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道生
“沒有成績的家長會”,拋開成績的局限,讓教師和家長更加理性地思考人的全面發(fā)展,思考我們教育目的。
關于家長會,家長和老師都要擺好各自的位置,定位要準。家長和教師是平等的合作關系,是需要共商孩子的發(fā)展,因此共享信息、溝通想法、明確措施、分工協(xié)作等是主要任務。教師不要“居高臨下”地要求和指責家長,家長不要“求全責備”地指使和苛求教師,各自擔負起相應的責任,相互支持和配合。
期末家長會,班主任應思考和明確家長們的需求和困惑有哪些,有的放矢,講到家長們的心坎上。高一的家長,關注孩子的適應情況,關注孩子的成績排名,關注班級的發(fā)展情況,關注老師們的工作情況,關注學校的管理制度等等。班主任要梳理清楚,想法打開家長們的心結。
要引導家長分析,他們的擔心和憂慮的事情,是否是真的存在,是否真的是“問題”。例如,手機問題歷來是家長們高度關注的問題,他們期待學校“一禁了之”,對學校提出的“慎用手機”持懷疑態(tài)度。讓家長們想想,手機能否做到“一禁了之”?是做不到的,也沒必要做的?,F(xiàn)代社會,手機是重要的聯(lián)絡工具,也是學習工具,禁止帶手機入校,本身就不現(xiàn)實。另外,培養(yǎng)學生對手機,特別是游戲的抵御力和自制力,本身就是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而這種能力必須是在使用手機中實踐鍛煉,而不是在隔離手機中憑空訓練。期待孩子隨時隨地都在學習,不允許學生有適度的放松,這種“過度管理”本身就值得商榷。
(博客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ee9d3b0102y2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