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教學階段當中,地理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但是,在學習地理的過程當中,學生通常會感到初中地理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地理知識點繁多零散,因此,必須在教學實踐當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而在初中地理的教學當中,充分運用體驗式教學能夠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本文闡述了體驗式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 ?初中地理? ?應用
在當前的初中教學當中,較為注重引入全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被廣泛應用于初中各門學科教學中,而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可使學生直觀形象的認知與了解相關的地理知識,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地理興趣,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地理教學活動當中。體驗式教學,可有效的突破以往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定勢思維”的限制,讓學生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讓學生能夠通過體驗式教學方式,教學自主思考與自主學習,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素質,讓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發(fā)展。
一、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體驗興趣
地理學科既是一門理論性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因此,在地理教學當中教師也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師應讓學生通過在地理教學實踐當中的實際動手操作,來體驗到地理學習的樂趣。在開展體驗式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應指導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提供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讓學生能夠深入的學習地理知識,有效的拓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小組合作時,可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內進行學習。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例如,在教學《埃及》一課時,教師可依據課文內容提出相關的問題:(1)尼羅河發(fā)源地在哪里?它最終注入哪一個海洋?流向是哪里?教師可將課前準備好的一個簡要的埃及模型圖展示在課堂上,并依據學生的回答,用綠色筆繪制出尼羅河發(fā)源地非洲東部高原,以及它注入的地中海。并講解由于尼羅河在埃及境內流經沙漠地區(qū),因此,未能匯入任何的支流。(2)埃及重要的經濟支柱有哪些?教師依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繪制出埃及金字塔等名勝古跡、阿斯旺大壩,尼羅河、沙漠奇景。在教師手繪的過程當中,學生可以跟隨著教師的手繪,來直觀形象的認識這些景物在埃及所處的地理位置,這樣的學習方式,相較于單一化的理論講解,能夠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3)埃及人民修建阿斯旺大壩位于何處?這一大壩的修建,對于埃及產生了哪些影響?教師手繪出埃及開羅以南900公里的尼羅河畔,阿斯旺大壩可平定洪水,能夠貯存可使用數年的水量。還可有效地解決干旱問題。教師再指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并得出相關的結論:埃及是北非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埃及的四大經濟支柱分別是:石油、運河、僑匯、旅游,通過這樣形式學習方式,能夠讓形式通過自主思考與自主學習,獨立發(fā)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較好的彰顯出體驗式教學的實效性。
二、在體驗式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通常而言,開展體驗式教學的重點內容,即是要依據教學內容、形式的學習水平、認知理解能力,來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到教學情境進行體驗學習,由于地理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難以認知與理解相關的知識內容。教師可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將原本抽象性的地理知識、圖片,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從而能夠將地理知識以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方式較好的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認知與理解地理知識。讓學生在體驗式教學當中,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教學《東南亞》一課時,教師在開展體驗式教學時,可按照下述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授課:第一、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東南亞的紀錄片視頻,通過紀錄片,讓學生能夠直觀的觀察到東南亞的概況現象;教師再安排學生繪制出東南亞地理示意簡圖,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所必備的空間想象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通過自己手繪示意簡圖的過程,來進行知識內化,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學習理解這一知識點;第二、通過多媒體播放馬六甲海峽這一“海上生命線”的視頻 以及“東南亞之最”的知識。讓學生能夠認知與了解東南亞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的各項主要的特點,提升學生的地理分析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綜合問題的能力。教師再結合多媒體課件內容進行講解,如此一來,就能夠讓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從多媒體課件當中獲得感性的認知,在教師的講解當中,讓學生能夠對于所學的地理知識內容獲得更加深入的認識,并在理解的基礎之上,來有效的提升學生自我的地理學習水平,并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以體驗式教學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總結
通過體驗式教學,可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與掌握教學內容,但是,僅僅是依賴于此種讓學生融入情境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與理解能力是不夠的,在體驗式教學課堂上,教師必須指導學生對體驗式學習的過程與結果進行總結,如此一來,才能讓學生較好的理解與掌握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對于初中生而言,必須學會對各門學科知識進行整理與總結,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當中,也同樣要學會整理與總結地理知識,因此,在地理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有效的整理與總結地理知識。例如:在教學《澳大利亞》一課時,在學習完課程內容之后,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總結:(1)澳大利亞的地形特點:有高原、平原、山地。在分布區(qū)域上西部為高原,中部為平原,東部為大分水嶺。由于澳大利亞的整體地勢較低,地形起伏較小,擁有廣闊的平原與高原,是發(fā)展現代農業(yè)的有利地形。(2)澳大利亞的氣候特點是以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降水呈現出中部較少、南北較多的特點。(3)澳大利亞適合開展畜牧業(yè)的地方:澳大利亞的東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區(qū),降水豐富,具有肥沃土壤,在這一地區(qū)集中養(yǎng)殖70%的羊。通過這樣以體驗式教學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總結,能夠讓學生細化知識,并讓學生將知識系統(tǒng)化的過程導致,來學習與掌握總結與歸納知識的技能,讓學生將這樣的學習發(fā)生,運用于今后的地理學習當中,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尋找出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進一步同時學習的針對性與實效性,能夠讓學生真正的學好地理學科知識。
四、結語
總之,在當前的初中地理教學當中,想要充分應用體驗式教學方式,可圍繞采用體驗式教學,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體驗興趣;在體驗式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進行學習;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總結來進行。以此來提升地理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讓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充分融入到教學情景當中,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章興.體驗式學習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6):115.
[2]祝雄英.體驗式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8):142.
[3]劉倩.體驗式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N].貴州民族報,2016-08-29(A03).
[4]陳宏偉.芻議初中地理教學中體驗式學習法的運用[J].赤子(中旬),2014,(04):101.
[5]李艷麗.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7,(16):115-116.
[6]許金款.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探究[J].學周刊,2017,(05):136-137.
[7]祖曉杰.新課改下初中地理教學方法的研究[J].才智,2015,(01):239.
[8]秦光勇.新課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學之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147-148.
[9]田宏虎.初中地理教學新法[J].讀與寫,2013,(12).
[10]于清江.教學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5,(31):123.
(作者簡介:王玉靜,聊城大學畢業(yè),在山東聊城第七中學任教,現任年級主任,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