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選自《巾悅》
與陽光共舞,使我立刻聯(lián)想到明媚的陽光、溫暖的海灘、蔚藍的海水,我們信步在那柔軟的沙灘上,心情是多么的愜意呀!
是啊,這何嘗不是我們這些居住在內(nèi)陸地區(qū)的人們向往的生活情境呢!就像在醫(yī)療工作中,面對細碎而具體的工作,面對著病情危重的患者和焦慮不堪的家屬,我們是多么盼望自己的工作能夠得到病患的認可,盼望患者能夠順利康復啊。越來越體會到這些與自己的精心護理密不可分,職業(yè)價值感油然而生。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矛盾,心理上容易產(chǎn)生失衡感。記得前期工會組織了一次《心態(tài)決定人生的高度》講座,讓我受益匪淺,使我懂得了如何正確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以及出現(xiàn)問題時如何應(yīng)對。
臨床護理工作中,我們每天面對著不同疾病、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地域卻同樣被疾病折磨著的患者和家屬,溝通交流就顯得非常重要。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家屬一次成功的溝通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感,使之體會到被尊重、被重視,甚至可以減輕患者的不適感,增加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家屬之間的相互理解與信任,增加患者安全感和依從性。那么具體來說,我們應(yīng)該如何做呢?首先要求我們要有平和陽光的心態(tài),并在工作中不斷摸索學習,把患者當做一個社會人,而不能只見“病”不見“人”。其次,在溝通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學識背景、工作背景和家庭背景,以適當?shù)姆绞阶尰颊邥r時刻刻體會到談話是充分從患者角度出發(fā),以保護患者的利益為原則的。當因患者不理解出現(xiàn)矛盾時,我們也要先反省自己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疏忽與缺陷并及時調(diào)整與完善。
總之,良好的工作氛圍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讓我們的心里充滿陽光,把這暖融融的感覺傳遞給我們周圍每一個人。
(肝膽外二科 董燕華)
“內(nèi)心沒有陽光,外表怎能燦爛!”這是康復科主任唐麗麗老師的一句名言,它讓無數(shù)因飽受癌癥病痛折磨而心力交瘁的患者聞之動容,卸下重重的心防,接受我們的治療,去迎接本屬于他們心靈的陽光。我們是默默陪伴患者人格成長的靈魂工程師,我們是努力幫助患者解決心理痛苦的陽光使者。我們與陽光共舞,送出暖暖的陽光,送去美美的希望,收獲患者甜甜的笑容。
浮上腦海的第一張笑臉是張女士的。她是一名早期乳腺癌患者,屬于女強人類型,手術(shù)后本該回歸家庭及社會的她卻無法接受患癌的事實,夸大自己身材變形的影響,不愿出門,不想見人,退縮在病人角色里。她在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忐忑不安,惶惶終日,痛苦萬分。被家人帶到唐老師門診時,她認為沒人能幫她,沒人理解她。是唐老師用耐心的傾聽、親切的安慰、詳細的解釋換來她的信任,用共情等心理治療技術(shù)幫她重建自信,用自己內(nèi)心的陽光照亮患者的心房,使張女士的臉上開始洋溢著自信從容的笑容。
還有許許多多的笑臉,比如解決癌痛后一展歡顏的陳老爺子、睡眠好轉(zhuǎn)后興奮不已的鄒大姐……我們努力著,奮斗著,堅持著,希望我們的陽光擁有足夠的光和熱,能夠溫暖每一個需要它的心靈。
(康復科 宋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