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語文教育”,其指導思想是:聯(lián)系社會生活,著眼整體教育,堅持完整結構,重視訓練效率。而“大語文教育觀”的提出,全方位地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同體育運動有機結合起來,大大拓展和豐富了體育課堂教學的范圍和領域,使體育課程更好地體現(xiàn)出它的實踐性與開放性。
關鍵詞:大語文教育;結合;體育課堂
大語文觀融入體育課堂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與體育運動有了密切的聯(lián)系。在體育課堂中老師利用動聽的語言鼓勵學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老師在講解動作要領時,使用言簡意賅,邏輯正確的語言,可以使學生在理解動作時事半功倍,正確做出動作,避免過多的錯誤。同時,教育專家認為,“道德”“情操”“品性”“氣質”等人文素養(yǎng),很難教成??康氖恰疤找薄薄把暋薄岸δ咳尽皾撘颇迸囵B(yǎng)出來的。因此,在體育課堂中使用優(yōu)美的語言,可以讓學生濡染于心,達到體育教學與語文教學的雙贏局面。
一、 在體育課中融入大語文觀,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技能
簡單來說,語言的魅力是無窮大的,它在體育課堂中的呈現(xiàn)方式也是多樣化的,它為學生在學習體育技能方面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首先,新的體育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求新、求異的心理較強,這就要求我們每節(jié)課都要有新意,用新鮮的事物、形式或角度來刺激學生,激發(fā)學生活動的動力,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從而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因此,在小學中低段的體育課堂中,語言的運用就非常重要。因為,在小學中低段教學中會運用到大量的情境教學,而情境教學需要通過教師聲情并茂、妙趣橫生的教學語言,描述活動情節(jié)、過程以及角色對話等,使學生如臨其境,盡情參與。情境教學的開展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其很快能進入學習狀態(tài)。
其次,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一些較難的技巧動作之前,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手勢,都能夠鼓勵學生,給學生以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并且明白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在進行長跑時,我們也可以用生動的語言形象地將長跑比喻成考試,使學生正確掌握長跑技術。例如,考試時必須先做容易之題,保證能得分的要順利到手。切不可本末倒置,將那十拿九穩(wěn)的題目放在后邊,而先攻難題,這樣往往會導致你被搞得暈頭轉向,最終連容易的題都不會做。也就是說在長跑的一開始要跑出自己的節(jié)奏,調整好呼吸,當極點出現(xiàn)時,努力克服,極點過后整個人進入到亢奮的狀態(tài),沖刺過程中能夠很好地發(fā)揮。
第三,語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傳遞信息的載體。在教學工作中,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效果。而且教師對學生一句恰當?shù)脑u語,可以使學生受益終身;相反,教師一句不恰當?shù)脑u價也可令學生遺恨終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除了具有鮮明的教育性、深刻的啟發(fā)性、生動的形象性、強烈的鼓勵性、濃厚的趣味性和充分的靈活性之外,還必須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把評價放在課程、教材與教學的整體框架上進行設計,使評價融入教學過程中,使評價無處不在,從而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更多的機會,進而消除孩子對評價的神秘感和恐懼感。改進自身的不足,激發(fā)學習的潛能,促進自我發(fā)展。有時老師要毫不吝嗇地向每個學生送出鼓勵的語言,一個好的鼓勵會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的熱情,長此以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好習慣。
二、 在體育課中融入大語文觀,能使學生增加凝聚力以及責任心
現(xiàn)階段由于我國的人口政策限制,每個家庭大多只有一個孩子,也就是說我們的每一位學生在家庭中都是占有相當?shù)匚坏?,甚至在一些家庭里全體成員都圍繞著我們這一位學生展開工作,孩子的地位就是封建國家里的“皇上”,他們不懂得,在我們社會,人人都是服務的對象,又都是為他人服務的,相互服務是人與人之間新型關系的一個基本內容,更不理解“責任”這兩個字的實質內涵。在我們的體育課堂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以自我為中心,為他人想得少,為自己想得多,集體意識淡薄,沒有集體榮譽感,缺乏責任心。而這其實是責任感的缺失,因而要提高班級凝聚力就要提倡從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著手,培養(yǎng)其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意識。
對此,在體育課中筆者借鑒政治、歷史學科中關于權力制約的理論,采用了分權治理、相互制約的管理機制——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各擔一份責任,各管一方天地,人人都有“權力”,人人都受他人管理;按照絕不兼職的原則,使所有學生都得到職務任命,除常規(guī)的體育委員、各小組長以外,還根據(jù)學生掌握的技能來任命各個項目代表、體育器材管理員以及醫(yī)務組長等。另外,還實行了“體育委員負責制”“組長輪流制”等配套機制。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充分體會到統(tǒng)籌、協(xié)調工作的不易,作為一名管理者的辛苦,學會如何去與他人交流。在不同的崗位上如何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從而真正理解“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深刻含義。
三、 在體育課中融入大語文觀,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
國學經(jīng)典是古代圣賢思想、智慧的結晶,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千百年傳唱不衰。誦讀它,可以讓人認識美、領略美、欣賞美,享受快樂人生;誦讀它,可以修身養(yǎng)性,增加智慧,開啟成功之門。因此,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國學經(jīng)典誦讀,能讓學生熟誦于口,濡染于心。
小學生誦讀國學文學經(jīng)典是積累語言的重要渠道。少年兒童正處于儲備語言的最佳時期,應該多讀、多背誦一些國學經(jīng)典。因此,體育運動與國學詩文的結合迸發(fā)出了國學詩文韻律操,它不僅僅鍛煉了身體,而且這樣的創(chuàng)新形式讓孩子們背誦詩詞的勁頭更高了,背誦不再是一件重復枯燥無趣的任務,而是一件充滿樂趣的游戲。同時,我們還可以定時變換詩詞內容,發(fā)動學生創(chuàng)編動作,讓學生參與其中,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力,不但讓孩子們常學常新,而且在不知不覺中積累了大量的古詩詞,徜徉在中華古詩文的長河中,領略著詩文語言的精辟,感受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而且還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記憶力,對小學生知識的積累、豐富語言、語文素養(yǎng)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總之,大語文觀的提出,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豐富了體育教學方式,活躍了體育課堂氣氛,為學生更好地學習體育技能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當然在教學實踐中,要把握恰當?shù)亩?,在強調大語文觀的同時,要以體育鍛煉為核心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體育課程標準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劉善言.學校體育學[M].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
作者簡介:
傅淑英,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