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蘇華,高昕
(山東省青島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山東青島 266034)
失眠在醫(yī)學上是指不能獲得正常的睡眠時間,失眠的臨床表現(xiàn)一般是難以入眠或是徹夜不眠,似睡似醒,醒后會感覺到疲乏無力,或是睡后易醒,醒后又難以入眠。據調查發(fā)現(xiàn),我國的失眠人群發(fā)生率約為56%,占據了近一半的人群數量,是當代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然而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改善失眠現(xiàn)象的是以來艾司唑侖片等催眠藥物,這類藥物對人體都有依賴性和耐受性,因此不能進行長期使用。中醫(yī)情志護理在當今社會發(fā)展中有著很大的進步,該文對情志護理結合中醫(yī)療法治療失眠進行研究和論述。
在中醫(yī)領域內,失眠屬于“不寐”的理論范疇,在以往的醫(yī)學文獻中有 “不得臥”“不得眠”“目不瞑”等說法[1]。這主要是以患者的睡眠障礙為主,患者會經常出現(xiàn)多夢、早醒、入睡困難、醒后乏力等癥狀。在當代研究中,失眠癥可能是很多因素所造成,如患者的年齡、職業(yè)、地域、誘因、性別等,大多數患者都是因為長期進行過度的腦力勞動,由長期強烈的思維情緒波動或是腦力緊張性勞動所造成的大腦皮層過度興奮,會使大腦皮層的功能活動紊亂,最終引起失眠的現(xiàn)象。
中醫(yī)認為失眠是由內、外因素共同影響的。在內是因為情志不暢,在外是因為各種熱病的發(fā)生。其中情志不暢會引起氣血功能失調,嚴重可能會波及肝腎的健康。臨床上的主要癥狀是肝郁化火,肝臟藏魂,以升為主,氣郁化火,魂無法藏于肝內,神明受擾,因此導致夜不能寐。因此中醫(yī)治療中對于肝郁化火失眠主要是改善肝的功能。
情志護理突出的是中醫(yī)特色,能夠幫助病人以及家屬正確的面對疾病,讓病人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工作,操作簡易,方便推廣使用[2]。失眠患者如果能夠積極進行情志護理,那么就能避免護理過程中的抑郁、焦慮和不安、緊張的情緒,能夠以一種放松的姿態(tài)來對待睡眠,做到喜怒有節(jié),這樣才能更好入睡。此外,在研究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采用情志護理的患者睡眠質量指數明顯優(yōu)于普通的患者,能夠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因此,單獨的情志護理能夠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睡眠障礙。
在中醫(yī)中,人體脈絡學認為足是聯(lián)系臟腑的重要部位,與氣血運行有很大的關系。情志偏頗的人大腦會長期處于興奮狀態(tài),導致失眠癥狀,足浴能夠刺激足底的神經末梢反射從而改善失眠的癥狀。醫(yī)者實驗,將68例失眠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先分辨失眠類型,如心膽氣虛型、陰虛火旺型、肝郁化火型、心脾兩虛型、痰熱內擾型等,然后給予相應的情志護理結合足浴治療,觀察組給予鎮(zhèn)定催眠藥艾司唑侖。在護理后進行相應的對比發(fā)現(xiàn):治療組能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質量,且簡便易行,避免了藥物依賴,值得推廣使用。因此,采用情志護理結合中醫(yī)足浴治療能夠治療失眠癥狀,有效地提高睡眠質量。
艾灸主要借助相應的穴位作用,通過艾絨對患者的體表穴位進行溫熨、燒灼,借助灸火熱力效應讓體表快速吸收藥物,有著平衡陰陽、扶正祛邪、伸筋活絡之功效[3]。醫(yī)者實驗,將74例失眠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應用情志護理結合艾灸治療,觀察組在治療組的基礎上將失眠患者分為心膽氣虛型、陰虛火旺型、肝郁化火型、心脾兩虛型、痰熱內擾型,辨證施護,個采取七情相勝的情志護理法。在護理后進行相應的對比發(fā)現(xiàn),艾灸治療雖有一定的治療價值,但是結合中醫(yī)情志護理能夠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延長患者的睡眠時間,提高治療效果。此外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情志護理結合艾灸治療對老年性卒中后失眠的護理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對提高療效有著重要的作用。
刮痧是中醫(yī)一種常見的護理方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淋巴的循環(huán),讓末梢神經和肌肉得到充分的營養(yǎng),使得末梢神經受到刺激去調節(jié)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最終能夠調節(jié)大腦的興奮與抑制,保持平衡狀態(tài)[4]。醫(yī)者實驗,將62例失眠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采取情志護理結合刮痧進行護理,觀察組每晚睡前服用0.8 mg的阿普唑侖。在護理后進行相應的對比發(fā)現(xiàn),治療組的治愈率總有效率明顯高于觀察組,并且治療組患者并沒有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因此可以說明情志護理結合刮痧能夠有效地治療失眠,對睡眠質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
耳穴療法也屬于中醫(yī)療法,這種方法能夠科學合理地改善更年期失眠癥狀,提高睡眠質量,延長睡眠時間,目前在臨床醫(yī)學中使用的比較多[5]。醫(yī)者實驗,將58例失眠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采取情志護理結合耳穴壓豆進行護理,觀察組每晚睡前服用阿普唑侖。在護理后進行相應的對比發(fā)現(xiàn),治療組的耳穴壓豆配合中醫(yī)情志護理治療能夠有效地治療更年期患者失眠癥狀,提高睡眠質量。因此可以說明情志護理結合耳穴壓豆能夠有效地治療失眠,有效地提高睡眠質量,延長睡眠時間。
中藥治療失眠的臨床效果比較好,相比于西藥來說,無藥物依賴性,不良反應小,能夠有效地改善睡眠質量[6]。醫(yī)者實驗,將76例失眠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采取情志護理結合中藥進行治療,中藥成分有丹參300 g、蒼術100 g、肉桂50 g、玄參300 g紫石英300 g、黃連30 g,紫石英需要先煎,肉桂后下,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后進行分級護理,給予患者七葉安神片。在護理后進行相應的對比發(fā)現(xiàn),治療組的中藥配合情志護理治療能夠有效地改善失眠癥狀,解除2型糖尿病失眠的部分誘因,提高睡眠質量,增加治療療效。因此可以說明情志護理結合中藥能夠有效地治療失眠,有效地延長睡眠時間,從而提高睡眠質量[7]。
醫(yī)者實驗,將64例失眠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采用針灸治療結合中藥和情志護理等綜合治療,觀察組僅采用針灸治療。在治療后進行相應的對比發(fā)現(xiàn),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觀察組,且治療組的患者總體滿意度也高于觀察組。因此可以得出中醫(yī)針灸結合中藥和情志護理綜合治療更加有效,能夠充分改善患者的睡眠,值得臨床推廣。此外還有醫(yī)者實驗,將治療組采取形狀神經節(jié)阻滯結合中醫(yī)的電針治療,然后結合情志護理觀察效果,觀察組則采用西醫(yī)治療方法。在治療后進行相應的對比發(fā)現(xiàn),治療組的遠期療效明顯優(yōu)于觀察組,且治療組的患者總體滿意度也高于觀察組。因此可以得出中西醫(yī)結合情志護理能夠使治療更加有效,無依賴性,無不良反應,能夠充分改善患者的睡眠,具有遠期療效好等特點,值得臨床推廣。
情志護理在失眠患者的臨床應用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治療方法,醫(yī)學界對此研究也是越來越多,但是對一些具有中醫(yī)特色的護理措施研究卻很少。而且隨著醫(yī)療體制的改革,越來越多的患者會更加關注實施后的效果問題,不僅關注實施層面。因此,這就促進了護理研究者展開對中醫(yī)特色情志護理的研究,并提出更有意義的理論及措施。此外,在我國目前臨床上對病人進行心理評估時缺乏有效量化評估,護理人員要運用望聞問切四種陣法選用量表評估,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全面且準確地評估,從而提高臨床上情志護理結合中醫(yī)療法治療失眠的實施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