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部偉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是初中學科教學中的重點內容,語文教學為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素質能力提供一個重要平臺。若想讓這些能力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那么就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和指導教育。是否把聽說讀寫某一個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著眼點,從而推動其它幾個方面能力的提升,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呢?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在課堂上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實現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愿望。介于此,根據筆者自身的教學特長配合新課標的要求,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從這些方面改進教學方式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去見識書中的顏如玉,去尋找那黃金屋。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積三十年的經驗,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習慣?!崩蠋焸冊谌粘Un堂中,引導學生閱讀中,應著力提高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讓閱讀自然而然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讓學生擁有朗讀和默讀的習慣;正確應用精讀和泛讀的習慣;具有愛讀書多讀好書的習慣;讓學生寫讀書摘記和讀后感想讀后問題的習慣入手。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中例如,我們在閱讀《巴黎圣母院》的時候,我們體會的不只是那個時代的殘暴,人性的美丑,而我們可以摘記,哪些是愛斯梅拉達的人性美,哪些又是看客的冷漠,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我們的閱讀習慣慢慢體會的。
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具體策略
1.多讀多思考。
多讀多寫多思考相互貫通相互融合的閱讀習慣是提高學生閱讀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與學生.文章與現實生活并不是是孤立的,例如郁達夫的《江南的冬景》寫道,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可以閱讀書中的冬景,思考自己所見冬景和郁達夫所見有何不同。通過閱讀可以知道自己對書中的江南的冬景是不是有偏見與執(zhí)著,發(fā)現一個全新的江南的冬景;但這樣思維時而夾雜著作者的感悟和學生本身,是片段化的,還不能算是讀者自己的真正東西,要經過自己加工經過反復琢磨深思熟慮過后的語言文字,“用自己語言敘述――那種知識,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否則,所有書籍的閱讀、所有思考、所有感想,都有可能曇花一現,并不能真正記在心里。因此,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隨時寫下自己的金點子,內容的摘要等等。最好能定期針對不同的方面與學生進行及時的交流。這樣,學生能及時體驗發(fā)現的快樂,形成良好的習慣。
2.勇于提問題,敢于提問題。
學生因個人經歷不同,不同的學生讀同一本書有不同的感想,當這些學生有了自己的閱讀感受后,可能會提出風格迥異的問題。例如,老舍的《想北平》,老師鼓勵學生問問題,有人問為什么是想北平而不是想北京,也有問為什么想北平就像想母親一樣,這些都是值得鼓勵的問題,鼓勵他們敢于提問。同時注意引導他們由提一些無關緊要,超出文本的遐想、轉牛角尖的問題過渡到圍繞文章主要價值觀人生觀提的一些的問題?!吨屡畠旱男拧芬晃闹校髡咧敢龑W生從文章、作者表情達意、現代人的愛情觀等方面闡述,學生們通過鼓勵,敢于提出問題。
3.提出學生的見解和觀點。
語文課程標準對于學生語文學習有著明確地規(guī)定,其中語文教學必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fā)展,同時在教學時還需要結合當前教學內容特點靈活變化教學方式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對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投入語文學習中去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正如所見的,大部分學生們存在閱讀速度,認識能力等各方面的差異。有的學生基礎薄弱,句讀不懂,把握文章情感色彩存在困難;有的學生可能迅速理解,從整體上感知文意;更可能有一些從表達方式、結構、表達技巧上寫作也借鑒所閱讀的文章。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學生的這種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作為老師無論是怎樣水平的學生,都應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給以充分的理解,讓學生體會自己獨立思想被肯定的喜悅。
三、良好教學環(huán)境是閱讀教學的基礎
針對傳統(tǒng)閱讀教學,就用我語文老師講課為例,當拿到一篇閱讀文章,老師先長篇大論的講作者背景,寫作時期,籠統(tǒng)的提出一個問題,然后讓學生的答案慢慢的接近到教參的標準答案之中,教師的ppt介紹淹沒了學生的自主思考活動發(fā)光發(fā)熱的機會,學生被動的接受老師的觀點,這樣的課堂學生并沒有真正的閱讀。老師們通過設置獎勵免作業(yè)等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留給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有時間地讀文本,讀出文章的韻味。那么學生們處于良好,個性化閱讀氛圍中,有快樂閱讀的感受,于是學生積極的思考文章。例如在毛澤東的《紀念白求恩》的課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文字教學來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白求恩是一個怎樣的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性格特點和外貌特征進行分析。進而再進一步引出全文的中心思想。
四、總結
新課標語文閱讀教學應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提高學生閱讀素質為目標。讓學生自我驅使自己,慢慢培養(yǎng)學生主動閱讀的良好習慣,讓學生主動思考形成獨特的見解。彰顯學生的特殊性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依靠師生、文章心得,同學之間思維碰撞與交流,獲取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有效知識、信息,不斷地實現心靈的凈化,以促進學生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車靜.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兩種方式[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25(7):143-144.
[2]張壽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導刊,2010(7):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