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飛
高血壓是臨床多發(fā)病與常見病,患者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增高,可損傷腎、腦、眼、心等組織器官,誘發(fā)心腦血管類疾病,危害患者生命健康。臨床治療高血壓常采用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鈣離子通道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等,以控制患者血壓,但既往研究及臨床實踐發(fā)現,長期服用西藥降壓藥物可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1,2]。近年來中藥治療慢性疾病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具有安全可靠等特點。本研究選取112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對照探析夏枯草湯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聯(lián)合治療對血壓控制及血清一氧化氮(NO)、內皮素-1(ET-1)水平的影響,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組進行對照研究。其中觀察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齡65~81歲,平均(71.79±4.61)歲;對照組56例,男29例,女27例,年齡65~79歲,平均(70.89±3.56)歲。2組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符合《世界醫(yī)學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60歲;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3];無自身免疫性疾?。患韧窗l(fā)生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類疾病;入組前4周未接受相關藥物治療。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者;伴有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者;先天性主動脈縮窄者;合并傳染類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
1.3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5 mg/次、1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上海上藥中西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524)口服治療。觀察組:給予夏枯草湯聯(lián)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療,夏枯草湯含有甘草5 g,生山楂15 g,炒白術10 g,陳皮7 g,澤瀉15 g,芍藥15 g,牡丹皮30 g,何首烏15 g,夏枯草50 g,丹參30 g,水煎,400 ml/劑,1劑/d,早晚分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用藥方法同對照組。2組均治療1個月。
1.4療效評定標準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為顯效、有效之和。顯效:舒張壓(DBP)降低>20 mmHg或降低10~20 mmHg且達正常水平;有效:DBP降低10~20 mmHg或降低<10 mmHg且達正常水平;無效:與以上標準不相符者。
1.5觀察指標1)總有效率。2)治療前后DBP、收縮壓(SBP)。3)治療前后采用全自動γ計數儀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清NO、ET-1水平。4)治療前后采用雙抗體夾心法檢測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hs-CRP)、血管緊張素II(AngII)水平。
2.1臨床療效2組總有效率相比,觀察組94.64%高于對照組78.57%(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對比 (例,%)
2.2血壓治療前2組DBP、SBP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2組DBP、SBP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DBP、SBP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血清NO、ET-1水平治療前2組血清NO、ET-1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2組血清NO均較治療前升高,血清ET-1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血清hs-CRP、AngII水平治療前2組血清hs-CRP、AngII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hs-CRP、AngII水平低于治療前,且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水平對比 (例,±s)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NO、ET-1水平對比 (例,±s)
表4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hs-CRP、AngII水平對比 (例,±s)
高血壓是一種伴有腎、腦、心等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害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心腦血管類疾病發(fā)生獨立危險因素,因此維持正常血壓水平對患者意義重大。心肌和平滑肌收縮依賴細胞外鈣離子通過特異性離子通道進入細胞,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屬于鈣離子通道抑制劑,可作用于心肌和平滑肌,選擇性抑制鈣離子跨膜進入過程,擴張外周動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從而實現控制血壓目的[4]。劉洪等[5]研究顯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降低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SBP,治療總有效率為85%。但以往研究證實,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壓效果與劑量有關,臨床應用較難把握,加之老年人群內環(huán)境與代謝平衡呈生理性退化,影響藥物代謝過程,因此應盡可能選擇降壓效果平穩(wěn)、不良反應較少藥物[6]。
中醫(yī)學中高血壓歸屬于“眩暈”“頭痛”范疇,病機主要為肝火上炎、脈絡瘀滯,故治療應以清泄肝火、活絡通脈為主。夏枯草湯含有甘草、生山楂、炒白術、陳皮、澤瀉、芍藥、牡丹皮、何首烏、夏枯草、丹參,方中甘草可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補脾益氣、調和諸藥;生山楂可活血化瘀、健胃消食;炒白術益氣健脾、燥濕利水;陳皮可燥濕調中、理氣健脾;澤瀉可清瀉腎火、利水滲濕;芍藥可緩急止痛、養(yǎng)血和營;牡丹皮可活血化瘀、清熱涼血;何首烏可化濁降濕、益精血、補肝腎;夏枯草可清熱散結、清肝明目、利水;丹參可養(yǎng)血安神、涼血消癰、祛瘀止痛、活血調經,諸藥合用能共達清泄肝火、活絡通脈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夏枯草湯可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血脂水平,調節(jié)微循環(huán),且具有抗炎作用,能減少炎癥細胞因子分泌和合成,并通過多途徑擴張血管,調控血壓[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DBP、SBP低于對照組(P<0.05),與朱芹英等[8]研究相符,提示老年高血壓采用夏枯草湯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聯(lián)合治療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水平。NO是一種較強信號分子,具有強大舒張血管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ET-1是一種血管收縮肽,當血管受到損傷時其含量可顯著升高,當NO不能抵消ET-1產生血管收縮效應,機體即表現出高血壓狀態(tài);hs-CRP與高血壓發(fā)生密切相關,高水平hs-CRP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AngII可引發(fā)血管功能障礙和血管重塑,導致血壓升高,提示夏枯草湯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聯(lián)合可改善高血壓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有利于正常血壓水平維持。而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礎上發(fā)現,治療后觀察組血清NO、ET-1、hs-CRP、AngII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老年高血壓采用夏枯草湯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聯(lián)合治療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水平,提高血清NO水平,降低血清hs-CRP,改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