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
目前,許多學校都實施了分層教學:將教學班分為培優(yōu)班和普通班兩層。其中,培優(yōu)班的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基礎都比較好,教師教學也相對順利。普通班的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成績就要差一些,教師的管理和教學都有一定的難度。對此,我側重談談高三分層教學的優(yōu)缺點及改進措施。
1.分層教學使學生整體水平相差不大,教學進度以及教學內容的深淺能夠更有效地開展,能夠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更好的因材施教,利于教師合理的控制教學進度。分班前,教師也對于學生充滿了抱怨,覺得有的學生不積極,不主動,使得自己工作情緒不高。分班后,對于快班,可以適當加快速度,加大練習。對于慢班,抓住基礎,加大基礎題練習。這樣教師對課堂把握也顯得游刃有余了。
2.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分班前,學習好的覺得吃不飽,反應教師進度慢。學習差的覺得覺得吃不了,反應教師進度快。現在把學習好的學生單獨抽出來編班,教師按照他們的進度進行講授,可以多學一些,學快一些。把基礎差的學生單獨抽出來編班,教師按照他們的實際情況進行講授,使他們能夠聽得懂,跟得上。
3.分層教學內含的競爭機制,能使學生更好的鞭策自己學習。培優(yōu)班的學生為了使自己能夠繼續(xù)保持在培優(yōu)班不斷為自己施壓,對待學習態(tài)度認真,作業(yè)能獨立完成。即使有嚴重偏科的學生,依然在努力,不想在任何一科落于人后。普通班程度較好的學生也會不斷激勵自己好好學習,證明自己不比培優(yōu)班的學生差。
1.會導致學生兩極分化嚴重。實施分層教學,把學習水平相當的學生集中在一起,這使得不同層次的班級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有明顯的區(qū)別。對于高層次的班級來說,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都比較扎實,所以他們的教學目標較高、教學內容較難、教學方法也較靈活多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較高、學習氛圍也相對較好,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的學習水平也很容易提高到一個較高的層次上。相反的,在學習水平較低的班級中,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學生存在畏難情緒,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學生的厭學情緒,形成惡性循環(huán)。
2.個別學生壓力較大,培優(yōu)班個別學生在原來班級成績排名還可以,但分班以后,成績在年級排名一樣,但是到班級里面排名比較靠后,感覺壓力比較大;普通班部分學生存在破罐子破摔的情況,給教師上課增加了難度。
1.各科教師及班主任要時刻了解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避免在復習過程中有極端情況發(fā)生,多給學生進行勵志教育,讓學生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并以此經常激勵他們,振奮他們的精神,同時適當的開展一些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緩解目前“破罐子破摔”的情況。俗話云: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我們不得不與時俱進,多關心學生關心的,多了解學生的喜好,多與學生交流,做學生可信賴的大朋友,爭取做到師生關系和諧,彼此教學相長,這為我們的教學成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造氛圍樹信心。普通班的學生到了高三的學習階段,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他們樹立必要的信心并確定各自的高考目標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甚至,我個人認為,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決定普通班教學是否成功的重要前提。那么,怎樣才能做好這一環(huán)節(jié)呢?有計劃的召開主題班會不失為一良策!比如,我所任教的2018屆高三一班,正是通過一些有意義的主題班會,如“百日誓師”,將這一環(huán)節(jié)做得很到位,為后來的高三一班在最后的高考中超額完成學校的指標任務打好了重要的基礎和鋪墊。
總之,教學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對不同層次學生要有不同要求,同時還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彈性教學和學習層次的調節(jié),引導學生將學習動機和心理狀態(tài)調整到最佳水平。這樣,我們的高考備考才會真正收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