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麗娜
【摘 要】在諸多聲樂體裁中,對嗩吶音樂影響最為深刻的當屬戲曲。在戲曲音樂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嗩吶對其吸收的內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
【關鍵詞】嗩吶;戲曲;音樂;作用;藝術表現(xiàn)
中圖分類號:J818?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6-0035-01
元代以來,我國的戲曲走向成熟并蓬勃發(fā)展,客觀上也為嗩吶音樂的發(fā)展提供了大好時機。嗩吶音樂對戲曲音樂的吸收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移植戲曲聲樂或器樂曲牌,二是將富有特色的曲調吸收過來,改編成新曲。
一、在戲曲曲牌中的作用
在全國各地的嗩吶曲中,有許多曲名見于南北曲。南北曲的集大成者是昆曲。與昆曲基本同時的,還有其他一些曲牌體的戲曲,從這些戲曲中,嗩吶也吸收了許多曲牌。例如在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流行一種大弦子戲,這種戲大約產生于明代,是曲牌體,而且其領奏樂器就是嗩吶。該劇種有數(shù)百支嗩吶曲牌,分為錫笛(錫桿高音嗩吶)曲、大笛(低音嗩吶)曲和羅笛(中音嗩吶)曲三類,通過不同形制的嗩吶間音色、音區(qū)的對比,表現(xiàn)劇中人物的不同性格和烘托舞臺氣氛。從戲曲的角度講,該劇種利用了嗩吶作為領奏樂器,增大了樂隊的音量,使之更加適合露天演出,同時嗩吶的獨特音色也使該劇種的音樂獨具特色;從嗩吶的角度講,這幾百首曲牌既是大弦子戲的,也是嗩吶自己的。作為該劇種樂隊的領奏樂器,嗩吶在為戲曲伴奏的同時豐富了自己。大弦子戲曲牌名的一部分亦見于南北曲,但既然這些牌子被用于不同的劇種,其音樂就必有變異。目前,《鎖南枝》《駐馬聽》《海麗花》《臘花梅》《一江風》《高調黃鶯》《下調黃鶯》《下調駐云飛》《大青陽》等,仍是嗩吶藝人經常演奏的曲目。
與大弦子戲情況相仿的,還有河南的羅戲、廣東的正字戲、遼寧的海城喇叭戲、山西的陽高嗩吶腔、湖南的低腔、粗昆牌子、辰河高腔等劇種,都是用嗩吶作主奏樂器。這種情況,可以說是戲與嗩吶兩相得益。
二、利用戲曲音樂素材的新曲創(chuàng)作
另一類嗩吶曲,是將戲曲的過場音樂、伴奏音樂中所用的曲牌或精彩唱腔作為素材,加以綴合和改造,形成新的更加器樂化的樂曲。這種做法,在河南、山東、河北、安徽、江蘇等梆子戲流行地區(qū)成果更加顯著。
如魯西南的優(yōu)秀嗩吶曲《開門》(又名《小開門》《開門子》等等),原為傳統(tǒng)的器樂曲牌,在當?shù)氐陌鹱討蛑杏孟覙菲餮葑啵蠼泦顓人嚾思庸?,成為魯西南嗩吶的代表性曲目之一,并且以《六字開門》(又名《五字開門》)為基礎,演化出許多優(yōu)秀曲目,如《大合套》《婚禮曲》《歡慶》等等。
再如,河北冀南地區(qū)廣為流傳的嗩吶曲《哭五更》,是當?shù)厮嚾艘杂滥昕h地方劇種“永年西調”劇目《李翠蓮上吊》的劇情為基礎,采用西調的哭腔和鑼鼓曲牌,在長期演奏中不斷加工精練而成,現(xiàn)為冀南地區(qū)家喻戶曉的藝術珍品。
又如河南的《全家?!贰短ЩㄞI》等,也都是從戲曲唱腔和曲牌發(fā)展而來的。
南方的情況也是一樣。以浙江的吹打樂為例。浙江吹打的曲調大多源于流行在當?shù)氐睦デ?、婺劇、紹劇、甌劇、調腔以及京劇等戲曲音樂(包括其吹奏的曲牌和唱腔)和民歌小調,只是由于器樂的需要而發(fā)生了較大變化。例如在溫州地區(qū),藝人們把各種戲曲的過場音樂和唱腔加以變化運用,連綴成套,形成器樂曲,名曰“頭通”。其代表曲目《集錦頭通》,就是由昆曲唱腔組合而成,【想當初】【吾陣東上】【莫不是】【佛前燈】等標題,都是原戲曲唱詞開頭的幾個字。
這類曲目,由于取材于群眾所熟悉并喜愛的戲曲曲調,又經過藝人們多年來細心揣摩、精雕細琢,因而藝術性高、生命力強,往往是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曲目,也常常是藝人們的看家曲目。
三、吹戲
用嗩吶直接吹奏戲曲中的唱段或者全本唱腔,也是嗩吶從戲曲中汲取營養(yǎng)的一條重要渠道。吹戲的方式各地也不同,有的地方只吹選段,有的地方吹整出戲的唱腔,而在山西,卻要整出戲連道白都要吹下來。這就要求藝人不但能夠演奏唱腔,而且能夠牢記并模仿道白。筆者在山西省清徐縣嗩吶老藝人牛福元家中聽他的次子牛二毛用嗩吶模仿晉劇道白,可謂惟妙惟肖。在吹戲時,有的只用不同型號的嗩吶,有的則用不同的樂器作角色的分工,例如在晉北地區(qū),通常用嗩吶吹須生、花臉或青衣的唱腔,用管子吹老旦或須生的唱腔,用口喰吹小旦、道口或花臉的唱腔,用龍頭號吹老旦的唱腔。值得注意的是,各種角色全由一人擔任,反過來說,即一人要演奏幾種樂器。至于具體用哪幾種,要視本人的技能和擁有的樂器而定?,F(xiàn)今流行于山西的嗩吶曲《三對面》,就是用口哨、嗩吶、咔碗模仿晉劇《二進宮》中李艷妃(青衣)、李波(須生)和徐延昭(花臉)的唱腔而成。
當代演奏家對吹戲仍情有獨鐘,他們經常把戲曲唱段作為自己的演奏曲目。如郝玉歧演奏的曲劇《卷席筒》、豫劇《秦香蓮》《七品芝麻官》《朝陽溝》中的唱腔,胡海泉演奏的《評戲》《河北梆子腔》等等。
可見,在戲曲音樂的發(fā)展過程中,嗩吶對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作用,也使嗩吶演奏在戲曲音樂中得益頗多。
參考文獻:
[1] 劉勇.中國嗩吶藝術研究[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
[2] 黃允箴.中國民族音樂大系[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