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裴 侯澤良
摘 要:生本教育認為,學生的美好學習生活是學校德育的基礎,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由于化學學科知識點多、碎、繁的特點,學生掌握起來困難,久而久之失去學習興趣和動力。生本教育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生機和方向。生本教育注重激發(fā)學生內(nèi)部動力和積極性,改變課堂互動模式。
關鍵詞:生本教育 高中化學 復習策略
高三,是高考備考的最后沖刺關鍵期,是學生學習旅程中最為緊要的一個階段。如何提升高三總復習的效果,提升學生成績,讓學生考上理想大學,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目前高三化學復習的整體現(xiàn)狀是:學生認真,教師努力,但是結(jié)果不理想。其實問題的根源在于,以教師為課堂主宰,教學方法單一,過程枯燥乏味,學生獨立思考時間過少,無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導致復習效率較低。
根據(jù)多年的實驗研究,華南師范大學郭思樂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理念,從名字上不難理解就是以學生為根本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理念重點在于以學生為中心,彰顯人的價值,關注學生的創(chuàng)新探索思維和學習主動性,給予學生學習主動權(quán),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環(huán)境中去獲取知識,使學習效率得以提高。我們將生本教育理念融入,滲透到高三化學復習備考過程中,對提升學生的復習效果必有很大的幫助。那么如何把生本理念有效地融入到高三化學復習教學中,是值得大家研究的課題。[1]
一、更新教師觀念
作為教師,要相信學生的學習潛能,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不過多干預學生,讓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再是夸夸其談,而是應用到每一節(jié)課。教師要相信學生,學生才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同時學生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通過教師捕捉和把握的各種信息的引導,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學習中去。學生獲得了學習主動權(quán),在自主、合作、動手、探究、交流的環(huán)境中獲取知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潛能。同時,學生在教師營造的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也緩解緊張、畏懼心理,有利于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教學秩序。通過學生自己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jié)合,真正找出了學生的知識薄弱點,提高了學生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改變,由灌輸者變成了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者,學生自主學習的催化劑和指導者[2];
二、更新學生學習觀念,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讓學生明白,在學習上的點滴收獲應該是自己自主學習的結(jié)果,不能再完全依賴老師,老師的角色只是催化師、引導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實現(xiàn)學生積極、主動、活潑、健康地發(fā)展,親身體驗、領略真善美,樂學善學、勤于反思以及信息意識覺醒。由此,課堂教學成為最舒適、最簡單、最無形的德育過程。在復習過程中教會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與其他同學討論交流,合作探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或者助手的身份。
對學生來說,教師覺得學生已經(jīng)掌握而實際有些學生不明白的知識,可以在同學的幫助下弄清楚;課堂上分心的學生少了,快樂學習的學生多了,通過自覺主動地學習使得提出的問題也更具價值;明確了關鍵詞或關鍵數(shù)據(jù)的發(fā)現(xiàn)方法和化學問題的分析思路,提高了學生參與復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達到“師生共贏”目的。
三、探索適合本校的高三化學復習策略
由于每個學校學生的學情和所處的環(huán)境都不盡相同,要研究學校的實際情況,然后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才能夠做到因材施教,事半功倍。通過研究,探索和總結(jié)出適合本校的“生本教育”理念下可實踐、可操作的高三化學一輪、二輪及三輪教學形態(tài)、復習策略。要提高綜合應用能力,必須以基礎知識為支撐,以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為再生點,以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為立足點,做到考試成績與素質(zhì)教育的兩相兼顧,選拔與培養(yǎng)珠聯(lián)璧合,最大限度、最高效率讓更多學生達到高考選拔人才的要求,才是把生本理念融入到高三化學復習過程中的最終目的。
我們的高三復習策略的操作過程:首先,根據(jù)生本教育理念,提出幾種比較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思路,復習策略。如在教學中采用整體教學、小組教學和個別教學相結(jié)合的教學方式,在小組學習中,優(yōu)等生除自己學會外還要幫助組內(nèi)其他成員的學習,整個學習過程以激勵為主,每個學生都力爭上游,使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上學習,從而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其次,集體討論,集體研究,選取合適的幾種方法以便在具體復習過程中分類實施。如在批改作業(yè)時,先讓學生自己批改再教師批改;講評習題時,先讓學生講評再教師講評,這樣學生可以兩者結(jié)合找出出入點,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深度,提高學生自主有效學習的能力;同時也利用了作業(yè)和卷面情況暴露出學生的知識薄弱點,便于教師的重點指導以及隨后的針對性訓練。當然在講評習題時要求教師設置合理的順序,建議試題先易后難、先小后大、先客觀后主觀、先熟悉后陌生,層層遞進,不斷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求知欲,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3]
生本教育理念的實質(zhì)就是,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我價值,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而教師作為課堂上的向?qū)?,應歸還學生的課堂的主動權(quán),僅僅以引導者和學生學習助手的身份,點撥、引導和幫助學生。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進行實踐探究,必然能夠提高學習能力,從而提升高三化學總復習的效果,提升成績。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郭思樂.教育激揚生命:再論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劉國歡.生本教育理念下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