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旭琴
摘 要:十九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征程,科學規(guī)劃了本世紀中葉國家的發(fā)展步驟,具有承上啟下的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青年力量,只有在思想政治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礎,才能承擔起建設社會主義的重大責任。當下,全國上下都在為十九大確定的目標而努力奮斗,高校更要將十九大精神內(nèi)涵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務落到具體工作中,激發(fā)大學生貢獻社會主義的激情。
關鍵詞:十九大精神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十九大后,全國上下都掀起了學習十九大精神的熱潮,高校也采取各種豐富多彩的形式推動十九大精神進高校、進課堂,大學生們也深受十九大精神洗禮,備受鼓舞。青年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要進一步做好十九大精神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
一、將十九大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對于高校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高校是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場所和陣地,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學生接受主流思想、糾正錯誤意識的重要手段,是高校和大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思想基礎和保障。當前,部分高校對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專業(yè)課程“厚此薄彼”,沒有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足夠重視,導致思想政治工作內(nèi)容空洞、方式枯燥、資源不足,且沒有與具體的社會實踐相結合??菰锓ξ兜乃枷胝握n程使得高校大學生對參與該項課程的積極性降低,從而無法使得十九大精神的學習不深、不透,更談不上“做實”,這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損害較大,也不利于高校的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
(二)十九大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實需要。十九大所提出的新理論、新目標都是面向當下,更是面向未來所確定的。當代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親歷者、參與者、建設者,是需要凝聚的磅礴偉力。這就需要以十九大精神,特別是十九大所確定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行武裝頭腦,明確自身的發(fā)展方向,激發(fā)奮斗動力,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積蓄力量,準備迎接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和責任,為實現(xiàn)“兩個百年”目標而奮斗。
(三)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形勢。新的理論旗幟已經(jīng)樹起,新的社會主義目標已經(jīng)確立,需要國家各個階層群體共同努力來實現(xiàn)既定目標,這就與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不足形成了鮮明對比,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內(nèi)容、形勢的改革完善已是迫在眉睫。各大高校要與時俱進,緊扣時代脈搏,將十九大精神內(nèi)涵與實際教學進行有效結合,增強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時代感和實效性,迸發(fā)青年學生最活躍、最具創(chuàng)造力的理想信念,牢固掌握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發(fā)展方向和交流陣地。
二、將十九大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運用中國發(fā)展實踐學懂弄通十九精神。理論來源于實踐,十九大精神是在大量總結中國社會建設發(fā)展實踐基礎上的凝練,是對既往理論經(jīng)驗的繼承、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為此,要想向大學生宣傳十九大精神,就要讓大學生們明白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意義和地位,這就需要將理論與現(xiàn)實進行充分結合。高校要與學生原原本本學,吃透精神實質(zhì),要原汁原味、逐字逐句研讀十九大報告、修改后的黨章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特別是從大學生身邊發(fā)生的實際案例以小見大。總結回顧歷史經(jīng)驗,并結合周邊的實際,有助于大學生從最熟悉的事情理解十九大精神的宏偉思考,并用自身學到的理論進行提煉升華,入心入腦。
(二)開設多場次、多形式的專題宣傳十九大精神。學習十九大精神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只靠課堂教學就能完成的。為此,高校要利用長期的、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多種宣傳方式進行宣傳。開設專題講座,講座是宣傳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方式,可以通過專家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溝通的方式,以不同層次間的思想碰撞實現(xiàn)融會貫通,直接解答大學生存在的問題與誤導。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移動通信在大學生群體中廣泛應用,高校要在網(wǎng)站、微信、手機上搭建網(wǎng)絡交流平臺,組織專項知識競賽活動,開展網(wǎng)絡授課。如此,可以讓大學生與十九大精神真正融合起來,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
(三)增加社會實踐提升與十九大精神的融合度。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想讓大學生更加理解十九大精神,要更多地組織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加大理論的體會,高校要堅持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和社會服務活動,引導大學生在實踐中成長成才。比如,黨員大學生要充分利用節(jié)假日時間深入社區(qū)、村莊開展服務、調(diào)研活動,將社會最真實情況與國家的十九大精神進行結合;利用寒暑假進行團體實踐活動,撰寫實踐報告、總結心得體會等方式進行。此外,高校人才是社會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還可以激發(fā)人才潛能,運用自身的理論知識與專題項目進行結合,真正將十九大精神融入社會實踐當中。
結 語
十九大報告強調(diào),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國夢更是青年一代的重要責任和使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理論和實踐的教育,要從培養(yǎng)學生理想信念、長遠視野出發(fā),注重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將其融入到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活動中,奮力實現(xiàn)自己的青春夢想。
參考文獻+
[1] 張軍成, 翟幸娟.“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徑探析[J]. 西部學刊, 2017(4):76-79.
[2] 嚴仍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模式及構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1):113-117.