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祝苗
摘 要:在化學課上,微課用化整為零、重點突破的方式解決教學重、難點,用動態(tài)記錄的方式關注過程和方法,用微觀呈現的方式幫助學生學會觀察和思考。作為傳統(tǒng)化學教學的重要補充手段和資源拓展渠道,將微課應用于化學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高中化學;教學應用
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微課的優(yōu)勢,將微課與化學課堂有機結合,合理利用,讓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分析學生的情況,幫助自己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反思和研究,促進教師更好的成長。
一、運用微課,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
微課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也占據重要的地位,有關化學課程的微課在網上有很多。由此,廣大教師可以從網絡上獲取自己需要的化學微課視頻。針對這些網上的微課視頻,教師要善于分析總結,學習微課視頻中好的創(chuàng)意和方法,進而提高自己的水平。此外,微課具有共享性,教師可以針對他人提出的建議予以改進,從而不斷增強自己的能力。依據這些形式,高中化學教師可以有效了解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微課教學質量,以此結合實際研究和分析的信息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從而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高二“電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演練實驗之后,再做成微課上傳到網絡上,以便學生隨時學習。即將兩根石墨分別與直流電源的正負極連接在一起,浸入在溶有CuCl2溶液的燒杯中,觀察其中產生的現象。
二、直觀展示化學微觀世界,夯實學生知識
化學學科中包含較多的微觀知識,教師應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引導學生將分散的知識串聯起來,主動探究微觀知識領域,通過微課視頻打開探究微觀世界的通道,讓抽象微觀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形象。同時,利用動畫來分別進行演示,加深學生對于微觀世界的印象,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化學知識系統(tǒng),以夯實學生基礎知識,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如在學習?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時,教師可以將化學實例制成微課視頻,引導學生了解?離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使得學生可識別生活中較為典型的離子化合物。如重新展現?鈉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借助動圖的方式,為學生展示NaCl的形成過程,要求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完成?鈉原子失去多少原子才會變成電子穩(wěn)定結構??的任務,讓學生明白化學反應的本質,通過模擬化學反應的方式,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物質結構,加深學生對于化學變化原理的理解,促使學生分析微觀世界,進一步開拓學生知識眼界,從而提升整體教學質量與效率。
三、應用問答類化學微課,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學習
高中化學教師應用問答類微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信息歸納總結能力,讓他們把課堂上的零碎知識點整合在一起,能夠使他們深刻理解與掌握化學知識。例如,在進行《化學能與熱能》教學時,該內容屬于化學反應原理范疇,學生在初中已從燃料的角度初步學習?化學與能源?的相關知識,本章節(jié)將從科學概念的層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較系統(tǒng)深入的再學習。教師可根據教材中的?科學視野?設計問答類微課,在視頻中設計問題:糖類在生物體內發(fā)生的氧化還原反應與體外的燃燒是否不同?目前主要使用的能源是什么?新能源主要指的是哪些?在能源開發(fā)與利用方面,化學應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學生思考之后回答,可初步感知生物體內生命活動過程中的能量轉化,能源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深刻體會到化學知識的價值,對本課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問答梳理他們的思維。
四、利用微課進行新課導入,溫故知新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利用微課進行新課導入,達到溫故知新的教學效果。對于學過的知識,有的學生會出現反復遺忘的情況,知識學會但又沒有記清楚,有的學生記住了,卻不清楚所學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具體教學中,教師講新課時利用微課制作一段視頻,時長不要超過10分鐘,以免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視頻內容精簡、語言精練,盡量不要出現與教學無關的內容。通過一個短小的微課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既能鞏固舊知識,又能幫助學生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便于教師導入新課教學。制作微課視頻內容時,要以書本內容為主,適當融入計算機網絡資源,拓展學生知識視閾。如講“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一課時,學生已經學過了蒸發(fā)與過濾,可能記憶中不太清楚,此時基于這一課的書本內容與教學目標,教師進行蒸發(fā)與過濾實驗,并將其錄制成視頻,課堂上用多媒體工具展現出來。視頻播放時,教師一邊帶領學生回顧蒸發(fā)與過濾的舊知識,一邊引入混合物的分析與提純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興趣,更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教師通過短小精悍的微課視頻既能幫助學生溫故舊知識,又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做到溫故而知新。
五、利用微課進行實驗教學,降低教學難度
實驗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部分,旨在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自主獲取知識。由于實驗室條件專業(yè)性不足或出于學生安全的考慮,一些實驗無法在實驗室內完成,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氣等有毒氣體制備的實驗。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搜索有毒氣體制備相關的實驗視頻。然后利用視頻制作軟件保留視頻中的實驗內容,消除視頻中的聲音,并根據視頻內容自主配音,保證聲畫同步,以便向學生清楚講述有毒氣體制備的實驗過程。經過視頻剪輯與配音等工序制作成微課,再把微課引入課堂教學,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替代不能實際操作的實驗,從而達到實驗教學效果。
六、微課在教學后的運用
微課非常便捷,因此,教師可以充分根據這一特點,設計總結性的微課,利用多種方式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利用電子產品來展開復習,提升學習能力。如在教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一課后,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方法制作相關課件,在課件中教會學生利用一個點延伸到其他化學點的技巧,并讓其更好地鞏固課上所學知識。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學生更加完善化學知識系統(tǒng),與此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制作思維導圖的能力。
七、結語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微課可以有效發(fā)揮其特點,并將其與實際應用的教學方案結合,構建互補的關系,才能有效提升高中化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同時也需要教師不斷分析和研究,從而依據微課構建最為優(yōu)質的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梁春紅.高中化學微課的教學設計探討[J].考試周刊,2016(41).
[2]楊如榮.高中化學微課的開發(fā)與探索[J].考試周刊,20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