運用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將教學內(nèi)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文章內(nèi)容。
本文闡述了新課程下閱讀教學的有效對策,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對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至關重要。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合理的教學策略,促進閱讀與寫作的結合,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從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