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
摘要:舞蹈藝術在我國擁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其興起與發(fā)展是以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蓬勃發(fā)展為基礎的。毫無疑問,舞蹈藝術能夠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這種美感是通過給予人們視覺、精神與情感等方面的沖擊來呈現(xiàn)的。成功的舞蹈藝術表演勢必離不開對運動、音樂、美學與舞蹈等相關因素的有機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舞蹈藝術表演中蘊含的主題思想與情感等能夠準確傳遞給人們,而這也正是舞蹈教育工作中的重點,為此,下文就將針對舞蹈教育中的舞蹈藝術表演展開探討。
關鍵詞:舞蹈教育? ?舞蹈藝術? ?表演
中圖分類號:J7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1-0101-03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不斷提升,國民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改善,這些都為我國舞蹈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奠定了環(huán)境基礎。隨著我國藝術產(chǎn)業(yè)的不斷繁榮,舞蹈教育也應不斷創(chuàng)新,這是由于當前人們對于舞蹈表演的評判標準也與以往不再相同,更重視對舞蹈表演藝術性的考量。但當前我國舞蹈行業(yè)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即更重視舞蹈技藝,而忽視了藝術層面的提升,使得舞蹈作品缺乏靈魂。為此,針對舞蹈藝術表演進行研究對于舞蹈教育工作者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舞蹈作為我國一門古老的藝術形式,其往往是通過預先設計好的一系列舞蹈動作來為人們提供一種美的欣賞,舞蹈者通過對藝術形象的美好創(chuàng)造來向人們傳遞相應的思想內涵,陶冶人們的情操,幫助人們放松勞碌的身心,在精神層面上為人們帶來一種享受。舞蹈表演實際上就是舞者通過舞蹈動作、表演藝術與技巧以及情感力度等來展現(xiàn)特定情境藝術形象所要表達的情感與理念,保證自己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足夠豐滿,具有一定的藝術吸引力與感染力。但是同一舞蹈經(jīng)由不同的舞者進行表演,往往會收獲到完全不同的表演效果,而這些都與表演者自身專業(yè)素質與藝術修養(yǎng)等主觀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同時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舞者還需要燈光、舞美與音樂等客觀因素的有力配合。而舞蹈教育工作開展的目的就在于提升舞者的藝術修養(yǎng),完善舞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俗語有云:“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边@充分說明了舞蹈這種需要舞臺表演的藝術形式對基本功的看重。為此,每一個舞蹈表演者都勢必會經(jīng)過若干年的刻苦練習,通過不斷打磨自己的舞蹈技巧,通過不斷升華自己的藝術能力與審美能力,才能夠保證舞蹈表演的成功與完美。這些只靠舞蹈者自身是很難實現(xiàn)的,專業(yè)而系統(tǒng)的舞蹈教育在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對舞蹈教育的改革與優(yōu)化。當前,我國舞蹈領域的發(fā)展也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舞蹈教學工作也應不斷創(chuàng)新改革,特別是在舞蹈表演的評判標準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的今天,舞蹈藝術與舞蹈動作的難度不再是評判舞蹈好壞的主要依據(jù),舞蹈的藝術表現(xiàn)與情感感染力以及其中蘊含的人文氣息等逐漸成為了評判舞蹈的重要標準。為此,教育工作者應明確認識到舞蹈藝術表演在整個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以此為基礎來對舞蹈教育工作進行合理革新。
一、當前舞蹈藝術表演教育的新要求
(一)動作與情感相匹配
成功的舞蹈表演不僅能夠為人們的視覺感官帶來美的沖擊,同時還應該能夠帶動人們的情感波動,為人們與舞者之間構架一座思想情感交流的橋梁,讓人們能夠對舞者思想情感感同身受,隨著舞者情感的宣泄來完成深化自己的情操。這無疑是對舞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夠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將舞蹈動作與舞蹈藝術情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對舞蹈學員進行全面的教育與訓練,以便舞蹈學員能夠在形成自己鮮明舞蹈風格的同時,能夠將舞蹈藝術情感更好地傳遞給人們,讓人們能夠在觀賞舞蹈表演時,同時收獲視覺感官與精神情感等雙方面的渲染。具體來說,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日常舞蹈表演教學過程中對舞蹈學員的肌肉發(fā)力方式進行不斷訓練,確保提升舞蹈學員舞蹈技藝水平,保證其能夠滿足不同類型不同風格舞蹈表演的素質要求。同時,還應該幫助舞蹈學員發(fā)現(xiàn)舞蹈動作與舞蹈藝術情感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將舞蹈藝術融于舞蹈技藝中,讓舞蹈學員能夠自然而然的形成舞蹈動作與舞蹈藝術情感之間的一種關聯(lián)技藝,成為舞蹈學者的一種條件反射。這樣一來,就能夠保證舞者能夠在任何舞蹈藝術表演中,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展現(xiàn)舞蹈藝術的真正魅力,帶給人們多層次的美的享受。
(二)藝術想象力與感染力
由于舞蹈藝術表演在本質上就是由舞者在限定環(huán)境下盡可能的創(chuàng)造出一個完善的藝術形象,并將其完整的展現(xiàn)給人們,以此來完成對人們的藝術感染。而舞者創(chuàng)造藝術形象的過程,離不開其想象力的充分發(fā)揮。由于舞者藝術形象的創(chuàng)造都是以其自身原有形象或以往舞蹈表演經(jīng)驗為基礎而實現(xiàn)的,因此,當前在舞蹈藝術表演教育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還應善于培養(yǎng)學員的形象力,幫助學員更準確的利用想象力來對自身資源完成對藝術想象的創(chuàng)建,以便提升舞蹈藝術表演對人們的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舞者自身的藝術想象力與舞蹈感染力等都離不開對自身主觀情感因素的科學調配,只有確保舞者能夠將自身感情投入到舞蹈藝術表演中,才能夠為藝術舞蹈表演增添生命力,才有可能保證藝術舞蹈表演能夠讓人們在心理上、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確保舞蹈藝術表演能夠獲得人們的一致認可。因此,在設計舞蹈表演動作時,就應將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情感表達需求作為舞蹈動作設計的主要標準。而當前有一部分舞者在編排舞蹈動作時往往將背景音樂作為主要考慮依據(jù),極易造成舞蹈表演空洞缺乏靈魂的問題,這樣的舞蹈藝術表演自然也就無法與人們產(chǎn)生良好感情共鳴。
(三)藝術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新
舞蹈藝術作為一門表演藝術,極易因雷同相似而讓人們產(chǎn)生審美疲勞,特別是在信息時代的今天,人們不費吹灰之力即可獲取海量信息。在這種情況下,新鮮感就成為了社會對舞蹈藝術表演的一個重要評判標準,為此,教育工作者就必須對舞蹈學員進行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樣與訓練,更好地滿足未來社會對舞蹈藝術表演的主流要求。舞蹈藝術表演作為我國一門古老的藝術門類,其經(jīng)典之處就在于能夠展現(xiàn)一個時期下的社會發(fā)展情況與人們精神面貌,通過對社會整體審美的創(chuàng)造展現(xiàn)來向人們傳遞一個時代的特征。而這些都與舞者高超的藝術創(chuàng)新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創(chuàng)新能力不僅是保證舞蹈藝術表演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也是一個舞者藝術生命力的重要保證。
二、優(yōu)化舞蹈藝術表演教育的途徑研究
(一)加強基本功訓練
首先,舞蹈教育工作者應高度重視對舞蹈學員基本功的嚴格訓練,確保為舞蹈學員夯實舞蹈表演基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個學員先天條件不同,即使在接受相同舞蹈基本功訓練的情況下,各自基本功水平也往往存在較大差異,這是因為舞蹈藝術表演受舞者客觀條件影響較大。為此,教師應全面觀察了解每一個舞蹈學員的身體狀況,并為其制定對應的基本功訓練方案,一步一個腳印的幫助學員提升自身基本功水平。具體來說,其一,應將舞蹈動作進行分解,幫助學員更好地掌握舞蹈動作要領;其二,應注重對呼吸控制的強化練習,提升學員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其三,應科學選用背景音樂來配合學員的舞蹈動作練習,比如在訓練單一舞蹈動作時,可以通過選擇適合的背景音樂來增強學員的樂感與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夠幫助學員更好地投入到舞蹈動作的訓練中。
(二)強化藝術表演素養(yǎng)
其次,舞蹈教育工作者還應注重對舞蹈學員藝術表演素養(yǎng)的深入培養(yǎng),確保其能夠滿足舞蹈藝術表演所需基本素質要求。具體來說,學員應在舞蹈藝術表演過程中保持高度精神集中,為其藝術形象的完美構建奠定良好基礎。這是由于舞蹈藝術表演的過程就是通過舞者的肢體動作來展現(xiàn)其心理情感變化的過程,為此,只有保證精神高度集中,心中不存在任何雜念,才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舞蹈藝術表演失誤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學員對自身機體的控制力同樣也是藝術表演素養(yǎng)的一部分,為此,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學員進行機體控制方面的訓練,確保學員能夠有效自凈自身機體,為其舞蹈藝術表演奠定良好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舞蹈藝術表演在舞蹈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不容忽視,因此,舞蹈教育相關工作人員就應在明確這一現(xiàn)狀的基礎上,結合當代社會發(fā)展特征來對舞蹈藝術表演工作進行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以便將舞蹈藝術的魅力充分展現(xiàn)出來。
參考文獻:
[1]王錦峰.高校舞蹈教育如何傳承民間舞蹈藝術[J].通俗歌曲,2015,(11).
[2]徐艷.論舞蹈藝術對人的本質生成功能——兼析舞蹈藝術在學校美育中的價值取向[J].教學與管理,2014,(3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